APP下载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2023-01-17■文/王

张江科技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张江临港生物医药

■文/王 磊

上海根据各区自身生物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强对全市产业空间规划,积极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提升细分领域特色集聚度,营造“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的园区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生物技术革命驱动、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全球生物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呈现出集约化发展的显著趋势。

上海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上海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链、空间链、人才链、产业链、政策链以及服务链等“六链协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一年一个新台阶。2021年产业规模首次突破7 000 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产业规模达6 166 亿元,同比增长4.6%,制造业产值达1 345.45 亿元,可比增长5.5%,走出了一个逆势的V 型曲线,展现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上海产业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有空间位置的集聚形态,也必须达到配置资源的高效集约,更重要的是聚焦重点方向集中发力。相比于波士顿、旧金山、伦敦等世界公认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海根据各区自身生物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强对全市产业空间规划,提升产业空间承载能力,加速高能级项目落地,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此外,上海积极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提升细分领域特色集聚度,营造“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的园区经济。

产业空间政策的顶层规划

●首次确定“1+5+X”空间发展格局,提出特色化发展要求

2020年10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为轴心,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链,实现“全球新、张江造”;以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精准药物、精准医疗器械、精准诊断、健康服务等领域;以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重点发展高端生物制品、原料药、现代中药,以及美丽健康等延伸产业;以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原料药、制剂、高端医用材料和高端制药装备等领域;以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生产、现代医药物流等领域;以闵行生物医药创新承载区重点推动健康医疗与智能产业紧密融合,打造健康医疗服务及创新疗法先行试验区。自此,1 个核心区和5 个集聚区的产业定位更加清晰,重点任务更加明确,同时,发挥市级特色园区品牌效应,共同构建“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上海“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1+5+X”产业空间联动,打响“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品牌

2021年11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与制造协同发展的若干举措》提出:优先支持创新成果在上海生物医药“1+5+X”特色产业园区内就地转化,优先保障张江示范区溢出成果的产业用地,打响“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品牌;探索完善区区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按比例利益分享机制。通过“张江研发+浦东转化”“张江研发+外区转化”“张江外溢+回流上海”“张江试水+本市扩张”等4 种模式的持续推进,上海不仅要实现“墙内开花墙内香”,更要力争实现“墙外开花墙内香”。在上述政策发布一周年之际、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间,2022年11月18日,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和浦东新区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奉贤区政府、金山区政府、宝山区政府、闵行区政府共同举办“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推介会。会上推出了“四清单一活动”(空间载体清单、研发项目清单、扶持政策清单、沟通联络清单和宣传推介活动),旨在强化对接服务举措,狠抓具体项目协调推进落地。

●利用MAH 制度打开产业新空间加快机制创新带动模式创新

2022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模式,持续推动“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对在上海市研发并在上海市生产的创新产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此外,上海通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对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外省市企业生产实现产出的创新药械产品也给予适度的政策支持。这从政策上激发并引导市场主体以“建产线”(自主生产)或“找外包”(外包生产)模式实现产出。上海正加快机制创新带动模式创新,在全力促进自身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基础上,又将眼光放宽到外省市,提高在长三角乃至其他地区的辐射引领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

产业空间布局带来的发展成效

●“1+5”核心集聚效应凸现

(1)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规划面积11.3平方千米,产业布局以张江科学城为引领,形成了外高桥、金桥、临港南北联动的群落式产业空间体系,具备“科创承载、总部研发、高端制造、功能平台相辅相成”的功能布局。区内吸引、集聚生物医药各类创新企业1 700 余家,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有11 家在张江布局了研发中心,全球前20 名的药械企业近半数在张江布局了全球或区域研发或生产中心。目前,张江集聚了近100 家各类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3 家。2021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 200 亿元,占上海市40%。

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正在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和存量物业盘活,实现产业集聚;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通过盘活物业空间及更新存量用地,解决医疗器械企业用房需求;张江总部园正在推进包括恒瑞研发总部、百济神州创新中心、康希诺生物研发中心等在内的一批高能级项目;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提升能级,推进细胞加速器一期、二期建设,引进一批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企业,总规划面积16 万平方米的上海张江“基因岛”将于2022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设,2023年投入运行;外高桥生物医药园区以自贸壹号等载体为依托推进星奕昂生物、金斯瑞生物等项目集聚;张江核心园推进罗氏创新中心、诺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勃林格殷格翰创新中心、蒙牛生物数字科技等一批大企业创新中心项目落地,丰富产业业态。

(2)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

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首发配套5.8 平方千米,未来扩区后整体区域面积可达45平方千米。示范区以生命蓝湾为核心区域,聚焦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和医药、医疗服务,建设了大批高品质标准厂房,目前已规划产业快速化落地承载空间总建筑面积208 万多平方米,临港智造园十期厂房预计将于2022年年底前分标段竣工。目前,生命蓝湾累计引进100 多个项目,总投资400 多亿元,引入项目数量占全市新增项目的40%。区内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集聚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130 多家,其中生产高端生物药及制品的企业近40 家,包括集聚康希诺、和元生物、君实生物、臻格生物、华领医药等一批高能级企业,主要涉及抗体药物、基因重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小分子化药、细胞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CGT)、新型疫苗,以及研发生产合同外包服务(CRO、CMO/CDMO)。高端器械和制药设备企业10 多家,主要涉及创新型医疗器械、高值耗材、制药设备、手术治疗和康复类机器人等。

随着君实生物、透景生命、亮黑科技、臻格生物等企业亿元项目的投产,产业产值也在逐步释放,产业规模呈现量小增快的发展态势。一批重点项目的启动建设使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和元生物启动7.7 万平方米临港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建设,预计将于2023年年初建成投产;药明康德旗下药明生基在临港新建的工艺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世界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美敦力的科技产业基地落户临港,预计2023年实现正式运营;碧博生物自主设计的全球首台3万升不锈钢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完成总装,单罐体积世界第一,预计大规模生产线将于2023年7月投入商业化运行。

(3)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

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已基本形成东方美谷核心研发区(占地39.52 平方千米)、临港奉贤先行示范区(占地17.04 平方千米)、奉城创新拓展区(占地6.8 平方千米)、杭州湾转化承载区(占地27.2 平方千米)四大功能板块。目前,区内集聚了200 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功能平台,打响“东方美谷”品牌,产业生态将更加完善,细分领域优势得到巩固。药明生物、兆维生物、斯微生物、上生所等重点项目陆续投产,药明生物的正式入驻为产业发展输入原动力,以兆维生物为龙头的核酸药物生态圈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围绕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特色,推进中医药产业“一基地三中心”建设,东方美谷“沪尚杏林”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正在规划设计。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

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

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

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

(4)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

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

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

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规划面积7.74平方千米,主要包括高新区基地和碳谷绿湾基地。高新区基地重点发展疫苗、细胞治疗、制剂和现代中药,已经形成以培育创新型小微生物制药企业为主导的“金创园”,以细胞产业、金准医学为主导产业的“金准园”,以及以药物制剂为主导的“金工园”;碳谷绿湾基地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原料药,已经引进上海医药金山绿色制药精品基地等平台项目,打造以原料药带动制剂发展的高端产业链基地。目前,区内现有生物医药企业110 余家,集聚了科济制药、恒润达生、鑫湾生物等细胞治疗领军企业,艾美疫苗、青赛生物等疫苗领军企业,倍锦生物、高金生物等产业链上游企业,动物实验中心、砥石生物(南方模式)、西普尔-必凯等临床前公共平台服务的动物试验平台型企业。

(5)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

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规划面积6.86 平方千米,由南部锦邑产城融合区、中部罗店工业园、北部宝山工业园区等3 个片区组成。目前,区内集聚了170 余家生物医药企业,上药康希诺疫苗项目成功实现当年建成、当年量产,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已经完成上市,朝晖药业、景峰制药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汉氏联合、宝济药业、药物牧场等项目拿地快速发展,博沃生物、优卡迪、正大天晴康方、艾博生物、蓝鹊生物等一批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入驻,美迪西、乐土生命科技等CRO/CDMO 企业汇聚美兰湖。国盛产投·宝山药谷、天瑞金MAX 科技园、金桥北郊产业园等一批新的专业载体又将释放32 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一期尚未竣工,出租率就已达90%。区内还建设了首个上海创新型疫苗科技园,新增0.85平方千米疫苗专区。初具规模的医疗器械片区正在打造上海高端诊疗设备产业创新基地,围绕产业链构建平台化闭环生态。

(6)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

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面积7.5 平方千米,按照北、东、南分布:北部建设虹桥生物医药研发总部功能区,规划面积1.76 平方千米;东部规划建设浦江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功能区,规划面积3 平方千米;南部借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未来3年,“大零号湾”核心区域将建成载体47 万平方米,区域载体总量将达141 万平方米,打造“大零号湾”智慧医疗创新发展功能区。目前,区内现有生物医药企业530 余家,“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和“浦江基因未来谷”正式挂牌,打响特色品牌;重点对接了糖吉医疗、诺禾致源、华大基因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先后有先声药业、迈胜质子治疗、正大天晴、康方生物、迈安纳、因美纳等26 家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积蓄后劲。乐普二期、信达生物、威高研究院、圣湘生物、云南白药等5 个项目已开工,信达生物和威高研究院项目2022年年底前完成地下室施工,云南白药2022年年底完成基坑围护桩工程。

(7)X 个特色园区

2020年以来,上海累计推出了7 个市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分别是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G60 生物医药基地、青浦生命科学园,总面积达42 平方千米,可供产业用地8 平方千米,可租售物业面积570 万平方米,可实现“大企业购地盖楼盖厂、中企业先租后售、小企业拎包入驻”。

●区域联动典型案例

(1)张江临港南北联动

君实生物、迪赛诺、和元生物的研发产业化路程具有典型的联动属性。君实生物最初成立于张江药谷一间300 平方米的实验室,目前已在临港建起了5.3 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获得第一张药品生产许可证,至今已支持了公司十多款新药的中外临床用药生产。迪赛诺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如今位于临港蓝湾智造园区的厂房主要定位为小分子原料药、制剂和小核酸原料的研发基地。和元生物依托临港的境内关外政策便利化,启动7.7 万平方米临港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建设。随着连接张江和临港的S3 公路加紧施工,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也会加速联动,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2)张江奉贤双谷联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奉贤区政府在成果转化方面合作联动,拉开了东方美谷与张江药谷开展“双谷联动”的序幕。“一基地三中心”揭牌运营,打造成为上海中医药产业的承载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标准制定的策源地、优质品牌的发祥地,标志着上海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斯微生物mRNA 疫苗产业基地建设在东方美谷核心区产业园开启,建筑面积约2 万平方米,设计产能达2 亿剂次/年,基地建成后将为新发传染病疫苗与药物快速生产、应急响应打好产业基础。奉贤正成为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的重要承载地。

(3)张江金山区区联动

金山区高新区基地核心区域的27 万平方米为金山与张江的合作区域,共建“张江研发、金山智造”,成功引进张江药谷孵化的恒润达生、安瑞唯科、砥石生物(南方模式)等优质产业化项目,深化“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联动机制。

“上海正加快机制创新带动模式创新,在全力促进自身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基础上,又将眼光放宽到外省市,提高在长三角乃至其他地区的辐射引领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

●细分领域特色空间

上海正在瞄准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疫苗、新一代抗体药物等重点细分领域赛道,以重磅产品带动产业链式发展,力争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在空间上形成了细分领域特色。例如:以上游核酸原料龙头兆维生物为引领,聚焦小核酸药、递送系统,核酸疫苗等下游基因药物产业在奉贤东方美谷打造核酸产业生态圈;以全球基因测序技术企业因美纳为引领,聚集之江生物、思路迪、锐翌生物、艾德生物、恩华药业、诺禾致源、北京金诺美、燃石医学、欧易生物等国内众多基因相关领域冠军企业相继在闵行“浦江基因未来谷”建设生产制造基地、医学检测实验室、研发中心等;以乐纯、亮黑、奥浦迈、金仪盛世等制药用一次性耗材及工艺装备为临港新片区区域内生物制药CDMO企业提供国产上游原材料便利化解决方案。

产业发展建议

近年来,经过产业空间布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集聚化发展,各区定位清晰且发展方向有所错位,原先同质化竞争引起的外溢有所缓解。但是,土地资源对城市发展产业来讲总是有限的,城市产业空间供需问题突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往往体现出集而不群的缺陷,这需要在产业发展路径模式、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探索创新。

一是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培育或引入能够兼具规模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或领军领域,吸引更多的由政府、创新、平台、基金等主体形成的内部资源要素耦合,并匹配与之契合的配套服务,构建产业集群化和网络化相互融合的创新系统建设。

二是提升全市生物医药绿色制造水平,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减少对土地以及环境的压力。新加坡是高度集约化土地利用的典范,生物医药已经成为其主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值得借鉴。发展高价值的高端化学原料药和新型制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上海可以通过推进绿色生产技术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物酶催化、微通道连续反应、合成生物等先进绿色化学工艺实现能耗集约,减少环境保护压力,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三是推广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新模式,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产能利用率。在资本寒冬的当下,投早、投新、投小的趋势愈发明显。如何鼓励创新药企业通过合作或委托生产的方式用好上海的CDMO 资源值得探索。对研发管线不多的初创企业来说,将投融资资金放在推动项目获批上市的关键环节才是长久发展策略。

四是建立优势格局,推动集群化共振效应。对园区招商来说,需要结合自身属性或资源禀赋,定位清晰的产业细分领域路线,引入与自身定位契合的企业,切莫操之过急。同时,从上海全局来看,探索完善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区间合作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十分重要,区区联动也可作为园区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张江临港生物医药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临港的海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