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与初发性及复发性NEC的相关性研究

2023-01-17刘慧慧宋磊文刚张鹏杰寿铁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发性复发性二聚体

刘慧慧,宋磊,文刚,张鹏杰,寿铁军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病因不明、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及时处理的新生儿肠道炎性疾病[1]。研究显示,临床上新生儿NEC的复发率为4%~10%[2-3]。目前NEC主要以临床症状联合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作为确诊依据[4],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初次确诊的NEC患儿上,对于复发性NEC患儿的研究比较缺乏,且NEC复发病情比初发时更为凶险。因此,寻找早期诊断、评估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的客观指标至关重要。D-二聚体水平对NE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作用[5],但是在NEC复发检测中的应用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D-二聚体与初发、复发NEC患儿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因非NEC疾病(排除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脓毒血症、肾脏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严重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大叶性肺炎及胸腔积液、有窒息史、手术及肿瘤)的且喂养顺利的患儿50例为G1组;另选取同期确诊为NEC的患儿99例,其中81例初发性NEC患儿纳入G2组,18例复发性NEC患儿纳入G3组。3组性别、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G2、G3组纳入标准:(1)符合贝尔分期诊断标准[4];(2)初发性NEC患儿治疗后恢复到完全喂养后至少一个月,再次确诊为NEC[3]。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记录G2、G3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胎龄、羊水情况、胎盘情况、脐带情况、胎膜情况、单胎或双胎、产式、有无窒息史、有动脉导管未闭与否、确诊前48 h有无输注库存红细胞、有无中心静脉置管(PICC)、受孕方式、孕期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孕期有无使用抗生素、确诊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后病情的转归情况;采用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检测G2与G3组确诊前后24 h内、G1组与G2确诊时日龄近似的D-D水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D预测NEC的价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D-D水平比较 G3组D-D水平高于G2组[(7 294.44±7 437.80)g/L vs(3 006.61±2 948.71)g/L,t=3.628,P<0.05],G2组D-D水平高于G1组[(3 006.61±2 948.71)g/L vs(413.10±207.34)g/L,t=6.202,P<0.05]。

2.2 G2、G3组单因素分析 两组母亲孕期羊水情况、胎盘情况、脐带情况、产式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是否动脉导管未闭(PDA)、确诊前48 h输注库存RBC、窒息史、受孕方式及转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数、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治疗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G2、G3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

2.3 Logistics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数、PICC是复发性NEC的保护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G2、G3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ROC曲线结果分析 初发性NEC血清D-D水平AUC为0.989,敏感性为98.30%,特异性为94.00%,准确度为96.15%,见图1。复发性NEC血清D-D水平AUC为0.728,敏感性为88.90%,特异性为57.60%,准确度为73.25%,见图2。

图1 初发性NEC的ROC曲线

图2 复发性NEC的ROC曲线

3 讨论

血浆D-D是一种由血栓通过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分解产生可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6]。对于正常人群,即便从血液中检出,也是非常低的[7],因此血浆D-D可以作为反映体内血浆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7-8]。

国内外对于D-D与NEC病情进展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但近期有研究发现D-D水平对于早期发现NEC有一定价值[5]。且有大量研究证实,D-D对成年人缺血性肠炎的诊断有相当大的价值,不仅可以用于成年人缺血性肠炎早期诊断,还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病情的进展[9-12]。国外也有研究发现NEC的发病机制和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异常有一定联系[13]。有研究报道,NEC患儿在凝血和抗凝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方面有明显改变,而这些基因与机体处于整体促凝状态、纤维蛋白溶解减少和内皮再生较差有一定的关联[14-15]。还有研究认为遗传、环境、肠道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与高危患儿,可导致肠黏膜损伤、微小血栓、细菌异位的形成,进而导致肠管的缺血坏死[16]。因而,凝血状态可作为NEC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NEC患儿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初发性NEC患儿,初发性NEC显著高于非NEC组(P<0.05),这说明随着病情进展,D-D逐渐升高,与患儿病情变化相关。本研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D-D在NE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提示D-D对判断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的病情变化具有一定价值,可以考虑作为判断初发性性NEC及复发性NEC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同时,本次研究显示双胎、PICC可以降低初发性NEC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一些NEC高危患儿,可以密切检测血浆D-D变化,紧密追踪患儿病情变化,结合患儿体征、其他指标和检查,早期确诊,以便及时治疗。但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有限,血浆D-D检测对NEC的诊断价值还有待于增加样本量,并进行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血浆D-D检测对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有较好的追踪价值,可以作为判断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患儿的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患儿预后,还应与其它指标及检查共同判断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患儿的病情变化,从而更早发现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早期治疗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患儿,从而提高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患儿的存活率,改善初发性NEC及复发性NEC患儿的预后,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猜你喜欢

发性复发性二聚体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思路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拟加味理中汤辨治复发性口疮分析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泛发性疣状扁平苔藓一例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