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联动、双链对接”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3-01-17陈雪艳梁大超丛梦龙
陈雪艳,程 鹏 ,梁大超,乌 兰 ,丛梦龙,张 勇
(1.内蒙古民族大学工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2.内蒙古民族大学“机+电”类课程思政工作室,内蒙古 通辽 028043;3.中科风电(通辽)有限公司,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计划[1-4],明确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按照“新工科”理念,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对接产业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因此,高等教育对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最终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5]。
1 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应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工程人才需求的特点,地方高校急需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在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供需难以精准对接 在传统的培养体系下,地方高校与企业人才供需关切点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高校在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6],而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更注重毕业生是否具备满足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高校与企业在人才供需上存在较大落差,迫切需要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精准对接高校和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以达到人才供需的平衡。
1.2 培养过程脱离工程实际 地方高校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偏重知识训练[7],缺乏工程教学案例支撑,教学过程没有按照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与生产实践脱节。而最能体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又往往存在着选题固化、不能真题实做的现象,最终导致工程意识欠缺,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
1.3 校外实践缺少评估标准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大多在企业进行[8],该部分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在工厂实习缺少动手机会,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实习过程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偏重总结性评价,常以实习报告作为考核依据,忽略了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
1.4 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重要举措[9-10]。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基于各自利益需求,虽然签订了一些协议、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受管理体制的影响,缺乏常态化协调机制,存在“合作不实、合作不深”等问题,校企协同育人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2 “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内蒙古民族大学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基于机械类专业实施了“四方联动、双链对接”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四方联动”即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第三方人才机构服务、政府推动,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为:高校负责牵头与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对接企业需求,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负责接收学生实习和就业,推荐优质工程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负责精准对接人才供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的落差和困难问题;政府出台政策,提供支持和保障。四方共同建立产业学院,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动四方协同联动,包括共同培养企业导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构建评估体系、共同培育工匠精神。“双链对接”即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贯通融合,打破以往教育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的状态,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深度对接。见图1。
图1 “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Fig. 1“Four-party linkage,double-chain connection”talent training mode
2.2 “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2.2.1 引入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加强校企供需对接 为了突破现有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的藩篱,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引入既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又深谙企业生产实践的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浙江汉峘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峘),对接高校与企业,汉峘为该校机械类专业学生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定制开发大学生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该校积极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与企业共同遴选优质工程师,打造企业导师队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高校、企业、汉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校企全方位有效对接,为学生从入学到就业搭建阶梯式的学习实践平台,能够起到平衡校企人才供需落差的作用。
2.2.2 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建立岗位技能矩阵 内蒙古民族大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了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与岗位技能相匹配的工程实践体系,与汉峘、企业共同开发18门产业课程、290套工程教学案例,形成针对产业特点的“标准化”实验课程设置。共同创建岗位技能矩阵(包括公司规章制度、外语技能、机械基础知识、千分尺等量具使用等内容),明确学生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工作过程、技术分析等环节,能够将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对接、实习实训与企业实景对接、毕业设计与企业项目对接,最终达到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
2.2.3 共同建立评估体系,强化实践环节考核 内蒙古民族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坚持落实OBE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估,构建评估主体、评估方式、评估过程多元化的工程实践评估体系(图2)。通过建设理论测评题库、制定实训评估规则、构建技能评估标准,从专业知识、实操技能、职业行为3 个维度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进行评价与考核,有效解决了学生校外实践环节缺乏评估体系的问题。同时运用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毕业生实现精准就业。
图2 评估体系Fig. 2 Evaluation systems
2.2.4 共同落实课程思政,培养工匠精神 内蒙古民族大学在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中嵌入“工匠精神”,落实课程思政。围绕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实训课4条教学主线,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围绕生产制造、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生产品质4条实践主线,培养学生的“工匠技能”。教学与实践双相交融,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做中学,学中做,营造浓厚育人文化氛围,锻造工匠人才。
2.2.5 建立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为实现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内蒙古民族大学联合政府、企业、汉峘共同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出台相关制度,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资源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破解了校企协同育人难以实现资源集聚共享的难题。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四方协同联动,精准发力,为该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机制保障,实现人才培育交融互补,教育链和产业链统筹融合,最终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3 “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将高校与企业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探索出了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新模式;构建了与企业岗位技能相匹配的工程实践新体系,领创了岗位技能矩阵,明确学生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构建校外实践评估体系,突出对工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考核。经过6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已初显成效。具体如下。(1)人才培养质量:该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显著提升,培育了一批“来则用、用则行”的一流应用型工程人才。(2)毕业生就业:自合作以来,已有347名学生实现精准就业。经该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得到广泛认可,企业争相聘用,平均入职待遇提高60%以上,企业育才成本降低50%,企业留用率达90%,彰显了合作育人的优势。自2017年至2022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以及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教育报等共15家主流媒体36次采访和报道该模式,具有很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3)专业建设: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已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受理。(4)课程建设:获批自治区一流课程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精品课、优秀课、慕课等共73门。(5)学生竞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70余项,参与竞赛的学生人数占全院学生总数的68%。(6)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产教融合型企业导师28人,学院双师型教师12人,自治区级优秀指导教师16人,校级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等7人。(7)推广应用方面:该人才培养模式已推广到国内多所院校,该模式与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高度契合,已成功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在“聚焦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坛上推广交流。
4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挑战,“四方联动、双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与产业对接、与职场一体”的思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根据人才需求变化调整培养方案。通过校内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切实做到“四共同”,推动教学改革,驱动专业建设,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走出一条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极大地提升了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了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