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粪菌移植,原来是这样完成的

2023-01-17孙青

康复 2022年34期
关键词:粪菌有益菌供体

文/本刊记者 孙青

我们知道,益生菌对于肠道生态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我们日常能买到的益生菌,其有益菌种和活性程度难以保证,疗效也就非常有限。因此,益生菌的Plus版,“超级益生菌”——粪菌,逐渐为人们所知。虽然听起来有点“重口味”,但这一针对肠道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的治疗技术已经让很多人获益。今天,我们跟随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的医生们,了解一下粪菌移植治疗究竟是如何开展的。

移植的不是粪便,而是菌群

说到移植,很多人会想到器官移植,其实粪菌移植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粪菌移植,移植的并非器官,而是细菌。所以粪菌移植也可以理解为菌群的移植。

中心主任医师李宁教授说:“与器官移植相比,粪菌移植的患者省去了配型、组织相容性、血型配对等筛选条件。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且不良反应明显,而粪菌移植后并不需要抗排异药物维持。”所以对于受体而言,粪菌移植的要求和难度并不高。

但对于供体的要求就非常严格,甚至能称为苛刻了,毕竟健康的粪便是粪菌移植的核心。

科学标准化的制备

供体们过五关斩六将,但还有一个考验在等待着他们。中心医师叶晨说:“在获取粪便后,实验室还要对粪便进行检验检测,再次筛选粪便是否合格。”确认无误后,这些“健康黄金”才会进入全自动化的机器进行分离,经过注水、搅拌、过滤、离心、沉淀等步骤,得到纯化的细菌。这个过程会反复多次,经过“7次洗涤”,将不好的菌群分离掉,获取的都是有益菌群。

这些样本内的活菌数量是否合格是供体们面临的第三重考验。分离出来的粪菌再制成菌液和胶囊,符合标准的供体信息将制成二维码,标注在样本上,供受体查询追溯,最终成为移植到患者体内的良药。记者笑称这个制备实验室就像个“有益菌银行”,未来可能会成为慢病防治的“战地”。

以患者为本,日益精进的移植方式

有了优秀的粪便,有了精制分离的有益菌群,下一步就要将其植入患者体内了。

李宁教授说,把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注入患者的肠道内,使其在患者肠道内进行繁殖。只要有益细菌掌控肠道局势,在患者肠道“扎根守卫”,使被破坏的肠道微生态得到平衡,就能达到缓解和治愈患者疾病的目的。

但粪菌移植也不是随意地服用粪菌胶囊或菌液,根据不同情况,粪菌移植的方式可以选择上消化道途径,如胃镜注入;或者下消化道途径,如结肠镜、灌肠等方式。但是,无论是胃镜自上而下,还是利用肠镜自下而上,如果要多次注入菌液,患者的痛苦和压力不言而喻。

随着技术发展和临床病例的增加,常见的做法是先对菌群紊乱严重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包括选择性肠道去污、清宿便、清抗生素残余等。“先用3天的时间把革兰氏阳性菌清除。临床上,我们发现做了这种序贯肠道准备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李宁教授说道。

肠道准备完成后再进行粪菌移植。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每月重复1次疗程,共需治疗4个疗程。要注意治疗期间,避免服用抗生素并配合肠内营养、益生元等制剂一同服用,改善肠道营养状况。叶晨医生提醒:“肠道菌群易受饮食和环境因素影响,肠内营养及益生元能促进我们肠道内的有益菌生长定殖,稳定良好的菌群结构,使粪群移植充分达到治疗效果。”

粪菌移植,安全性有保障

近年来,粪菌移植技术在中国各大医院的临床应用逐渐被普及,“国内目前应用较多的领域为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心主任陈启仪博士补充道,“粪菌移植整体上是非常安全的,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一过性的发热等不良反应。但一旦停止粪菌移植后,症状大多会在4 8小时之内消失。这些不良事件都属于轻度或中度,并且发生的时间短暂。”

目前,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实施“同济粪便菌群移植安全规范”,通过严格供体筛选管理、移植菌液安全性管理、患者移植适宜评估、移植途径安全性等处理方案,多维度提高粪菌移植的安全性,使治疗后2周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连续下降。

未来,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将会优化供体筛选体系,筛选出更加适合于不同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的供者,并且按照“一疾病,一制剂”方式进行匹配,全力打造成为活菌类药物,惠及更多患者。

猜你喜欢

粪菌有益菌供体
DSAEK手术植片厚度和大小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远期影响
粪菌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儿童肝移植供体照顾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粪菌移植在肠道疾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咔咯-吩噻嗪二元体激发态电荷转移的研究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粪菌移植”可治疗哪些疾病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