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实践与成效研究
——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型思政公选课为例

2023-01-17汤宇华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长征红色育人

陈 甜,汤宇华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进程中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先进文化形态。[1]25中国共产党长期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运用,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丰富的育人价值。进入新时代,如何开发运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青年的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讲理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讲好科学大道理、回答好现实大问题、把握时代大趋势,方能推动学生实现大发展,并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在高校课程育人体系中,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既是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需求,亦是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向度

通过思政课实现红色文化育人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手段。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与信念坚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实践后的精神结晶,是世界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产物,充盈着鲜活的育人资源。在高校育人系统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独特而重要的育人价值。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将厚重的红色历史、坚定的红色情怀、感人的红色事迹梳理、挖掘、融汇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塑造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信念、无悔的人生选择。

1.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3]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义,提出了系列要求。要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通过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实践思政课创新建设。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晶,民族复兴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培养的天然氧吧[1]27,其本质属性即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脉一体。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即是对中国革命、改革、建设进程中系列先进文化资源的开发、释放与运用,是将思政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全程来建构课程、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与思政课理论体系深度结合来实践文化育人与课程育人的创新整合,二者的有机融合能够充分引导教育主体主动利用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建构一体化、扎根式的育人系统,能够有效破解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教材内容不够鲜活,思政课建设合力不足、思政育人效能发挥有限、思政理念与时代使命接续不力的现实困境。只有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充分融合,大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价值,才能真正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

2.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目标任务[5],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命题,以方向性引领高等教育全面、系统、协同发展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航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即是教育目的的终极实现,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回答好、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大核心问题。[6]要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将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育人的关键环节、最后的落地环节即在课程,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将共产党人创造与实践的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创新,就是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扎根于中国大地、服务于人民的精神品质,就是将共产党人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熔铸于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中。只有全面深刻地挖掘、创新自然地融合、坚定不移地践行,才能使思政课真正实现塑造学生正确、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3.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铸魂育人的时代召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文化自信。[7]文化自信是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直接联结点,必须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其文化品格应当成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灯塔,承载着引导时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的重任。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载体,将本土的先进的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是应循路径,既要深植根本,坚守红色文化求真、向善、尚美之文化根基,更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系列化、情境化、案例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使高深的理论落地、枯燥的学习生动、乏味的内容深刻,以完善时代青年的善性,进而催生出红色青年的生命体验。思政课要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发展历程、时代创新探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对思政文化价值的认同,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发挥出对时代青年心灵的润育功能,实现真善美的内在价值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融合,实现教育与文化的融通。[8]

二、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改革实践

红色文化本身就是“大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其中蕴涵着最生动、最丰富、最鲜活的育人素材,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本身就彰显着对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立德树人为目标,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了大型思政公选课程——“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推进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改革实践。

1.课程目标与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沿循长征足迹,谈理想信念、谈长征精神,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掌舵领航。[10]

长征是中国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谱写的壮丽史诗。红军在贵州长征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贵州大地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的精品课程“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目标在于使所有同学在熟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时期的奋斗史、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的基础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国家民族的发展需要作为学生加强学习与实践的动力,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课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1],关于弘扬长征精神[12]、红色基因传承[13]的系列重要指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内容包括7大板块:绪论——文化与红色文化、长征与长征精神;苦难辉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概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伟大转折;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央红军转战中的神来之笔;侧卫轻骑,疑兵火种——红九军团、川滇黔边游击纵队的艰苦转战;高原之鹰——远方的故事;磅礴乌蒙——红二、六军团转战乌蒙山。课程利用贵州特别是黔北——黔西北长征文化走廊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遵义会议、林青烈士与贵州地下党、四渡赤水、“转战乌蒙山”、“三省红都”——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乌蒙山回旋战”、“革命老人周素原”等事件、人物、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的伟大交响中的价值意义,发挥地方党史和革命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学组织与实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传承厚重的长征精神、优秀的红色基因为己任,因此,“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课程学习由课堂教学、线上自主学习与实践性活动三大板块组成。

课堂教学分为7讲,以大课教学与小组研讨方式组成。大课教学以讲座形式开展,每周1讲,主要以梳理长征历程、领悟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核心目标。大课教学采用了三类组织形式:一是思政教师主讲。组织研究长征、红色文化的最优思政教师,组合讲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包括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二是专家主讲。邀请研究长征文化、黔西北红色文化的专家主讲,学校思政教师配合讲授,案例展示中国共产党核心意识形成的壮丽诗篇;或以访谈交流的方式揭示红二、六军团转战黔西北的历史进程。三是跨学科艺术性讲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学生处、教务处、团委深度合作打造了校本史诗舞台剧《林青的远方》,全面展示贵州地下党的精神境界,结合师生现场朗诵革命烈士和先辈诗歌,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奋斗精神与坚定意志。在大班教学基础上,还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小组研讨,教师分组指导,加强对长征历史、红色文化的理解与领悟,引导学生将本课程的学习与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分析,提升课程的引领作用。

本课程的线上学习包括观看长征类影视作品、歌唱红色歌曲、在线互动交流与阅读、通识测试等,尤其强调阅读经典著作,对优秀的长征原文文献加大指导性阅读。

课程实践是检验课程教学成效、理论运用的重要过程。本课程实践性活动包括课外研习、分组讨论、参观考察、探究性活动等,将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平台、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各专业的学习平台及网上展馆等全面开发整合为学生实践性活动的要素与资源,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长征精神、建构文化自信。

课程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课内外互动、线上下互通、校内外互补、过程结果互联。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的设计旨在发挥其对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提升教学过程管理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14]

课程考核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化实践引领、提升价值引领为目标,在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及拓展性考核,将考核内容由单一的考试评价发展为“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活动、专题阅读、通识考核、探究活动等5个部分,分值各占20%,明确单项考核的任务指标与标准要求。课堂参与、实践活动、专题阅读为过程性考核,通识考核与探究活动为终期考核。课堂参与由互动、作业、考勤等组成,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活动由参观、研讨、心得等组成,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入专业实践基地、校内红色文化基地、校外红色文化景点、网上展馆等,将革命理论与现实实践密切结合,将实践感悟与理想信念建设融为一体;专题阅读是通过线上平台提供阅读资源,线下红色文化主题阅览室现场阅读两种方式开展,考核方式为现场打卡、提交读书笔记;通识考核是期末测评的一种方式,通过随机组卷,每位学生完成对长征知识的考核,要求必须合格;探究性活动则灵活多样,要求参与课程的同学以小组或个人活动方式参与,将课程学习与专业特色结合,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创造性地完成个性化作业,考核分为优良中差4个档次。

本课程的评价实现了多元化、过程性、增值性的优势组合,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文化认同感、责任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15]

4.教学资源与保障

本课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面开发、优质开发、创新开发。

课程建设进行了创新尝试,打破了教学单位独立建课的传统,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教务处、团委联合建课的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课程建设的专业开发;学生处、教务处服务学生课堂学习需求,加强课程指导与活动参与;团委将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特别是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师生团队共同设计课程目标,共同参与课程教学,教师团队集体磨课,共同完成课程评价。

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还实现了校内校外共融共通——积极开发校外专家资源,将区域内研究长征文化、红色文化的优秀专家引入课程,请他们参与备课、授课、评课环节,使校内师生与校外专家紧密联结。同时,还实现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利用——校外的“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鸡鸣三省”党性教育基地等地方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资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红色黔西北”微信公众号、网上“三展馆”(林青馆、周素园馆、文朝荣馆)、红色文化主题阅览室、传承红色基因辅导员工作室等等,均成为课程建设的载体,真正实现了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的建构与落实。本课程获得学校一流课程建设经费支持,用于课程建设、交流学习、培训提升,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将宣传教育、党史教育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并进行了大力宣传,增强了课程影响力与辐射效能,课程建设成效较为显著,相继得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在线》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三、红色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成效

为了评估和分析课程改革的成效,笔者设计了调研问卷并对参与本门课程的105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除学生基本信息外,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收获3个部分,共38个问题。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51份,回收有效调研问卷929份,有效回收率88.4%。回收问卷中,学生基本情况为:男生308名,占比33.2%,女生621名,占比66.8%;大一学生187名,占比20.1%,大二学生260名,占比28%,大三学生428名,占比46.1%,大四学生54名,占比5.8%;中共党员12名,占比1.3%,预备党员28名,占比3%,共青团员720名,占比77.5%,群众占比169名,占比18.2%;文史类学生418名,占比45%,理工类学生302名,占比32.5%,经管类学生37名,占比4%,艺术体育类学生101名,占比10.9%,其他类学生71名,占比7.6%。

1.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部分主要调研学生对本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师素质3个方面,共18个问题的认识。其中教学内容共4个问题,包括内容的丰富性、与时事热点的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及辅读资源的提供;教学形式共7个问题,包括教学设计形式、教学方法多样性、课堂互动、教学手段等;教师素质共7个问题,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教学水平等。

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选项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教学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均分在4.3分以上。排名前三项分别是对教师课程准备的认可,均分为4.704分,对课程采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认可,均分为4.6964,教师作业布置,均分4.6943。最低得分项是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融入,得分较低,但均分也在到4.3907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本课程的建设质量与学生认可度均较好,其中课程教师素质的满意度最高。

2.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部分主要调研学生对课程内容、方法、教师素质的感受及课程的综合评价。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选项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评价表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评价较好,均分在4.4分以上,最低分是课时量的合理性,但均分亦达到4.479分,对教师团队正能量的评价最高,均分在4.7406分。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投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程评价得分基本上与课堂教学情况呈现一致性,教师素质的高水平对应教师评价的高认可,教学内容尤其在课时有效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上是课程建设中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的要素。

3.课程收获

课程收获部分全面调研了学生的课程获得感。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除最后一项要求参与课程同学对课程进行总体评价时采用“有很强的获得感、有较强的获得感、有些获得感、有较少的获得感、完全没有获得感”外,其他选项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收获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课程的获得感均分达到4.5059分,有较强的获得感。其中,得分最低的选项是“您基本掌握了本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是所有选项中均分唯一低于4.5分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收获均分最低,这与课程内容容量较多有一定的关系,但均分亦达到4.4155分,基本实现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得分较高的是“本课程加深了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本课程的学习对塑造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本课程使您更加坚定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决心”,课程建设与实施在学生的价值塑造与引领方面起到明显积极有效的成果,显示素质目标、思政目标的高达成。

综合分析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收获的得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得到参与课程学生的高度认可,融合成效较为显著。但三个部分得分最低的选项均集中于教学内容设置部分,分别是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的结合、课时量的设置、理论知识的掌握,这也为教师对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方向。

四、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成效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得到自建思政公选课程的建设情况、课程评价及课程收获反馈,同时获得学生关于课程参与的感悟与建议。

1.课程成效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性,挖掘影响教学成效的相关要素,得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与课程成效的相关性;作为课程实施成效影响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参与情况与课程建设有着必然关联,亦对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课程成效相关性

通过分析与调研发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教师素质与课程评价、课程收获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学生自身的参与认知与参与态度也会影响到课程成效,也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由此,初步得出结论:校本思政课程成效的取得建立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团队的体系建设、优质化建设和学生参与认知与参与积极性发挥的基础上,要提升课程成效必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教师综合素质与学生参与度。

2.课程成效质性分析

综合反馈信息,学生对于校本开发的红色文化思政课程呈现出极高的认同度。“这次课程很有意义,学习了很多先辈的革命精神,有益于我们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喜欢历史,国人也必须谨记历史,发扬红色文化精神。”“该门课程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仰,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我觉得这样的课程应该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上,因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精神上的的洗礼。”通过课程开设,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革命史、艰苦奋斗史、卓然英雄史深深地印记于课堂,使课程成为传承革命理想、信念、智慧的阵地,使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红色基因真正根植于新时代大学生的血脉之中,引导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具体而言,课程建设在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改革、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

首先,课程建立在对思政课程开发价值性、可行性、合理性的深刻探讨,对长征历程、长征文化的全面掌握,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的基础上。长征进程中历时最长的是贵州,区域文化资源是进行校本思政课程建设的潜在优势,通过课程的系统设计,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长征史,而且还在领悟长征精神中实现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积极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课程学习,同学们相继反馈“该课程主要介绍贵州的红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我第一次认识到贵州还有那么多的革命英雄”“课程加深了我们对红军长征的认识,深化了我们对红军长征时艰苦环境的了解,令我们对现在的生活无比的珍惜”。我们讲好了长征故事,传承了红色基因,实现了思政课程建设目标。

其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是对校本思政课程建设的积极探索,对提升课程教学成效有明显作用。“新颖,传递正能量!”“本课让我受益良多感触很深,考试内容丰富,上课形式多样,很好!”“课程设计非常专业。”“本课程让人收获满满,老师通过讲解、互动,还有让同学自己组织的表演来展示所讲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很新颖。”“这节课丰富精彩,生动有趣。内蕴丰富的红色思想增强了我们对党史的深入了解,感恩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壮烈牺牲,让我们珍惜如今的生活。”本课程创新了教学模式,通过大讲座+小课堂、思政+专业、理论+实践、学习+研讨等系列改革举措,实现课内课外互动、线上线下互通、校内校外互补、过程结果互联,提升了课程的品质与学生的获得感。

最后,教师是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课程建设进程中打破学科界限建设优质师资团队,以高素质的课程团队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习得。同学们对课程团队、教师素养的评价最高,说明教师这一课程育人关键要素的效能价值突显。“很好,老师的带入感很强,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充满艺术气息的课程,给人满满的收获。”“老师很幽默,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授课老师的上课方式很好,我们了解了很多红色文化知识。”“赤水乌蒙红飘带,流沧学子在征途!更好地传承了红色文化,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对网络上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进行了批评,对网络热词进行了引导。更好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老师的用心良苦。”教师团队在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素质引领、活动指导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育人引领价值,将红色资源与新时代的红色教师融入课程体系之中,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组合。

3.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成效提升路径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校本思政课程建设,其育人成效的显著发挥建立在课程开发、实施、监控、优化机制的有效建设与运行管理中,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区域内人、物、技术资源的全面整合,校内精准设计与高效实施,课程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全面践行并取得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成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的前提下,要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示精神[16]。其一,立足时代背景与现实国情,进一步践行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的使命与责任,结合学情调研与分析,将课程目标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提升课程的精准性设计。其二,在传承红色文化、塑造红色基因过程中,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内容的精炼与整合基础上。贵州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课程来承载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内容的组织凝炼为核心载体,既要选取最优质的红色文化元素,还要将其系统性、协同性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提炼要实现“精、简、优”与“新、专、特”的组合,同时必须持续更新,并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个性化、特色性设计。其三,要对学校与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持续开发、增容线上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相关实践环节的指导,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红色活动,进一步探索课程交叉融合,将红色文化课程与各学科专业课程打通融合,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真正让课程“活”起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铸就的先进文化,具有宝贵的育人价值,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既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内在需求,也是学校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优质思政课程的时代诉求。“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课程通过系统化的设计与实施,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在课程建设中突显了红色文化育人效能,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长征红色育人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