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2023-01-17江立宇

电视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媒资广电广播电视

江立宇

(舟山广播电视总台,浙江 舟山 316000)

0 引 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指的是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人工方法的智能化,研究如何用机器将人类的智能活动表现、执行出来,对人脑所从事的学习、推理、思考和规划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行模仿,并妥善解决需要人类智力处理的复杂问题[1]。新时代背景下,传媒行业要借助新技术驱动力实现媒体转型升级,实现媒体融合发展。诸多政策规划的出台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指明了路线和时间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和我国战略性发展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广播电视领域,对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应用,在持续加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融合,从内容制作到智慧运营,不论是媒体服务还是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广电领域不断催生新应用、新变革。目前,智慧化广电工程已初步建成,TVOS智能机顶盒操作系统经历了数次升级更新,广电终端以极快的速度朝智能化模式转型。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现出更强烈的纵深发展需求下,AI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各种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发展力度。

1 人工智能进入广电领域的背景

近几年,教育、电商、医疗、安防、汽车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AI的应用。在AI技术的加持下,各行各业实现了飞速发展,甚至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模式。AI同样走入了广电领域。2019年5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发布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版)》,提出,“推动广播电视终端智能化发展,需要对人工智能与广播电视行业的深度融合作出进一步探索实践,要在广播电视生产、制作、运营、监管等多个领域中实现有效应用,加快广播电视智能化发展速度,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生产效率,开发新业态、提供新服务、拉动新消费,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透过广电和网络传播分析当下的视频市场,一种新的全面生活方式已经出现,即对网络视频、传统电视媒体、移动终端视频、户外媒体视频等海量视频的消费。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截止2019年年底已经高达7.59亿人,作为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应用的网络视频市场规模仅次于即时通信,高达1 871.3亿元。繁荣程度如此之高的视频市场给广播电视丰富的视频素材库和优良制作技术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的舞台,在视频素材和制作技术中注入人工智能技术必然能创造新的增长点[3]。此外,日益成熟发展的版权市场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即加强版权保护、实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在此背景下,广播电视台制作生产的正版内容得到了保障,精良制作的空间越来越大,让视频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广电行业发展优势所在。在这样的时代环境和优势下,如何有效利用AI技术盘活广电行业庞大的素材库并最大化地发挥其效应,就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

2 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 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增值服务中的应用

当前广电行业对用户的观看体验十分看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广电节目广告植入中,能打破以往“硬广”的模式,巧妙融合广告与节目内容,做到“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这种融合形式更能加深广告在受众心中留下的印象[4]。实际应用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所体现的优势并不止这一点,其还能基于视频识别技术快速合理地将杂乱复杂的电视节目内容分解为若干各不相同的独立元素,并给拆分后的商品贴上精准的标签以方便观众观看。除了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可为广电行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所有被分解的商品元素均能“变身”为广告,观众可以在节目观看过程中点击购买。加之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应用,还能让用户直接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总的来说,惠及千家万户的人工智能,可更多地投放一些观众感兴趣的广告,一方面提高广告转化率,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成熟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电视所面对的观众人数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更需要相关人员有效利用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功能做好后勤整合、分析工作,增进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高质量地完成广告增值服务工作,加速广电行业智慧运营工程建设进度。

2.2 人工智能技术在增强观众感官体验中的应用

大数据支撑下的分析技术在深挖观众观看节目偏好的工作中体现了绝对的精准优势,同时还能对类别多样的电视节目播出反响进行客观评估,使节目制作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观众需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并创造以VR/AR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内容显示方式,这也是AI在智慧广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内容之一,最终目的是给观众呈现具有特色的视听盛宴,两种互补方案同步推进,以此支撑广电行业的智慧运营。广电行业在智媒时代背景下,要基于AI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赋予节目形式多元化特征,让节目内容更具吸引力,深入人心,从而留住更多的观众。拥有观众基础才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推动广电事业持续发展。此前的研究发现,有针对性地根据观众观看节目的偏好投放内容,一切以保证观众感官体验为主,这是搭建广电行业与广大用户之间桥梁的有效方式,将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其中,将进一步加固这种桥梁。相关技术的应用可科学管理并探索用户行为,基于对广告播放效果和节目收视情况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观众推送节目内容[2]。比如,在某个以“世界杯”为专题的节目制作中融入AI和VR/AR技术,根据每个终端的特点和用户兴趣的差异,为其推送不同场次的世界杯赛事,同时自动生成以人物、赛点等为主要元素的系列性节目专题。另外,用户还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球员、感兴趣的赛事内容或讲解员风格来制定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内容,进一步强化观看体验。

2.3 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电网络体系中的运用

2.3.1 保障网络安全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广电领域的普遍使用,给电视媒体的生产制造、媒资管理、内容输出及播放监测等工作环节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隐患,可能影响用户体验感,因此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网络安全性。本身具有较强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及处理能力的AI技术可以自动筛选信息,开启防火墙,阻拦来源不明信息,加强访问控制,保障网络运行安全。

2.3.2 识别安全风险

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风险规避环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化解安全风险,从识别、检测环节就阻断风险传播,保障网络安全[3]。比如,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网络算法,逐一排查局部信息和整个网络体系,并进一步明确区分紧急与非紧急、已知和未知、低风险和高风险等信息,从而提高广电网络体系的安全系数。

2.3.3 健全防御体系

此前,网络安全的保障几乎来自于防火墙的设置,不过大量应用实践表明,防火墙难以根据外界变化主动适应或优化自身性能,所以距离理想的防护效果还存在一定距离。广电行业在融媒体转型发展道路上必须设法应对网络层面的外来攻击,构建全新的模式,将AI技术有效结合于防火墙,从而进一步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另外,基于相应的指令和要求,在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均设置安全防线,合理布置边界,让广电网络系统在整个运行流程中均展示出强大的防御能力,能够凸显AI技术的精准化、动态化、整体化应用价值。

2.4 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电媒资管理中的应用

2.4.1 AI技术在内容审核环节的应用

智能内容审核环节涉及的AI技术有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在一定基数的标准化训练样本准备工作下,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合理设计训练模型,保证审核敏感信息的正确性和召回成功性,进而在广电制播内容审核工作中发挥加强规范化的作用,既起到预警的作用,也简化了审核流程[4]。目前,AI技术在网络直播机器审核中已实现了成功的应用。岑新伟是阿里企业云业务板块的安全副总裁,他曾提过,“阿里云内容安全大脑每日的信息处理量高达10亿条,相比传统模式运营省下了99%的人力成本,风险场景的检测类别也高达上百种,可实行形态各异的视频信息智能化识别,有着精准识别能力、巨量计算能力以及强大的应急能力等优势,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内容监督服务。”

2.4.2 AI技术在媒资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媒资管理具体指的是以AI为核心的算法运用,解构产品相关信息,并有条理地按层次编排数据,比如场景、人物、美工等,负责生产与播出两大环节管理内容,成为智慧制播的中心枢纽。相比传统媒资管理,AI技术加持下的智能媒资管理彻底打破了任务驱动模式,转向实现了更符合新时代发展所需的耦合生产管理模式,这对广电制播程序的完善和直播产品质量的保证而言意义重大[5]。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智能媒资管理已经在政务工作领域实现了示范应用,例如,微博云剪和共青团中央一同推出了“共青团中央媒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将丰富的新媒体平台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从内容资源的存储、浏览、共享、检索、发布到剪辑,为政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共青团系统中相关的各种媒体素材与新媒体分发账号聚合起来,实现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资产的集中管理和运营。

3 结 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着明显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特征。广播电视行业也提高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希望在科技赋能作用下,从多个不同的维度构建人工智能场景与模式,比如运营理念、技术革新、机制设计、人才发展、资源共享和监管约束等,进而牢牢把握人工技能技术普及应用下所创造的发展空间,实现广播电视媒体产品质量提升,进一步拓展电视媒体应用场景,持续强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广播电视媒体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媒资广电广播电视
大数据技术的媒资档案管理方法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浅析媒资系统在电视台业务中的应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MRG9000媒资卫士在市级电视台全台网的应用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