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白·柯鲁克: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023-01-16黄玉娇
黄玉娇
伊莎白曾见证了中国从战争到和平的巨变,并用生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巨变,为世人留下宝贵的考证资料;她和丈夫一起,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拼搏,拓荒了中国的外语事业。如今年过百岁,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
逆行的女战士
时光倒回到100多年前,伊莎白1915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人家庭。伊莎白的父母先后来到当时还很闭塞的四川成都,并在这里相识相爱,结下姻缘。
父亲饶和美是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曾担任华西协和大学教育系主任。母亲饶珍芳任成都弟维小学校长。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伊莎白从小就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立志一生为中国的进步而努力。
1938年,23岁的伊莎白从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就迫不及待地飞回四川。此刻,这个生她养她的“故乡”,正在饱受战争的摧残,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可她,却像是一个逆行的女战士,毅然定居在这里,潜心做人类学研究。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伊莎白投身于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她和战友一起,在璧山县兴隆场进行逐户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一个长着西方面孔的女人,想要入户调查农民的生活,可不是件容易事。
伊莎白套上蓝布衫,戴上草帽,穿上草鞋,操着一口四川话,从“白富美”秒变“村姑”,很快和农民打成一片。伊莎白回忆说,即使在与乡民渐渐熟悉、受到热情款待后,她也格外小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以免引起人家的不安。
就这样,白天入户走访调查,晚上回家用英文打字机做记录,伊莎白和战友俞锡玑完成了兴隆场及周边村社1500余户居民的调查。
这些资料有多详细呢?足足13箱,每箱都有详细的目录,她以“庞杂而细碎的田野手记”记录了兴隆场乡民的婚俗、种植养殖、交易等日常生活,堪称“史上最全兴隆场大数据”,让现在的年轻人得以了解到当时乡村的发展轨迹。
离开兴隆场后,她先后6次重访璧山县大兴镇(即兴隆场)调查访问,于1994年完成了一部三卷本的人类学著作——《经济、政治与社会》,共二十五章,加上后记总计四十五万七千余字——篇幅几乎是其他常见学术专著的四倍。随后,伊莎白花了大量时间把研究重点从人类学转向历史学,最终编撰完成了《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并于2013年1月正式出版。
这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第一部由西方女性及其中国合作者完成的逐户采访式的社区调查报告,对于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农村的经济、教育、性别关系、乡村建设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走访调查的同时,伊莎白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她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乡民改善生活。
她们开办了平民学校,不仅教当地妇女儿童文化知识,还把西医引进璧山县,为当地居民治病、接生,改善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伊莎白参与创办华西协和大学,这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医学大学。
爱情让我们无所畏惧
年轻的伊莎白颜值很高,气质出众,追求者甚众。
她的丈夫大卫·柯鲁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出生于英国犹太富商之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金童玉女、条件优渥,他们本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但那个年代的他们,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苦的路。
他们相识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成都,用一首“新概念体”的打油诗来概括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是:你来自英国伦敦,我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牵着彼此因劳动而变得粗糙的手,走过让人心惊肉跳的铁索桥,啊!是爱情让我们无所畏惧!
大卫·柯鲁克是一位英国共产党员,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以教师的身份来到成都,与伊莎白结识。对中国底层人民的同情,对反法西斯革命事业的热情,让这两个人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和一起工作的机会。
1941年暑期,柯鲁克和伊莎白走到了泸定县,来到斯诺曾描绘过的铁索桥头。突破了群山层层包围的大渡河,怒涛如群狮咆哮。他俩手抚冰凉的铁链,踩着摇晃的木板,用眼神和手势鼓励着对方,一起走了过去。“千里姻缘一桥牵”,这段难忘的旅程,在两颗年轻的心中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回成都后,他们便订婚了,随后在英国结婚。战火纷飞的年代,夫妻俩几经波折,才于1947年一起回到时刻牵挂的中国,并受邀在位于南海山的中央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任教。
在柯鲁克夫妇看来,教育强则中国强,要改变落后、战乱的状态,要先从发展教育入手。
当时的教学条件何其艰苦,没有教材,他们自己编撰;课程跟不上时代,他们就把西方的教学方法带进来,对课程进行改革,除了教英语,他们还教各个领域的知识,为学生走上国际舞台打好基础。新中国的首批外事干部,大批杰出的学者和外交人才,都出自这对夫妻的门下,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拓荒者和奠基人。
百岁老人的不了情
成都华西坝,是伊莎白的出生地,也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
去年夏天,伊莎白在3个儿子的陪同下,乘坐了7个小时的动车,连夜来到成都,住进了华西协和大学校长楼。在接连几天的阴雨后,伊莎白趁着天空放晴,和儿子们来到“512”灾后重建的白鹿镇,伊莎白几乎认不出这曾是多次来过的山区小镇,她当即决定,要上白鹿顶,那里有她美好的回忆,更是她人生的开始。
“山悠悠,水悠悠,白鹿頂上路悠悠……”伊莎白坐在车上,望着山路两边的风景,轻轻地唱着当年的儿歌。
山路弯多,又窄又陡,车颠簸到半山腰,无路可走了。
晚霞之中,103岁的伊莎白,静静地呼吸着熟悉的故乡的气息,慢慢地推着轮椅走着,走着。
有一种魅力,与年龄无关;有一种女人,无论活到多少岁,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伊莎白见证了一个国家从战争到和平的巨变,并用生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巨变,为世人留下宝贵的考证资料;她和丈夫一起,拓荒了中国的外语事业,让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她一生都在做着自己所爱、社会所需的事业,她的满头白发中,写满学者的风骨和笃定的信仰;一道道皱纹里,刻满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的故事;蹒跚的步履下,是对理想信念、对初心使命永不停息的追求。2019年12月15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赴北京外国语大学,看望伊莎白,并为其庆祝104岁生日。
人生苦短,是信仰、热爱和坚持,让它变得温暖而绵长。
(摘自《婚姻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