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一体两翼三驱动”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实践

2023-01-16闫师杰尤玲玲边立云刘翠翠张民通信作者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两翼食品质量驱动

闫师杰 ,尤玲玲 ,边立云 ,刘翠翠 ,张民 ,通信作者

(天津农学院,a.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b. 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c. 教务处,天津 300392)

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在专业工作中保持持续优势的能力,高校对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决定其就业竞争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1]。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它提倡以预期学习产出为目标,市场需求为标准,培养学生具备未来步入社会后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符合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我国专业工程教育改革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

2001年,教育部最早批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之后,很多高校纷纷申报此专业,到2021年底,全国开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院校达283个,发展速度之快在中国高教历史上实属罕见[4]。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工科学科,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要求较高[5],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求,着力提高本专业本科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至关重要。

本研究把OBE理念应用到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面,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在调研用人单位、同行专家、毕业学生、在校学生基础上,总结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全面梳理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梳理各专业课所蕴含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出一条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之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以下简称食安)专业主要培养符合食品及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具备分析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食安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1.1 学生学习:专业了解不够,学习兴趣不足,就业前景迷茫

学生入学后,尤其是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对“学习食安专业后自己的发展前景如何?”“将来我能干什么?”“我能不能干得了?”等问题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对“我要成为具备什么能力的人才”不清楚,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对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

1.2 教师教学:“能力本位的培养观念”没有落实到位

尽管教师对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但教师对“我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不是很清楚,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形成一个个操作性强的措施和办法显得力不从心。

1.3 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食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是什么?”“与专业相关的食品企事业单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养?”,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不是很清楚,导致“教只为教,学只为考”;有的培养方案缺乏对行业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教学内容、能力培养与食品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而且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1.4 能力考核:无针对性,缺少标准,没有量化

实验课程一般采用考试、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不是很清楚,对学生的能力考核无针对性,有的考核缺少标准,没有量化。

2 构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并实践

2.1 梳理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课题组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有机整合,借鉴系统集成的思想,构建了“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如图1所示,“一体”指食品质量与安全全程控制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体;“两翼”指食品质量控制能力和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是两个重要的专业核心能力;“三驱动”指学生还需要有食品科学、专业素养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作为驱动力。由此梳理出2个一级专业能力、15个二级专业能力、15个三级专业能力,具体见表1~表5所示。这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突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自身的本质特征,又体现出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图1 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示意图

2.2 把专业能力考核量化,制定了考核体系并有效实施

针对每个专业核心能力,解释了其内涵,设置了实践学分,并梳理出支撑的课程或实践环节。如表1~表5所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能力”分三级共32个,分布在第三到第八学期,专业能力考核总实践学分为100分,根据能力类型设置权重,重点掌握的一级专业核心能力2个,每个实践学分为5分,计10分;熟练掌握的二级专业能力15个,每个实践学分为4分,计60分;基本掌握的三级专业能力15个,每个实践学分为2分,计30分。每个学生到第八学期毕业时,只有获得60分以上的专业能力实践学分,才可以认定基本达到了该专业的能力要求,才允许毕业和获得学位。

表1 食品质量控制能力(一级)包括的二级专业能力及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与考核方式

表2 食品安全检测能力(一级)包括的二级专业能力及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与考核方式

表3 食品科学(三驱动之一)包括的三级专业能力及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与考核方式

表4 专业素养(三驱动之二)包括的三级专业能力及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与考核方式

表5 科技创新(三驱动之三)包括的三级专业能力及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与考核方式

制定了专业核心能力考核体系,包括每个专业能力的考核大纲、考核细则、考核标准、考核题库、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实验操作、笔试、面试、创新创业、毕业论文、导师判定),分别制作了专业核心能力考核的《教师工作手册》和《学生学习手册》,在二、三、四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专业能力笔试、面试和实验考核。

3 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实施的效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在本校食安专业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中进行了全面实施,并进行了考核,取得了明显效果。(1)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提升。三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9篇(EI检索1篇,核心期刊10篇);参加国际、国家级及市级各种学科类竞赛或比赛获奖16人次,参与学生103人次;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5项(国家级13项、市级12项),分别比上一个三年增加10%~20%。(2)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三年来,学生获国家奖学金4人,国家励志奖学金27人,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5人,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二等奖2人,天津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分别比上一个三年提高了 20%~30%。(3)考研和就业率逐年升高。2020届到2022届学生毕业时考研率分别为23.2%、25.0%和 27.9%,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2022届就业率在90%以上,比上年提高了10%以上。

猜你喜欢

两翼食品质量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春 景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