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比较
2023-01-16杨春霞江期华
杨春霞,江期华
(1.都昌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 都昌 331100;2.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癌性疼痛(cancer pain)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癌症及抗癌治疗所引起,对患者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影响,其镇痛治疗尤为重要[1]。依据世卫组织提出的“三阶段”止痛原则[2],针对中、重度癌痛患者需通过口服给药治疗,其中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均属于第二阶梯的阿片类药物,二者对中、重度癌痛均具有确切控制效果[3,4],但前者为天然的阿片类药物,后者则属于半合成阿片类药物,其药效机制存在一定差异[5],此二者能否相互替代,尚存在一定争议。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7年2 月-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恶性肿瘤伴中、重度疼痛的阿片未耐受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 例恶性肿瘤伴中、重度癌痛的阿片未耐受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组,各34 例。A 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45~68 岁,平均年龄(57.38±5.29)岁;肿瘤类型:肺癌15 例、结直肠癌6 例、胃癌10 例、其他3 例;临床分期:Ⅲ期6例,Ⅳ期28 例。B 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7.41±5.34)岁;肿瘤类型:肺癌16例、结直肠癌6 例、胃癌9 例、其他3 例;临床分期:Ⅲ期9 例,Ⅳ期25 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②疼痛数字评分法(NRS)≥4 分;③阿片未耐受;④符合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指征[6];⑤神志清醒,认知正常;⑥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同时服用其它镇痛类药物者。
1.3 方法
1.3.1 A 组 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BAR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注册证号H20120518,规格:10 mg/片)口服镇痛治疗,初始剂量10~20 mg/次,12 h/次,后续依实际病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100 mg/次,用药观察时间为7 d。
1.3.2 B 组 予以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80263,规格:10 mg/片)口服镇痛治疗,初始剂量10~30 mg/次,12 h/次,后续依实际病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200 mg/次,用药观察时间为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止痛效果、实验室指标(血浆P 物质、β-内啡肽、5-羟色胺)、止痛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纳差)、生存质量。
1.4.1 止痛效果[7]完全缓解:无明显痛感;部分缓解:疼痛显著缓解,且不影响睡眠;轻度缓解:疼痛有所缓解,但对其睡眠仍存在较大影响;无效:疼痛未缓解。止痛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2 止痛起效标准 服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3 分,且爆发痛<3 次/d。
1.4.3 生存质量 依据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8]评定,共30 个条目,前28 条共28~112 分,后2 条共2~14 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痛效果比较 A 组与B 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痛效果比较[n(%)]
2.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浆P 物质含量低于治疗前,β-内啡肽、5-羟色胺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比较 A 组止痛起效时间为(1.32±0.54)d,短于B 组的(1.71±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4,P=0.03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 组与B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QLQ-C30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的常用治疗药,可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阻止痛感传输至大脑,进而达到镇痛目的[9,10]。硫酸吗啡缓释片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代表性药物,其活性成分吗啡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可减少神经末梢对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降低神经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浓度,以此发挥止痛作用[11,12]。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则属于半合成阿片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与吗啡较为相似,但作用范围更为广泛,其靶受体包括μ 受体、δ 受体与κ 受体,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13]。
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与B 组止痛有效率无差异(P>0.05),提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的止痛效果相当。目前,临床多以血浆P 物质、β-内啡肽及5-羟色胺作为疼痛血清学评价指标,其中P 物质可传导痛觉及伤害性信息,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可诱导疼痛发作;β-内啡肽则可通过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5-羟色胺有助于提高痛阈,进而缩短疼痛时间、降低发作频次[14,15]。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血浆P 物质含量低于治疗前,β-内啡肽、5-羟色胺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发挥理想的止痛作用。与此同时,A 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B 组(P<0.05),表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起效速度快于硫酸吗啡缓释片,分析认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采用了新型Acrocontin 控释技术,其吸收呈双相吸收峰,1 h 内即可达到镇痛药效峰值,且可持续镇痛12 h,相较于硫酸吗啡缓释片,其药动力学特点更具优势,因而起效相对较快[16]。在用药安全性方面,A组与B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药物的副作用风险一致。此外,两组治疗后QLQ-C30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与其止痛作用存在直接关联。
综上所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在恶性肿瘤伴中、重度癌痛的阿片未耐受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二者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相似,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前者起效较快,临床可结合药物特点与患者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