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3-01-16李泽友

广州化工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药思政同学

张 芳, 李泽友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书和育人, 自古以来即为师者之两大重任。 教书体现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而育人则体现在人格信仰方面的引导, 二者应该相辅相成, 互为左右臂膀。 高校的知识传授体系特点一度造成教书多于育人, 而多数高校教师也曾一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2016 年12 月9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讲话, 瞬时在高校专业教师之间沸腾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 习总书记的讲话, 给从事专业课教学的高校教师上了丰富的一课! 高校专业教师逐渐认识到,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能完全依托少数几门思政课程, 而应在不同的专业课教学中不断渗透,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植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底。 结合于专业实践的思政教育, 将更具体和生动, 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2]。

1 中药分析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数千年来, 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文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近代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 中医中药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增强专业自信, 传播中医药理念,探讨专业发展方向, 是每一位中医药人应做的努力。 中药分析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的一门课程。 通过中药分析课程的学习, 研究适合中药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 测定有效物质、 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 制订质量标准, 分析体内过程, 评价中药质量优劣,保证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本课程作为通常安排在中药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最后一门专业课程, 更应该在学生离校前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引导更多的学生走上中药传承和中药创新发展的道路[3]。

2 中药分析课程思政的开展与实施

2.1 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是社会给予教师行业的最高赞誉。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教师课上课下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意中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生。 想要将学生引导向更为理想的方向, 教师自身首先要有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除了对专业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教师的思政理念也应紧跟时代潮流, 顺应社会发展。 育人者必先育己。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 首先要对党的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坚定的信仰, 其次要对教育事业有绝对的热爱, 最后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立德树人, 应该是我们教育必须秉承的基本理念。 课程思政里的政, 要与专业教学结合, 如何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树立自然而然地融入每一堂课, 也是高校教师必须要备的一课。 专业课堂是基石,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 精心准备教学知识点,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基本路线。 根据教学内容, 拟定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结合新的教学手段和时代发展背景, 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 凝练成思政元素, 才能将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完美有机地结合[4]。

2.2 拟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中药分析课程的相关知识对于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的各类职位都是必须具备的。 如该课程可为同学们提供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和评价的方法和思路, 但多数工作和方法需要多次重复和验证, 使得该课程有一定枯燥性。 随着分析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 同时也为了接轨国内外对药品标准的严格要求, 中药分析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也需要不断发展的学科。 围绕以上两点拟定本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如下: 第一,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 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对待分析工作中的每一个小细节。 第二, 进行质量至上的职业道德教育, 必须将药品“质量第一” 理念放在所有研究工作的首位。 第三, 在中药发展比较缓慢的今天, 通过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问世, 尤其是疫情期间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发挥的巨大作用, 加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同时要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参与到中药传承和发展中[5-7]。

2.3 《中药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

中药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同学们已经有了中药学专业其他课程学习的经历, 对本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重复一些中药学相关经典案例或者众所周知的一些药害事件, 已经很难达到有效的思政教育效果。 本人在总结学习前面课程常用的思政案例的基础上, 梳理本课程的知识脉络, 对中药分析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总结,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3.1 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在中药的鉴别这一章节教学起始, 以影视剧中一位老中医被诬陷入狱, 死刑前亲尝药渣而自证清白的故事引入。 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位老中医用了什么方法来判别药物投用是否有误。 在知识点传授的基础上, 简单设问是什么让老中医可以临危不惧, 思维清奇? 老中医有坚实的专业基础, 诊病用药遵纪守法, 才可以自信到临危不惧。 老中医有医者的仁爱之心, 才可以为病人亲自试药尝药。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和几个设问, 引发同学们内在的思考, 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动力, 激发同学们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热情, 同时也将良好职业道德的信仰深植于同学们的内心。

2.3.2 培养批判和创新精神

近红外区域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非可见光区域。 该区域对植物十分敏感。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 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 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 但由于物质在该谱区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信号弱, 谱带重叠, 解析复杂,受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 近红外光谱“沉睡” 了近一个半世纪。 近年来,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应用于中药分析的报道日益增多。 近红外光谱特别适合测定含羟基和氨基类化合物, 中药分析中对大量样品的快速鉴别和水分测定中有独特优势。 通过这一案例, 让同学们认识到旧枝可以开新花, 无论分析技术还是中药专业的发展, 都不能固步自封, 需要去粗取精和大胆创新的结合。

2.3.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中药分析要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 取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必不可少的。 在讲到称定和精密称定等相关称量操作的时候, 首先将《中国药典》中对不同称量操作的严格规定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 其次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案例让同学选择合理有效的称量器械, 并计算称量范围。 通过以上案例, 帮助同学们理解规范取样的意义, 并教导学生要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3.4 加强专业自信, 促进中药发展传承

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是目前能够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一种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评价模式, 它的应用与快速发展体现了中药全面管理的趋势。 国际对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的认可, 使得世界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提高, 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大突破。 通过这一章节的讲解, 加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同时要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参与到中药传承和发展中。 中药的传承和发展, 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的广泛应用不是终点, 前方有更多的路仍需探索和发现。

2020 年的全球大疫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影响都极大, 我们的政府和人民为战胜疫情做出了巨大努力。 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其中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的治疗。 通过这一案例, 增强学生对中医药的自信, 引导同学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医药去伪存真并发扬光大[8]。

2.3.5 尊重生命

最近, 东北“酸汤子” 食物中毒事件沸沸扬扬, 而引起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是黄曲霉素和米酵菌酸。 通过这一震撼人心的恶性食物中毒事件, 引起同学们对黄曲霉素和米酵菌酸这些生物毒素的重视, 同时引发同学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 2005 版《中国药典》是第一次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 从近三次的《中国药典》修订可以看出, 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检查规定越来越严格, 需检查黄曲霉毒素的品种数也在增加。 对黄曲霉毒素的重视, 是我们对中药质量严格把关的体现, 也是我们中医药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的重要体现。 通过以上案例, 教育同学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在何种岗位, 应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3 结 语

中药分析将思政元素融于知识点讲解,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专业引导和素质加强, 是符合新时代下对高校学生培养要求的, 也是实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然趋势。 目前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 更多的思政元素需要挖掘, 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可以尝试应用。 实施课程思政需要专业教师更多的思考和课程设计。 首先, 教师应该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 深入挖掘埋藏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 其次, 教师应以课程知识点为切入点, 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 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最后,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以“近朱者赤” 的方式影响身边的学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中药思政同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