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资源型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2023-01-16刘宪超杜文成

广州化工 2022年7期
关键词:铜仁市资源型资源

宋 娜, 刘宪超, 杜文成

1 铜仁市矿产资源概况

全市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40 余种, 其中列入贵州省矿产资源储量表有31 种, 铜仁市主要矿产资源中: 汞矿累计查明资源量为5.1 万吨, 其储量曾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最早从秦汉时期开始开采利用, 现大部分已被开采, 目前保有资源储量为9 千多吨。 难溶性钾矿资源远景储量达50 亿吨以上。 锰矿资源探明储量约7.08 亿吨, 品位在15% ~22%左右[1]。 锰资源储量全国排第一位[2], 钨、 锡、 铌、 钽矿及饰面用大理岩居全省第一, 汞、 萤石及石棉居全省第二, 铜、 钒、 饰面用花岗岩居全省第三。

目前铜仁市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汞、 锰、 钾、 铅、 锌、磷、 萤石、 重晶石、 饰面用灰岩(大理石)、 水泥用灰岩(或白云岩)、 地热资源、 矿泉水、 建筑用灰岩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等。全市有各类持证矿山企业及建筑石材矿山数百家, 以汞、 锰、铅锌、 磷、 硫铁矿、 萤石、 重晶石及水泥用灰岩、 建筑用灰岩、 饰面用灰岩、 大理石、 玉石、 板岩、 建筑用砂石、 砖瓦用粘土页岩等主要开发利用矿种[3], 形成了以锰矿开采为主, 锰系产品深加工为支撑, 其他矿产品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依托的工业生产体系。

2 资源型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

资源型企业主要是从事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类型的企业[4]。 通过依靠消耗资源来实现企业增长的资源型企业为主, 该类型企业在铜仁市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并呈现以下特点:

2.1 资源依赖性强, 布局相对集中

资源型企业是以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主要生产活动的[5],与其他类型的生产企业相比, 自然资源在生产要素中占据核心的位置, 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该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核心竞争力。 比如铜仁市万山曾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一度让铜仁市成为国内最大的汞工业基地, 进而推动了汞矿采矿、 选矿及冶炼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该类型产业布局方面出于降低生产成本、 中间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考虑, 资源型企业大多集中布局在临近资源产地、 交通便利、 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和园区, 目前铜仁市汞工业大多位于汞资源产地万山, 锰工业布局也是以锰资源丰富的松桃县为主, 位于大龙镇的经济开发区因独特的资源、 能源优势、 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集中布局了锰钡新材料和冶金产业。

2.2 生产模式单一,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资源型企业生产产品大多以原材料或者初级产品为主[6],其企业发展和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来实现[7], 该类型企业发展定位大多是以为下游产业提供基础性原材料、 初加工产品、 中间产品, 产品附加值低, 产业链短, 因位于产业链最低端,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且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一旦出现资源枯竭, 资源优势丧失, 企业可能将面临迁移、 重组、 破产、 解散的风险。 万山汞矿资源由于常年过度性开采, 仅仅用了60 年的时间耗尽了所有的资源, 2000 年开始出现资源枯竭现象, 2002 年贵州汞矿被迫实行政策性关闭[8], 直到2009 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地区才开始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2.3 资源消耗大, 产业可替代风险高

资源型企业是以消耗资源为前提进行生产的, 尤其是在工业欠发达地区, 该类型企业常呈现出资源消耗大、 环境承载压力大、 高污染、 高能耗、 高排放等特点, 环保政策法规的日趋严格及技术进步都将为该行业发展带来可替代性风险, 比如过去石棉因具有较好的耐火性、 电绝缘性和绝热性, 被广泛用于生产防火、 绝缘和保温材料, 但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石棉纤维能引起肺、 胸膜间皮瘤等疾病, 国家开始逐步减少石棉矿产的开发并逐步禁止毒害较大的相关产品生产,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过去依托于开采利用石棉矿的产业未来将不复存在, 将会有其他的新材料、 新工艺和新产品来替代。 在汞矿开发方面,铜仁市也依照相关规定全面取缔了用于冶炼的原生汞矿开采,现在留存的汞矿开采主要用于生产朱砂工艺品。 在铁合金产业方面, 随着国家“三去一降一补” 政策的推行, 作为传统产业代表的铁合金产业也开始步入兼并重组、 转型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

2.4 资源浪费严重, 产业规划科学性不足

资源型企业主要依靠消耗利用自然资源来进行生产, 科学合理地资源开采布局是该类型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但是在调研中发现, 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资源开采布局不合理, 乱采滥挖、 采富弃贫、 矿产回采率低等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甚至出现过因过度开采引发过地质灾害的现象。 在产业谋划布局方面, 因过去缺乏全市层面的整体全盘统筹规划, 部分区县自行制定规划存在产业功能定位趋同、 产业布局重叠、 同质化竞争、 企业规模化发展潜在风险大等问题, 且因规划实施周期较长,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难以保障相关产业发展严格按照规划持续推进。

3 资源性产业发展建议

3.1 转变生产方式, 强化规划引领

由于资源型企业的典型特殊性, 必须改变现阶段粗放式的生产模式,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 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同时, 要树立全市统筹一盘棋的思想, 针对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市级层面进行统一规划,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同时要确保实现区县规划与市级规划的有效衔接, 明晰各区县的功能定位、 产业布局、 资源整合等, 同时要求各区县严格执行全市统一规划, 防止各区县间出现无序竞争、 重复建设、 产业雷同等问题, 进一步形成区域产业协同融合、 资源互补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 2018 年铜仁市工信委委托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编制了《铜仁市锰行业发展规划》《铜仁市汞行业发展规划》对全市汞、 锰行业在空间布局、 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 重点项目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明确了以松桃县为锰矿石开采、 电解锰生产及以大龙经开区位锰系新材料生产的龙头带动、 园区聚集、 循环发展的锰产业布局。 该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就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锰、 汞两个行业过去全盘整体规划缺失引发的问题。

3.2 强化科技支撑,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已经与铜仁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顶尖创新主体的科技优势, 积极通过引进成熟技术、 委托技术研发、 联合科技攻关等多种途径,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 配套加工转变, 提高产品附加值, 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 拓宽产业幅,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全面提升产品综合实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配套, 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提高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推进产业集群、 企业集聚, 资源集约利用。

3.3 加快转型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型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有两方面: 一是资源的不可持续性, 另一个是资源边际开采成本逐步提高, 面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采技术难度逐年加大,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 创新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 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大产学研联合,加强技术攻关, 积极开展寻找新型替代能源、 原材料, 另外进一步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为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资源供给。

3.4 因地制宜, 优化考核指标

建议市政府针对各区县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区别制定对各区县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考核标准。 比如对锰资源开发产业重点扶持和考核电解金属锰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对钾资源开发产业重点扶持和考核同时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工业化工作; 对汞资源开发产业重点扶持和考核环保技术研发和汞资源替代研发。 确保能够通过考核切实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 结 论

立足于铜仁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分析了资源类产业存在的诸如生产模式单一、 产业可替代性大、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结合铜仁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 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 转换发展方式、 因地制宜优化考核指标等对策建议, 为铜仁市资源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铜仁市资源型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资源回收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