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守夜人
2023-01-15张哲
文、图|方圆记者 张哲
1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期间,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在故宫神武门巡视检查。
夜幕降临,故宫的红墙黄瓦下,游客已经悉数退场。东华门内4名消防指战员从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走出,开始每日例行消防夜巡工作。电线线路、用电设施、灭火器、高压消火栓的检查日复一日,为的是故宫消防的绝对安全。
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是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于1970年成立的,最早叫消防排,1975年更名为故宫消防中队,2016年更名为故宫特勤消防中队。2019年12月31日,改革转隶正式挂牌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现有指战员42名,备防车4辆,担负着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天安门地区方圆3.74平方公里的防火灭火、重大安保和应急救援等任务。
故宫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宫内收藏有珍贵文物180余万件(套)。因故宫建筑大都是木制结构,防火就成了故宫保护的重中之重。
22021年12月,南池子大街配电室发生火灾,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到场处置。
3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中心战区比武,中心战区指战员在故宫开展比武竞赛。
建队之初,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在故宫城墙上设置“瞭望哨”,一年365天组织指战员昼夜轮流在城墙上守望巡逻,既防火、又防盗。“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是故宫从明清时代就有的防火传统,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沿用至今。
“那时候防火主要靠人力进行,冬天内金水河河面结冰,一旦发生火情取水困难,我们就每隔4米凿出一个冰窟窿方便取水。而在夏季我们也向故宫内的308个大水缸里注水,以备不时之需。”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蔡瑞向《方圆》记者介绍说。
如今,故宫城墙上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将“瞭望哨”改为“火卫岗”,以中轴线为基准,围绕外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8个藏宝专题馆,做到360度无死角监控。他们更是主动出击,采取“日巡、周查、月检”和节庆活动不定时联合检查以及夜巡的方式,每天四班轮流巡逻,对用火用电、消防设施进行全天候、无缝隙、不间断巡查。
为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对8728间殿宇宫室、168个消火栓以及3000多个灭火器逐一检查,划分为10大区域,制定单体文物建筑灭火救援预案55个,反复开展沙盘推演、实地演练,直到人人熟练掌握。
1党的二十大期间,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广场执勤,对电箱进行检查。
2上驷院在明清时期是宫中养马的地方,如今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将消防车停靠其中。
3夜巡中,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对故宫内一处高压消火栓进行检查。
4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开展每日例行消防夜巡工作,对故宫内防火设施进行检查。
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开展操法训练。
“故宫内除了放在展厅内的文物,屋顶房梁瓦片和地上的一砖一石都是文物,演练时,我们专门挑选故宫内能够通行的道路测试,并且使用可以顺利进出宫门的消防作战车辆,对故宫文物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保护。”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一分队副队长郑浩向《方圆》记者介绍。
2013年,故宫在全国文博单位率先全面推行“禁吸烟、禁卖烟、禁灶火”,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带头执行,指战员全体禁烟,将“煤气灶”改成“电热锅”。这些措施虽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指战员们为了故宫的消防安全,心甘情愿做出了生活上的“小牺牲”。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蔡瑞感慨新时代十年间队站也发生了巨变。他告诉《方圆》记者:“早年间故宫中队流行一个顺口溜,‘吃饭睡觉一间屋,洗澡要去二里地,一张光盘看三遍,洗个衣服晾四天,执勤安保一整年’。如今,在故宫博物院和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支持帮助下,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有了自己的饭堂,洗澡也不必再去二里地外的慈宁宫。虽然洗漱有时候仍然需要错峰用水,但整体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
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四年来,故宫特勤消防救援站实现了故宫“零起火、零冒烟”,实现了党的二十大、建党100 周年、国庆70周年、历年全国两会等重大消防安保“零失误、零差错”。
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黄周华说:“从现役时期的‘橄榄绿’,到现在的‘火焰蓝’,变的是制服颜色和称谓,不变的是我们忠心向党、竭诚为民的本色。3.7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我们担负着维护首都功能核心区消防安全稳定的重要任务。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接续奋斗,切实履行好为党中央站岗,为人民群众守夜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