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2023-01-15李妍徐莹刘万年
李妍,徐莹,刘万年
1.通榆县中医院,吉林 白城 137200;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21;3.通榆县永青乡卫生院,吉林 白城 137200
0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交流网发达,人们获得健康、医疗相关知识也比既往容易得多,这意味着在大众心目中,已经很容易形成对疾病乃至治疗手段的客观印象。基于此原因,在疾病治疗的中、西医选择上,大众自发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西药药性强烈见效快,但大部分针对表观症状,并不解决根本问题,也伴有不良反应。相比于西药的凶猛,中药药性则略显温和,见效可能不及西药,但能治本。在中医中,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气机调畅又决定情志变化、津血运行、脾胃运化等机体正常功能,与人体其他脏腑密切相关,若肝失疏泄,则肝经不畅、肝气郁结,就易致脏腑疾病,比如:脾胃运化仰赖肝气条达,若肝气郁结,则横逆犯胃,运化失司,可致消化能力下降;肝脉布胁肋,上注于肺,肝肺二气上下阴阳升降,共同维持气机与血运正常,若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犯肺,则肺失肃降,可致咳嗽、肋痛、咯血等症状;情志以血运为基本,若肝失疏泄,则气血不调,影响情志[1]。由此可证明,许多内科疾病均或多或少与肝气郁结相关,而柴胡疏肝散作为常用的经典理气药方,可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对于以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的中医内科疾病,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通过资料查阅,本文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内伤咳嗽及严重的情志失调这三类疾病作为代表,设置实验对比柴胡疏肝散与常规西药在规定疗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优劣,为今后中医临床工作提供资料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的实验对象均筛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0月到本院就诊、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相关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气郁结症状表现,参与本实验的患者均签署了实验内容的知情同意书,并表示配合[2]。根据入院先后顺序为标准进行随机分组,排除重大其他合并疾病,筛选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3例、内伤咳嗽患者38例、严重的情志失调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人数相同的同疾病患者,分别作为对应疾病实验组和对照组。胃、十二指肠溃疡实验组43例包含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40.28±4.29)岁,胃、十二指肠溃疡对照组43例包含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76±3.16)岁;内伤咳嗽实验组38例包含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82±3.76)岁,内伤咳嗽对照组38例包含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99±4.51)岁;严重的情志失调实验组45例包含男2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4.79±5.12)岁,严重的情志失调对照组45例包含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龄(46.24±3.90)岁。以上每种疾病内部的实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间比较并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计对比效果良好。
纳入标准:①所筛选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内伤咳嗽患者、严重情志失调患者,皆在2019年1月-2020年10月这段时间来本院就诊,在医院留有完整档案;②经临床诊断,确定这些患者伴有以上这些疾病,符合参与研究的标准;③这些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内容、流程和时长,表示愿意主动配合相关医师展开相关工作,与我院签署《研究同意书》;④有自理能力,可以进行正常对话。
排除标准:①伴有重大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③参与研究前一个月接受过相应治疗的患者;④生活不能自理、妊娠、瘫痪患者;⑤存在恶性肿瘤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⑥拒不配合医师开展相关工作的患者;⑦存在家属质疑与阻挠研究正常开展的患者。
1.2 方法
(1)主要治疗方法:虽说对照组和观察组所面对的患者大同小异,但是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三种疾病的对照组均予以相应疾病的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来进行,医师负责叮嘱患者每日按时服药并询问服药后的状况,做好相关记录。而实验组均以中药柴胡疏肝散为基础进行治疗。柴胡疏肝散基础方剂为:醋柴胡和醋炒陈皮各6g,麸炒枳壳、川芎、白芍、香附各4.5g以及炙甘草1.5g,研磨成末,加水冲服,每日一剂,所有实验组患者根据病症及具体病情进行方剂的加减辨证后再行服用,服用方式和每日服药频次不变。为保证其他因素不对临床药物治疗效果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所有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以及非药物治疗如饮食、运动等治疗,均保证尽量相似[3],避免对研究结果产生负面干扰,从而提升研究结果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2)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治疗:对照组西药治疗具体可为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枸橼酸莫沙必利促进胃肠蠕动,硫糖铝保护黏膜,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常规三联或四联治疗。实验组的加减辨证:如出现舌淡伴瘀斑且有呕血、黑便等血瘀证症状的患者,在柴胡疏肝散基础上增加生地榆、白芨、白茅根、大小蓟、赤石脂、禹余粮、胡索等以疏肝和胃,凉血止血;如出现舌紫苔白、气急腹痛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方剂上增加郁金、木香、川楝子、荔枝核以疏肝理气,止痛;如出现舌红苔黄、腹痛喜按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可选择增加黄连、白术、大黄、石膏、天花粉、知母等药以疏肝和胃,清腹泻热。
(3)内伤咳嗽的治疗:对照组西药治疗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及用量,主要为氨溴索雾化吸入以化痰、头孢等抗生素抗菌治疗。实验组的加减辨证:如有性情急躁的患者,可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增加百部,紫苑,冬花,白前,甘草,桔梗,半夏,陈皮,旋复花,以舒肝清肺,化痰止咳;如有咳嗽伴有胸痛情况的患者,在基础方剂上增加郁金,旋复花,白芍,延胡索,百部,紫苑,冬花,甘草,桔梗,白前等药,以止咳化痰,清肺理气;对于舌苔黄腻、痰浓呈黄色黏稠状的患者,可增加贝母,陈皮,半夏,知母,黄芩,以清热化痰,舒肝清肺;对于有舌红少苔、干咳少痰或痰出不爽、咽喉干燥等症状的患者,则需增加麦冬、沙参,知母,百合以疏肝清肺,滋养肺阴[4]。
(4)严重的情志失调的治疗:对照组西药治疗也需根据病情来调节,可用的选择有盐酸马普替林、多塞平等抗抑郁、焦虑治疗,艾司唑仑镇静抗失眠治疗等。实验组的加减辨证:一般柴胡疏肝散适用于严重的情志失调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心气焦躁等症状的患者,以上症状为基础,主要分为虚实两证,如出现舌红苔薄黄或腻,脉象弦数等实证状况的患者,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方剂上,可予以天麻,钩藤,黄芩,栀子,石决明等药物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如出现舌淡苔白、脉象沉细等虚证状况的患者,可在基础上增加木香,白术,当归,生姜,大枣等药以疏肝解郁,滋阴潜阳。
(5)观察项目:以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主要观察目标,治疗疗程为1个月。以患者治疗后,相应疾病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恢复正常为治疗显效;症状、体征缓解,辅助检查指标好转为治疗有效;若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恶化,则认为治疗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以治疗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来进行计算。
1.3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数据对比均采用χ2检验的数据统计方法,来验证数据差别的统计意义,在软件SPSS 21.0中进行操作,根据χ2值得出P值,若P<0.05,则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明确。
2 结果
2.1 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结束后,分别采集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将其整理为数据,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别并不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显效的例数较多,详见表1。
表1 胃、十二指肠溃疡实验、对照组疗效[n(%)]
从表1中不难看出,实验组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更具有效性,虽说优越性不算明显,但是依旧可以印证这点。实验组显效患者为29例,比对照组多出9例,而有效患者为10例,比对照组患者少7例,但是在无效患者中,比对照组的6例少2例,所以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占据一定优势,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7%。也充分表明了实验组采取的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疾病中的运用更具价值。
2.2 内伤咳嗽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整理数据,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偏高,差异有明确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有1例无效,显效的病例数也较对照组高,详见表2。
表2 内伤咳嗽实验、对照组疗效[n(%)]
从表2中可看出,实验组的38例内伤咳嗽患者中,有21例患者为显效治疗,比对照组多出5例,有16例患者为有效治疗,比对照组少1例,有1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比对照组少4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7%,远超对照组的33%,表明实验组所采用的方法在治疗内伤咳嗽患者中更具优势,可以增多病情好转的患者例数,从而造福于内伤咳嗽患者人群,表明柴胡疏肝散在内伤咳嗽患者人群中有较大使用价值。
2.3 严重的情志失调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整理数据和对比数据,发现严重的情志失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另两种疾病偏低,均不到90.00%,但本组内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有明显的增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严重的情志失调实验、对照组疗效[n(%)]
从表3中不难看出,在实验组的45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治疗为显效,而在同样有45例患者的对照组中,仅有25例患者治疗为显效;有效一栏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少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为10例;在无效一栏中,对照组例数明显超过实验组,对照组有10例,实验组有5例,两组相差5例;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为40%,对照组为35%,差异十分显著。从以上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实验组在治疗严重情志失调的患者中,同样展现出了它的优越和价值,可印证柴胡疏肝散在治疗严重的情志失调患者中具有突出成效,值得被肯定,所以可以在临床中更大力度的推广和使用。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但是,每一位患者的共同愿望就是用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彻底去除病患,恢复健康。事实上,现在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需要患者长期的关注和治疗,而专业医生的指导与帮助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治疗成为许多患者首选的治疗选择。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古方,最早出自《证治准绳》卷一引《医学统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为基础方,有疏肝理脾的功效。其中,以柴胡为君,可调畅肝气,疏解郁结,以香附、川芎为臣,香附可疏解肝气、理气止痛,川芎可解郁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可助柴胡之效,佐以陈皮与枳壳,二者相伍可理气行滞调中,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可达到疏肝理气止痛之效。临床中多用于慢性肝炎、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在中医内科较为多见,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效,因此本文用其作为实验组治疗的基础[5]。
为充分表明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临床运用的效果,本次纳入了研究对象。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计86例,内伤咳嗽患者共计76例,严重的情志失调患者共计90例,让大量的患者数据来彰显本次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此同时,将不同类型的患者以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种疾病患者在不同小组分别有43例、38例和45例,最终对比每组患者在治疗不同疾病上的有效率。
胃、十二指肠溃疡通常表现为与进食相关的规律性腹部疼痛,伴或不伴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在中医上被称作“胃脘痛”,虽病变呈现在胃及十二指肠部分,但病机却与肝、脾关联,通常认为该病的疼痛主要来自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情绪抑郁导致肝气郁结,两者综合决定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柴胡疏肝散在对该病的治疗上恰如其分,只要根据伴随症状在原方上相加减,即可得到不错的疗效,本研究中实验组达到了90.70%的总治疗有效率,也证明了本方的功效,但疗效差别与西药并不明显,考虑可能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相关,柴胡疏肝散虽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但其抗菌功效未明,在这点上可能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
内伤咳嗽的治疗上,柴胡疏肝散的效果就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分析其原因,在于内伤咳嗽虽病于肺部,但病因可能在于肝火犯肺。肝与肺以经络相连,肝经循行,肝气升发,肺气肃降,两者是相互制约与协调的关系,若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灼伤肺阴,就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木火刑金”的症候,如咳嗽、咽喉干燥、胸胁疼痛等。西医常规的止咳、化痰、平喘治疗只能从表面上缓解症状,但因本病在肝,所以咳嗽极易复发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柴胡疏肝散的疗效更佳。
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工作家庭压力,导致很多人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体现为严重头痛、失眠、心慌、疲倦等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中医讲“七情皆使人病”,长期的情志抑郁必然导致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导致肝郁气滞,郁久化热,出现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又或舌边红。故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减运用,疗效甚佳。但情志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适当给予心理干预。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不及西药的药性猛、见效快,但是在治疗一些肝气郁结疾病中依旧具有突出成效,这是无可否认的。柴胡疏肝散在以肝气郁结症状为特点的中医内科疾病中,对比同类疾病的西药治疗,效果总体偏好,且在实验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有保障,可以让患者放心大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