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2023-01-15李文秀郭巧云陈红亮
李文秀,郭巧云,陈红亮
(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随后,全国开启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高校课程的实践探索。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思维等巧妙的融入专业课程中,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化学专业(师范类)承担着培养新时代教师的重任。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化学课程论作为化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化学学科教与学过程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本门课程适合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的载体。下面,笔者将以化学课程论中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一课作为教学设计案例,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探讨将课程思政与师范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1 学习目标设置
教育的目标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要始终围绕教育的目标来合理设置,即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素养层面进行设置。
1.1 知识层面
(1)学生了解教学情境及其意义;
(2)学生掌握教学情境设置的方法;
(3)学生理解教学情境设置时需注意的问题。
1.2 技能层面
(1)学生通过观看两种教学片段,观察对比得出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研究的能力。
(2)学生通过学习教学情境设置的方法,获得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设置教学情境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学生通过运用设置教学情境的方法,总结设置教学情境时需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3 素养层面
(1)学生通过了解教学情境及其意义,增强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设置教学情境的知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进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教育事业。
(3)通过学生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体验教学情境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正面思考,积极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课程教学设计
2.1 课程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皮亚杰也曾经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3]。可见,新课引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情境创设是课程导入的一种方式。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以中学“燃烧的条件”一课为例,通过呈现同一教学内容的两种导入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教学情境的概念及其意义,使学生把创设教学情境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进而内化为理论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导入一:同学们,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燃烧的条件知识。
导入二:投影两幅图片,图片内容分别是:
(1)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
(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组织袭击而失火倒塌。
让学生观察、联想,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教师聆听学生的各种议论,并助以手势或眼神或语言给学生鼓励,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然后和学生一道归纳、整理出火的两面性。[4]
以上中的思政元素是神六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与美国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失火倒塌,通过两幅图片及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2 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在新课伊始创设情境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情境创设。
2.2.1 从与生活的结合处入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缩小学生的认知与课本知识的差距,进而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乐学、爱学、愿学。
例如:在讲到“水的净化”一课内容时。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社会小调查,并要求学生分组调查及拍摄身边的污水图片;课堂上,要求各组分别汇报调查结果,并谈下感想;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同时,播放学生拍到的各种污水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水是我们生存必须的物质,水体污染将会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引导学生思考污水处理的问题,进而引出水的净化。
以上体现的思政元素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体验生活中的水体污染情况及其危害,进行体验式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明白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自觉践行节约水资源,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上可穿插进黄大发的故事,学习他敢于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
2.2.2 从与社会的结合处入手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化学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故可以从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能源问题等方面入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到“乙醇”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最近的新冠病毒肺炎为素材,讲解乙醇作为重要的消毒剂在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拓展讲解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人员都在为祖国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是疫情期间人们团结在一起的抗疫精神、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无形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
2.2.3 从提出问题入手
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
例如,硫酸是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在讲解硫酸内容时,可由二氧化硫氧化得到,而二氧化硫是环境污染物,同时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等。若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将导致全球环境污染,那么怎样检验工业废水中是否还有硫酸根离子呢?请思考以下问题:①如何检验无色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②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③硫酸钡不溶于盐酸,而碳酸钡,亚硫酸钡均可溶于盐酸,为什么? ④当未知试样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可以证 明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吗? ⑤怎么正确地检验未知试样中含有硫酸根离子[6]
以上中的思政元素是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意识到二氧化硫,硫酸等含硫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2.4 从认知矛盾入手
新旧事物间的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迫切的想解决事物间的矛盾,从而迫使学生重构认知,不断内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解分子的性质时,开篇呈现给学生50加50不等于100的算式;讲解钠及其化合物时,产生滴水生火的奇观。这些例子颠覆了学生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同时,无形中训练了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以上中的思政元素是通过实验的开展,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思维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意识。
2.2.5 从史料入手
化学史,就是化学科学的发展史,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其中包括各种理论、应用创新过程,化学家为真理奋斗的精神[7]。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利用史料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知识的产生、应用和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
例如:在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有关规律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789年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提出的,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869年历经8位化学家之后,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之间排列和分布规律,制作出第一张现在通用的元素周期表,并大胆预测未被发现的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之后又经历了20多年,5位科学家陆续发现新的元素,并且相应的印证了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困难,不断学习,不断思索,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勇于创新和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以上中的思政元素是科学家们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敢于大胆猜想、假设、并验证,勇于探索和尝试,不怕失败、不怕吃苦的精神。
2.3 创设教学情境需注意的问题
经过上述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方法,在课堂中运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全面性和全程性。全面性体现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其目的不仅仅只是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高尚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程性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全程性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使教学情境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真实性和发展性。创设的情境必然是真实存在在生活中的,应使学生如临其境真实的感受到,才有感同身受的认识,也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应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创设的情境不应只满足解决一个问题,应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既解决眼前的问题,又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情境创设要具有适时性和合理性。在教学中若是生搬硬套的设置教学情境,可能使教学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情境创设目的是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体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学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生活实际,才能创设出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情境。
情境创设注意人文教育素材的挖掘。化学教学属于理科教学范畴,而理科教学大多只重知识传授而轻人文意蕴,使得学习者在接受科学知识时,感到枯燥而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挖掘人文素材,并将其巧妙地注入课堂,这样才会使构建的教学情境更丰满、生动。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绪言课中,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在讲到钠及其化合物时,可以介绍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先辈们创新精神,敢于担当,伟大奋斗的精神等,通过对这些人文素材的挖掘,使得理科课堂有血、有肉、有灵魂,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上中的思政元素是创设教学情境时挖掘人文教育素材,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奉献国家的精神,从而教育学生着眼当下,珍惜时光,增长知识,不懈奋斗的理念。
3 结 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应该同各门课程同向同行,使课程思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等教育阶段,也应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推进思政课融入专业课程中的建设,促使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