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与探索*

2023-01-15冯馨乐

广州化工 2022年14期
关键词:高分子育人思政

于 智,冯馨乐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42)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及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更要突显价值的导向作用,达到既“教书”,也“育人”的效果,这正是“课程思政”的内涵。

针对“课程思政”新视域下的《高分子化学》授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高分子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把这门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相结合,并碎片化地做到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实现立德树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不仅掌握高分子化学这门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更要领会教师育人的思想精髓。这是新时代知识传播途径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涉及到方方面面,高分子化学理论汇聚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其中可以汲取的“思政元素”更是非常丰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随着知识点的讲解,对“思政元素”需进行整理和融入,将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1 抗疫专题——疫情中的高分子材料,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020的早春春寒料峭,也正是防疫抗疫任务最为艰巨之时,大家最需要最有力的预防武器就“口罩”,口罩中的材料正是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因此,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第一讲决定从口罩入手,开展抗击疫情的专题讲座——“疫情中高分子材料”。专题讲座从战“疫”过程中闪现的高分子材料的讲起,如医用手套是由天然乳胶、丁腈橡胶、聚氯乙烯等材料制造,面罩和防护目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制造,一次性防护服和医用口罩中用的熔喷布和无纺布是由聚丙烯制造等。首节课程讲述从身边的高分子材料讲起,深入浅出,从实际出发,将科研成果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敢说真话的钟南山院士、语出惊人的张文宏教授,他们敢说真话语出惊人的基础支撑就是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和拥有丰富本领域的专业知识。

多虚不如少实,从实际出发,将疫情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疫情下的高分子材料”使学生认识到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教育学生严谨细实、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同时结合防疫过程中全国人民和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众志成城,志存高远、精益求精、临危受命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启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高分子科学发展到今天,凝聚了无数中外科学家的智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更在国民生产中彰显着巨大魅力。课程讲述中用生动的画面和视频展示高分子材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从身边的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切身体会到其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2]。如第一章的教学内容主要讲授高分子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分类与命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聚合反应分类及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等范畴。特别是讲到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时,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也在不断涌现,同时它的发展趋势正逐步向智能化、仿生化和高功能化发展,通过介绍我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瓶颈,一些“卡脖子”的高分子材料得到通过科研团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一些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激励学生树立创新创造思维的科学精神品质,明晰肩上所担负的强国重任。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国家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发展的战略布局,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形式、区域特色和发展机遇,并契合学生关心的就业、考研等话题, 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通过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们深知只有勤学苦练不断拼搏进取,才能如有源之水一般不断的进步。此外,同学们在刻苦学习个人获得丰厚回报的基础上,还要放眼四海,胸怀祖国,把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钻研什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新时代青年的称号,才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3 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任何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通过科学家艰苦努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深入挖掘、提炼高分子材料领域科学家的科研过程、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可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将重要科学成果的研发过程、科学家的励志故事与相关知识点有机结合。我国的高分子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80年代初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在这三十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高分子科学家。例如我国高分子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葆仁先生,他爱党、爱国、爱科学之心终生不渝,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立之初,毅然选择了处于发展初期的高分子化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临危受命,带领课题组完成了聚己内酰胺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研制和工业化生产这两项军工任务,首次在我国试制出第一根尼龙6合成纤维和第一块有机玻璃[3],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科学家何炳林老先生携带二乙烯苯归国,成功合成出“苯乙烯型强碱201树脂”,又成功从贫铀矿中提取出达光谱纯度的浓缩核燃料“铀—235”。为我国原子能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创了我国离子交换树脂领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中国科学家的光荣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严谨求实、追求卓越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品质。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勇于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有源源不断的高分子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地刻苦钻研,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才能有能力更好地去服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努力做出更大的成果贡献给国家和人民。

4 由高分子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导入“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

我们高分子材料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的高分子合成工业也发展迅猛,目前我国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年产量在世界上为:合成纤维第一名,合成塑料第二名,合成橡胶第四名。单从合成高分子三大材料之一—合成纤维中可以发现,如中国石油化工等公司完全拥有这类高分子材料中的知识产权。从最近十年世界500强企业前十名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欧美等国化工行业的竞争力依然较强,但异军突起的中国化工企业在世界的地位快速提升,拥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二是目前的情况,国家倡导经济双循环,化工行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到2020年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随着中国的化工企业在国际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的发展扩大,我们已经开始超过传统的欧美化工企业,我国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速度让世界震惊[4]。这些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是我们最大的确定性,也是面对未知、迎接挑战的信心之源。

“四个”自信的植入。一是道路自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富民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是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三是制度自信,全民所有制是我国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制度自信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上的。四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只有社会注意才能救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5 将绿色发展理念与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承担责任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高分子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巨大不言而喻,现今的高分子材料也越来越向绿色智能化发展。但是,高分子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同样暴露出危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在高分子材料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伴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如白色污染、装修污染等。

在讲解聚合实施方法如溶液聚合时,引导学生在原料、溶剂、工艺路线及添加剂等的确定和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同时要全面考虑原材料的挥发性,输送过程的安全性,贮存的可靠性,“三废”的妥善处理,原料的回收等等,都要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时,设计工艺流程及工艺配方时,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结合目前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可逆危害、社会开展垃圾分类的热点,培养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明确历史担当,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都要建立在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基础之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科技的引领。

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从根本上和源头上杜绝或防止污染的产生,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化学背后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实现统一,引导学生去探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加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同时运用课程所学理论积极思索或发掘有利于节约化学资源和能源及绿色环保的项目,认识到倡导和实施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加强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个人的实际行动中[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应向学生传授专业领域的知识、技巧与方法,也要为学生的前进道路指明方向。教师“传道”的责任高于“授业”和“解惑”,要把教师育人水平的提高落实到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的增强上来,从而使得课程思政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可持续发展。总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掘《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任课教师既要把握住思政教育的内涵,又要将教书育人内化于心,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有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有效实现为社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高分子育人思政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分子防水卷材检测中的问题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取得进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