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探索
2023-01-15苏婷,宋浩
苏 婷,宋 浩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a.艺术设计学院;b.计算机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0 引 言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于2006年5月20日经教育部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在2015年11月进行了修订,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这9个部分涉及到学生日常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每一个部分均可以依托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完成,可见主题班会是连接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大学中的班级其实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社会,因此教师班级管理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感与互动性,增强学生的社会属性。
1 班会、主题班会与体验式主题班会
《教育大辞典》[1]中,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并解决班集体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治自理能力,形成巩固的班集体”。传统的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班同学均需参加的会议或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指导的重要方法,又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解决、处理班级矛盾,开展各项活动的常见形式。
关于主题班会,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主题班会是一种组织方式。它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集体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还有的学者认为:“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任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主题班会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主题班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分享、探讨、总结的过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课堂,对辅导员、班主任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主题班会以辅导员、班主任的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许多学生认为主题班会比较无聊,导致主题班会失去了连接学生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桥梁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院校从主题班会应发挥的本质作用出发,积极探索班会召开形式的创新,体验式主题班会应运而生。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由教师、学生共同设计活动,用团体活动的方式来组织班会,学生在体验式主题班会中主动参与、获得体验、积极分享、提升感悟的一种特殊的主题班会形式。”[2]体验式主题班会根据既定的主题,以感受游戏和多种体验活动为主要方式,给学生们提供模拟的情景体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促使他们在班会活动中学会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继而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 传统主题班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主题内容与开展形式过于单一,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脱离
传统的主题班会是根据学校的学期计划来进行的,一般来说每个学期内应该召开的班会主题在学期初就已经计划好,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班会主题过于陈旧、保守,与当下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不一致、不相符的情况。学期计划中的主题多为诚信教育、安全教育、禁毒防艾等老生常谈的内容,每个学期的主题又具有重复性,使学生因主题无法与切身感受相呼应而丧失对主题班会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主题教育相关学习材料内容重复、更新缓慢,不够与时俱进,不能够与当下的时事热点相结合等问题。
2.2 时间安排不足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琐碎与繁杂,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主题班会的准备工作。此外,辅导员虽然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单独谈话,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个性问题归纳分类,难以聚焦在同一个合适的主题中。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各个行政部门在发挥部门职责时又都希望将相关的政策条例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全方位地宣传教育,这就导致辅导员除每学期计划的应开展内容外,还有许许多多临时通知的主题班会需要开展,主题班会的开展从计划层面不能做到统筹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加之一些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对主题班会重视程度不够,只重视“出成绩、出亮点”,对学生日常工作的要求仅限于不出事即可,主题班会能开即可,不在乎是否达到了育人的目的,也不关心主题思想是否深入学生心中。
2.3 “填鸭式”的被动灌输
布鲁纳·罗杰姆在《教育过程》[3]一书中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需要切实地从思想层面指导转化为日常生活实践,单单只是在理论层面灌输,辅导员(班主任)再怎么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依旧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强制的被动灌输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愈发不配合、不参与班级活动。
2.4 学生话语权的缺失
一般来说,在主题班会中,话语的言说主体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两大群体。问卷调查显示,班级大部分学生在班会中几乎全程保持沉默,没有任何语言上的参与感。由于传统的主题班会一般在日常教学活动实施的教室开展,学生会有一种依然在课堂中上课的错觉。而课堂作为充满规训的一个场域,学生的话语权不可避免地受到约束。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班集体作为一个“小社会”,起着班级学生的交流、沟通与成长的作用,言语在其中发挥了极大作用。而教师从学校制度中获得了长期的话语主导权,这种惯性会持续作用于以课堂教学教室为主要场所开展主题班会的班级。
3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意义与优势
著名的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 “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的形式形象地显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够达到的不同的学习效果。其中位于金字塔底部的第二种是“实践”,属于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可以达到75%。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体验式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互动性、体验性,以游戏感受、体验参与、分享交流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进行的主题教育,在提升教育引导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此外,这种模式通过给学生创设自然合理的情境,能够最大程度调动班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表现自己,获取知识与经验,从而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主动控制,形成一定的自我调控意识,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体验式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增进了解,但是辅导员与班主任有时并不一定是所负责班级的授课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开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采用体验式主题班会,丰富了班会形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与互动性。
4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笔者利用问卷星网站,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在籍在校的744名学生(包含3个年级、不同学院与不同专业)进行了主题班会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个班级每个学期大概召开5次以上的主题班会,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教育、学业就业指导及班级管理等多个方面。40~60 min 的班会多以班委或者教师主讲的方式开展,其中90.05%的学生认为召开主题班会很有意义,80.11%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在班会中充当引导人的角色,而不是主讲人。93.01%的学生认为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主题班会只能获得一点收获,比较无聊乏味。由此可见,主题班会的形式亟需改进和丰富,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主题班会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积极的心理体验及课堂体验。
4.1 主题设置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4]。因此体验式主题班会的主题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辅导员在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时,可以以“我的一天”为主题,从学生起床开始能够接触到的校园安全隐患,进行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梳理;或者请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易班、QQ群等平台进行投票,人气最高的话题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在给予学生自由挑选的同时,一定要把好政治关、坚持三全育人宗旨,杜绝出现反人类、反社会等类似的主题。
4.2 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与新颖的场地,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可以根据主题,带学生体验不同的校外场景。如红色教育主题,可以把主题班会开在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知识、感受知识,进而内化于心,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主题作用;另外,还可以从丰富班会形式着手,如根据主题请班级学生排演情景剧,分享感悟、开展辩论,使用翻转课堂,让他们成为班会的“主角”。
4.3 巧妙的主题名称,提升学生的兴趣
辅导员在设计主题名称时,既要突出主题内容,又要有趣味性与新颖性,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诚信考试的主题,目的是要创建良好的考风,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平台。传统的主题班会一般只会设计活动主题为“诚信考试”或“严肃考场纪律”;但体验式主题班会秉持着通过有趣的题目吸引学生参与的原则,可以创设“君子爱分,取之有道”的班会主题。这样既兼顾了班会的内容宗旨不变,也提升了学生对班会的兴趣。
4.4 突出学生话语主体权
在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中,学生应该是班会的主体,而不应是被动的客体。因此,主题班会的设计可以先从学生轮流做主持人做起,由学生根据既有的主题设计环节,辅导员从传统的主导者转为聆听者与参与者。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召开提升自我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和辅导员的角色互换,使学生更好地体谅与理解老师日常学生工作的不易。
4.5 体验式主题班会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班级团体辅导的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对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团体辅导指的是一种系统性的辅导,通过运用团体的情景,设计出活动内容,强调的是辅导的预防性与发展性功能。辅导员可以利用团体辅导的共情、专注、倾听等多种专业技术,来辅助完成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开展。例如在班会进行中,教师需要时不时露出微笑,与学生交流时语气轻柔;可以根据学生言语的内容及时给予一些积极回应。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师观察与回应个别学生时,不能忽略整体学生,要能够统筹整个班级的状态。这样,体验式主题班会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照顾学生们在班会中进行主持或发言时的心理畏难、害羞、胆怯等情绪,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5 结 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学生能够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多种信息,但涉世未深的他们无法及时、快速、准确地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判断与筛选,极易被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辅导员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此,利用体验式主题班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德育、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积极教育与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辅导员要提前做好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工作,选取合适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寻找到更能凸显主题的场所,斟酌言语表达,最终触动他们的内心,引发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逐渐融入班集体中,从而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实现学生主导班会的良性循环。
体验式主题班会采用丰富多样的班会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理的驱动下,通过感官感知、潜移默化地接受班会主题教育的内容。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深刻,感受深刻才能产生思想上的改变,才会在行动上有所体现。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对不断提升主题教育的育人深度、育人实效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