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而无畏为大勇

2023-01-14善俊

小读者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晋灵公太史无知者

善俊

相比于“无知者无畏”,“知而无畏”更难能可贵,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鲁迅先生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无畏一定是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困难,却仍然敢于迎难而上。因此,真正的无畏才是“大勇”。

《左传》当中记载了两则很有趣的故事。一则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之后齐国的史官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知道后大怒,杀了太史公。那个时代的官吏由家族世袭,太史公的两个弟弟也如实记载了崔杼弑君的事,最终,他们也都被崔杼杀了。

崔杼接着用恐吓的方式暗示太史公的三弟太史季:“你在我的事迹上面加个‘弑君会丢了性命,你知道吗?”见太史季没有任何反应,崔杼就直接挑明,要求将齐庄公写成病亡。太史季却回答:“秉笔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崔杼无可奈何,只得放了他。

另一则写的是晋国的晋灵公即位后昏庸无道。当时的相国赵盾权倾朝野,一心想恢复晋国的霸业,晋灵公几次设法想除掉赵盾,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赵盾藏起来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就传出了他的堂弟赵穿把晋灵公杀了的消息,于是赵盾返朝,拥立晋灵公的叔叔为王,这就是晋成公。

赵盾很想知道舆论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当时晋国的太史令董狐找来,询问他有关情况。董狐把自己做的笔记都交给赵盾看,上面赫然写着“赵盾弑其君”,而且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大新闻,当时晋国上下甚至别的诸侯国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赵盾非常气愤,质问董狐说:“你什么时候见我弑君了?你们这些史官怎么能给我扣一顶这么大的帽子呢?”董狐面无惧色地回答:“你身居相位,曾经逃亡却没有出国境,回来后继续当自己的相国,却又不惩办杀害君主的凶手,而是任其逍遙法外。这不是你的责任吗?还有谁有这么大能耐担这个责呢?”赵盾听后只能叹息。孔子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还表扬董狐:“他做的没有错,是一位好史官,根据事实秉笔直书而不加隐讳。”

齐国的四位史官以及晋国的董狐都能直面恐吓和危险,明明知道这么做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却依然能够不害怕、不退缩,不逃避自己作为史官的责任,这便算得上是“知而无畏”了。后来,南宋的文天祥还在自己写的《正气歌》里提到了这两个故事:“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有句古话叫作“无知者无畏”,意思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了。就好比“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因为自己强大,而是不知道老虎的凶残。细细想来,相比于“无知者无畏”,“知而无畏”更难能可贵,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鲁迅先生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无畏一定是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困难,却仍然敢于迎难而上。因此,真正的无畏才是“大勇”。

就好比在疫情中迎难而上的那些“最美逆行者”,他们明知道有危险,却依然能够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毅然决然地奔赴抗疫前线,坚守岗位,守护人民群众,这就是真正的“大勇”。

(常鑫摘自《团结报》,有删改)

猜你喜欢

晋灵公太史无知者
智珠2则
刀口
三周的救赎(二)
太史笔
无知是这个世界的皱纹
荀息勇谏君王
人可以不博学,但决不能无知
行骗
无知是这个世界的皱纹
危于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