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没有耳朵,能听懂音乐吗

2023-01-14冯智

小读者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声波气孔花瓣

冯智

声音是传递信息、表达情绪的重要载体。动物可以听见声音,根本原因在于声波传入耳内,刺激听觉神经,之后经过耳蜗将声波传到大脑皮层。可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在植物体内找到类似可以接收声波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换句话说,植物没有“耳朵”。那植物还能对声音产生反应吗?

首先,了解一下植物和音乐的关系。早在1983年,科学家们就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给番茄戴上耳机,然后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出人意料的是,番茄重量大大增加。这个神奇的发现吸引了各国学者。不仅是番茄,科学家们也在水稻、花生、甜菜等一系列植物中用音乐做了类似的实验,发现给植物听音乐确实可以提高产量。

除了音乐,对于其他声音,植物有敏锐的分辨能力吗?科学家们为此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对650种以上的花朵的花瓣进行详细记录,分析花瓣对蜜蜂发出的嗡叫声和背景声的反应有无不同,同时测量花蜜的产出。研究者选用的背景声是风声和雨声。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可以通过花瓣感受到蜜蜂靠近时翅膀发出的声波,同时,花蜜中的糖浓度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结果,研究者表示,花朵的表现似乎说明了一个道理:它们不仅能感知声波的振动,还能做进一步的区分。与此同时,花朵的形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启示:呈碗状的花朵可以更好地捕获声音。

如果说植物有捕获声音的能力,甚至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那么音乐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促进植物的生长呢?众所周知,植物的叶子和花瓣上散布着众多气孔。气孔作为“出入口”,参与植物与体外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过程。科学研究发现,当播放音乐后,音乐经过空气传导产生的声波含有一定的律动。声波振动会影响气孔的开合,可以扩大叶子和花瓣表面的气孔。气孔开放到一定程度,一方面能幫助植物提升二氧化碳的吸收水平,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质的产出;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更多能量,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

当然,一味增加音乐时长不一定是件好事。研究表明,如果用每隔6秒的节奏对植物进行音乐刺激,那么植物的脉冲在20分钟后会与节奏趋于一致。但是如果音乐连续播放1个小时以上,植物的脉冲会失去原先的规律,甚至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好的影响。此外,植物欣赏乐曲有自己的韵律,最好用100赫兹的低音效果。

在音乐类型方面,植物也有自己的偏好。相比而言,韵律优美的乐曲更容易受到植物的青睐,比如巴赫和贝多芬的古典音乐。

由此可见,植物确实能对音乐做出反应。更重要的是,给植物听点它们喜爱的音乐,还可以让它们的长势更好。

(王传生摘自《5分钟生物课:100个脑洞大开的趣味问答》,

浙江人民出版社,有删改)

猜你喜欢

声波气孔花瓣
玉米叶气孔特征对氮素和水分的响应及其与叶气体交换的关系
某灰铸铁汽油机缸体电机面气孔的解决探讨
KD490: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爱的声波 将爱留在她身边
花瓣报
声波杀手
自适应BPSK在井下钻柱声波传输中的应用
月光花瓣
“声波驱蚊”靠谱吗
天上的花瓣雨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