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血液的调查分析及应用研究

2023-01-14余培琼黄小毅黄钜明陈雪英李结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溶血性效价献血者

余培琼 黄小毅 黄钜明 张 琦 陈雪英 李结敏

广东省肇庆市中心血站,广东肇庆 526000

不规则抗体多为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通常人体血液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但作为机体的防疫机制,红细胞免疫可以通过输血、药物制剂等的免疫刺激产生不规则抗体[1-2]。当血液中含有不规则抗体时极易引发免疫性溶血输血反应,虽然我国正常人群血液中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概率较低,但患者输注不规则抗体可能会引发致命危险[3]。为了降低输血反应,国内外越来越重视无偿献血工作中血液不规则抗体的筛查[4-5]。为了提升临床输血安全,本研究一方面对肇庆市无偿献血过程中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进行了筛查,建立不规则抗体献血者电子档案,另一方面通过对不规则抗体血液的洗涤制备以及临床应用,验证了不规则抗体血液采取科学处理后可应用于临床,提升血液资源利用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肇庆市中心血站采集的61 700份无偿献血血液样本(2 ml/份,EDTA-K2抗凝剂)为研究对象,献血者资料齐全。标本采集72 h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研究对象资料的收集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规定。

1.2 方法

1.2.1 确定不规则抗体血液样本洗涤方案 取23份

不规则抗体血液样本,每1 U红细胞悬液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150 ml,混合均匀后4℃、3600 g,离心5 min,并去除白膜层和上清液;反复洗涤3次后,再加入0.9%氯化钠溶液,使溶液容量达到1 U或2 U;留取其血清及洗涤红细胞的上清液,并测定洗涤后残留抗体及血清抗体效价,确定该类血液样本的洗涤方案。

1.2.2 不规则抗体筛查 ①留取献血者血液样本,通过微板法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并检测Rh血型;②对于O型红细胞出现凝集、正反定型不符以及RhD(-)的血液样本进行抗体筛查;③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样本应用O型抗筛细胞,并通过抗球蛋白试验、盐水法检测其抗体的分类及特异性。

1.2.3 微板法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①按照微

孔板红细胞凝集法原理,全血标本5 ml/份,质控品QC1和QC2均为10 ml/份,按照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2 min,微孔板采用12×10孔阶梯型,样本通过血型仪自动条码阅读、加样、样本分配以及试剂分配;将血型仪的孵育器温度设置为(30.00±1.00)℃进行样本孵育,孵育60 min后用仪器自带的CCD图像分析技术和电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定,并传输打印结果。②血型检测时每块板检测10个样本,其布局依次是阴性盐水对照REF,抗-D、抗-A、抗-B、Ac、Bc、Oc。③通过SPC、P/C、LIA三个参数判断是否发生凝集,其判定标准如下:SPC<10为凝集,SPC=10为可疑,SPC>10为不凝集;P/C<30为凝集,P/C为15~30为可疑,P/C>15为不凝集;LIA>300为凝集,LIA为100~300为可疑,LIA<100为不凝集;判定是否发生凝集时以SPC结果为主,当P/C、LIA值为可疑时,按照SPC值判定结果,当SPC值为可疑时,由质管科再次鉴定。

1.2.4 抗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盐水法 ①抗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50 μl谱细胞含100 μl血浆,在37 ℃下孵育30 min,盐水洗涤3次,以3400 r/min的转速离心1 min,之后加入50 μl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3400 r/min离心15 s后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出现凝集为阳性。②盐水法:在试管中加入50 μl谱细胞含100 μl血浆,在室温下放置30 min后以3400 r/min离心15 s,离心结束后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如出现凝集则为阳性。

1.2.5 不规则抗体血液的处置 ①将含有不规则抗体的献血者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专门的电子档案,并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分析评估,建立统一标准,设置相应的电脑信息提示,当该类献血者再次献血时可以帮助体检医生判断是否能够献血或延期献血或淘汰。②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阳性血液进行报废处理,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阳性血液按照1.2.1的方法制备成洗涤红细胞,无菌接驳留取样品后通过抗球蛋白法、盐水法检测残留抗体。

1.2.6 合格率计算 洗涤3次后无不规则抗体残留且质量标准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6](GB18469-2012)(以下简称《要求》)的发往临床医院,并追踪应用情况;仍有残留的加洗1~2次后留样检测,如果无抗体残留且质量标准符合《要求》的发往临床医院;如果仍有残留则报废处理。RhD(-)血液可制备冰冻红细胞临床备用。合格率=洗涤3次后抗体残留血液数/进行洗涤处理的血液总数×100%。

2 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血液样本洗涤后抗体残留情况

只含有IgM抗体的23份血液样本按1.2.1流程洗涤后的合格率为91.30%(21/23),未合格的2袋中1袋“O”型洗涤3次残留抗-A1效价为1,洗涤4次后无抗体残留。由此可将1.2.1中血液洗涤流程定为含不规则抗体血液的标准化洗涤方法。具体洗涤后抗体残留状况见表1。

表1 23份未含不规则抗体血液洗涤后抗体残留情况

2.2 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

61 700份无偿献血血液样本中共检出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液44份(0.07%);其中IgM占54.55%(24/44),IgG占40.91%(18/44),IgM/IgG占4.55%(2/44)。见表2。

表2 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

2.3 不规则抗体血液抗体效价、特异性、类型及洗涤效果

44份不规则抗体血液按1.2.1流程洗涤后的合格率为90.91%(40/44),IgM类的合格率为100.00%(25/25),IgG类合格率为73.68%(14/19),IgG/IgM类合格率100.00%(1/1);4份IgG-D类样本不合格,1份洗涤4次后合格,3份洗涤5次后合格,未发往临床应用。见表3。

表3 不规则抗体血液抗体效价、特异性、类型及洗涤效果

2.4 不规则抗体血液处理后临床应用状况

44份不规则抗体血液样本经洗涤后,有11份应用于3家临床机构,应用过程中均未发生输血反应。

3 讨论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在临床治疗与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血液的安全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生命安全[7]。虽然由于血液诊断筛查技术的发展及输血流程的规范化管理,ABO血型不符所引发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明显减少;但由于血液成分复杂且多样,加之患者体质差异,输血过程中仍有发生不规则抗体所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风险[8-9]。研究显示,血液中含有的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新生儿溶血病、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危险因素[10]。进行血液抗体筛查,可以避免因献血者血液中含有不规则抗体破坏输血者红细胞进而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盐水法、微板法、抗人球蛋白法等[11]。目前我国已有的血液抗体筛查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血液的检出率为0.02%~1.51%[12]。而本研究对肇庆市中心血站采集的61 700份无偿献血血液样本进行抗体筛查,结果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07%,与国内血站检出比例相符。近年,由于临床血液诊断和筛查技术的发展和输血流程管理的规范化,ABO血型不符所导致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但由于血液成分的多样性及患者体质的差异,输血阶段仍有可能发生不规则抗体所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了降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风险,加强不规则抗体献血者的管理,本血站建立了不规则抗体献血者电子档案,帮助体检医生判断是否献血、延期献血或者淘汰,可以有效减少血液浪费。

本研究除了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外,还根据筛查结果制订不规则抗体血液处理原则。研究显示,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对输血者的影响与其抗体效价、特异性以及输注量等相关[13]。因为稀释作用,只有在高效价、大剂量输注含不规则抗体的血液时才会对输血者造成不良影响[14]。为了提高输血安全性,一般血站在检出血液含不规则抗体时,会选择将血液报废。但为了提升血液资源利用率,临床一直致力于不规则抗体的开发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可以将含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备成特殊抗体试剂进行稀有血型筛查;或者将血液中的红细胞洗涤后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关于该方面的详细报道较少[15]。用大量等渗溶液对保存期内的悬浮红细胞、全血进行洗涤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可以去除几乎全部的血浆成分和部分非红细胞成分,进而减少不规则抗体对输血者红细胞的破坏[16]。随着不规则抗体血液制备处理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将其制备处理应用于临床是可行的[17]。临床多将制备处理后的不规则抗体血液应用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中[18]。

本研究筛查出的44份不规则血液经洗涤制备处置后,整体洗涤红细胞制备合格率为90.91%,IgM类合格率为100.00%,IgG类合格率为73.68%,IgM类抗体洗涤3次即可符合要求;当IgG类抗体效价<8时,洗涤3次可符合要求,但效价≥8时,需加洗1~2次。这提示1.2.1的洗涤红细胞制备的合格率较高,且IgM类的合格率比IgG类更好。而这或许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具体原因还需深入研究。总的来说将不规则液体洗涤制备后使用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受制备方法、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洗涤后血液可能仍旧有抗体残留。为了保证洗涤后血液质量,需对其进行检测直到检测结果显示无抗体残留且符合《要求》才可发往临床,以避免出现输血反应。将本研究中经洗涤制备处理的11份不规则抗体血液应用于临床且并未发生输血反应。这初步验证了将经洗涤制备后的不规则抗体血液应用于临床是安全的。但后期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0.9% 氯化钠溶液保存洗涤红细胞的周期仅为24 h,但初期医务人员认知不足,导致了部分血液浪费。所以加强不规则抗体血液调查及应用研究的同时,也需要增强医务人员和患者输血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血液利用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筛查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并建立不规则抗体献血者电子档案,可以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对不规则抗体血液采取科学处理后应用于临床既可以提升血液资源利用率,又可以提升输血安全性。

猜你喜欢

溶血性效价献血者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价值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绵羊血浆法检测肝素钠效价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