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蝶类一新记录种(鳞翅目:弄蝶科)
2023-01-14朱建青宋晓彬蒋韦斌
朱建青,宋晓彬,蒋韦斌
(1.上海动物园,上海200335;2.大城小虫工作室,上海 200234;3.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上海地区蝴蝶的研究历史已有百年之久,迄今为止记载蝶类共计5科144种,其中弄蝶科(Hesperiidae)26种[1].为进一步调查上海市的蝶类资源,完善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据,以对蝶类资源保护提供支持.笔者自2013年起对上海公园绿地开展了蝶类多样性调查,于2019年3月在上海动物园发现1只趾弄蝶属蝶类正在吸食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的花蜜,使用捕虫网将其采集,并制作成展翅标本.通过比对标本外部形态以及外生殖器结构,鉴定为无趾弄蝶(Hasora anurade Nicéville,1889)雌蝶,为上海市新记录蝶种.本文描述了该种雌蝶外部形态和雌性外生殖器结构,给出该种分布范围及具体采集信息.
1 无趾弄蝶
Hasora anurade Nicéville,1889,J.Bombay Nat.Hist.Soc.4(3):170.(Type Locality:Sikkim);Evans,1949:57[2];Chou,1994:695[3];Chiba,2009:22[4];Yuanet al.2015:102[5].
雌性成虫(图1):身体粗壮,体被棕褐色鳞毛;触角长14 mm,前翅长24 mm,翅背面棕褐色,前翅亚顶角区r3~r5室有1个小黄斑,前翅中域具3个较大的黄斑,分别位于中室端、M3室及Cu1室的中部.后翅背面基部、中域以及内缘区域具褐色长毛.前翅腹面斑纹基本同背面,但前缘处具灰白色鳞片,后缘处具黄色鳞片;后翅腹面中室内具1个小白斑;Cu2室有1个白色条斑;翅中域散布蓝灰色鳞片.全翅缘毛除后翅臀角处为黄褐色外,其余均为深褐色.
图1 无趾弄蝶雌蝶标本(a)背面,(b)腹面
雄蝶成虫:前翅仅亚顶角处具2~3个小黄斑,其余斑纹均同雌蝶.
雌性外生殖器(图2):前阴片分裂为左右两片;后阴片外缘弧形,中央具1凹刻;囊导管膜质,细长.交配囊长条状.
图2 无趾弄蝶雌性外生殖器
分布:河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香港、台湾等中国地区;尼泊尔、印度、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2-12]国家.
生物学特性:一年一世代,成虫通常于2—11月发生,飞行迅速,多在清晨或黄昏活动,喜访花(图3),或在潮湿处吸水,雄蝶具有领地意识;栖息在从平地至海拔2 500 m的阔叶林生境;寄主为豆科的崖豆藤属和红豆属等植物[7-8,12].
图3 无趾弄蝶生态照(宋晓彬摄于上海动物园,2019-Ⅲ-22)
检视标本:1♀,上海动物园,海拔4 m,2019-Ⅲ-22,朱建青采集.
趾弄蝶属(HasoraMoore,1881)隶属于竖翅弄蝶亚科(Coeliadinae),全球已知记录29种[4],主要分布于东洋区和澳洲区,在中国已记录7种[7-8],其中上海市已记录2种,分别为三斑趾弄蝶(Hasora badraMoore,1858)和双斑趾弄蝶(Hasora chromusCramer,1782)[1,5],这2种仅有1只检视标本,暂未在上海地区发现有稳定的种群[1-2].无趾弄蝶、三斑趾弄蝶及双斑趾弄蝶从外观上较容易辨识,详见表1、表2[2,4-5,12-15].
表1 上海地区趾弄蝶属分种检索表
表2 3种趾弄蝶的生物学特征及分布信息[12-15]
无趾弄蝶自然分布范围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栖息地为山地常绿阔叶林[7-8,12],上海周边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以及浙江省均有分布[6,8-11].笔者在江苏(南京)、浙江(杭州、临安、安吉、诸暨、龙泉)采集到无趾弄蝶成虫,发生时间为3月以及5—9月,数量较多,种群稳定.此外,在浙江北部的山区查明无趾弄蝶幼虫发生时间为4—5月,幼虫有卷叶做叶巢的习性,头部呈红色,体呈黄色并具黑色斑纹,体表具黄白色细短毛,寄主植物有网络崖豆藤(Millettia reticulata)和紫藤(Wisteria sinensis).网络崖豆藤在上海佘山等西部丘陵有分布,紫藤是城区和郊区常见的绿化植物[16-18],推测无趾弄蝶可能在上海拥有稳定的种群.
上海缺少山地丘陵生境,城市化程度高,城市中植物以人工植被为主,目前所记录的144种蝶类中,拥有较为稳定种群的仅有50多种[1],蝶类物种多样性较低.本次在上海动物园发现无趾弄蝶,可能是因近年来上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其逐渐适应平原地区的结果.后续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调研,以期查明无趾弄蝶在上海地区的发生时间、种群大小、市内分布范围、幼虫寄主植物的选择等,为上海本土蝶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