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青白瓷浅谈

2023-01-14赵亮亮

陶瓷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青白白瓷釉色

赵亮亮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1 概述

青白瓷是宋元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代表我国南方地区生产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显白,白中泛青,故名青白瓷,也有影青、隐青、映青、印青等诸多叫法。“青白瓷”这一称谓出现最早,多用于宋元时期。北宋蔡襄《茶录》一书中已有“青白盏”之名,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都城临安(今杭州)有专卖青白瓷的店铺。①此外,南宋赵汝适的《诸藩志》和与元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等书内称之为“青白瓷”。宋文献仅见青白瓷一名,无影青之称。自清人陈浏的《陶雅》以后多作“影青”,而在刘子芬的《竹园陶说》中则名之为“映青”,也有个别称为“隐青”者。故晚晴以至民国初年出版的瓷书有“影青”、“映青”、“隐青”、“印青”等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这些称谓都反映了青白瓷胎薄釉润、白而微青、透光性好、多装饰印花或雕花等特点。

中国的陶瓷生产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在品种、造型、装饰手法、胎釉等多方面较之前代均有创新。最突出的一个成就就是窑系的出现,陶瓷研究者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瓷窑体系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各窑产品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的同异,根据它们之间的同异可以大致看出宋代形成的瓷窑体系有六: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②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能够在当时百花争艳的陶瓷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历经数百年而盛行不衰,充分显示出青白瓷在当时的社会和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青白瓷窑系和其他的几个窑系互相竞争而又互相促进,一改隋唐时期“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有鉴于此,故本文将以宋青白瓷为研究对象,从其产生时代及背景、产地、主要特征和种类等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宋代青白瓷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

2 青白瓷产生的时代及背景

青白瓷仿玉说曾经是陶瓷学界的一种主流观点。冯先铭先生认为“玉器历来属于稀有物而为统治阶级垄断专用,青白瓷是在青白玉可遇而不可求的情况下出现的,应是景德镇陶瓷匠师别出心裁地利用当地优质原料烧出了色泽如玉的青白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人们喜爱,不久便赢得了假玉器的美称”③这一观点基于众多的文献记载以及相关的实物。宋代的作品中就有不少赞美青白瓷类玉的诗句。如南宋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记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里的玉枕冯先铭先生认为可能就是青白瓷枕。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许屯田诗》中记载“浮梁烧巧瓷、颜色比琼玖”。宋代的浮梁县辖今景德镇,文中所说巧瓷即是景德镇青白瓷。作者将器比为“琼玖”就是说它色如美玉。④我国第一部陶瓷专著蒋祈的《陶记》中记载“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瑕,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是作者对青白釉质量的高度概括和赞美。元代青白瓷碗有印“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字铭,表明了青白瓷是仿玉器而作的,寓意很明显。⑤

不过后来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青白瓷的起源是在五代时期南方盛行青瓷烧制的背景下,仿制北方白瓷时偶然烧制出的白里泛青的白瓷,到北宋初期逐渐掌握青白瓷的烧制技术才形成的另一大派系。在崔名芳等人的《从繁昌窑青白瓷的创烧探究青白瓷起源》一文中提出由于唐代的安史之乱使得大批移民南下,并开始大规模的集聚定居。南迁的人们逐渐以地域为中心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着相同的政治观和文化价值观,在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方面也趋于一致。仍延续因为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而形成的对白瓷的偏爱。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诸国林立,割据垄断阻隔了南北方的贸易与交往,政治经济制度也发生者巨大变化。为满足南迁的北方人氏的需求,南方统治者和窑场主必然会依据他们的喜好仿制当时风行北方的定窑白瓷产品。在这种摸索过程中,受当地原材料及烧制水平等的限制,烧制出釉色“偏青”的白瓷。这种新陶瓷品种产生后出乎意料地受到追捧和喜爱,逐渐风靡当地。从而在五代时期的安徽繁昌窑出现了最早的青白瓷,并开始风靡全国,到了宋代形成了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一系列青白瓷窑场,最终形成青白瓷系。而且对于仿玉器的说法也提出新的见解,认为青白瓷的烧成是因为包括瓷土的原料、烧造气氛在内的技术条件而决定的,并非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因为并未找到青白瓷模仿玉器造型的证据。试想,相对于瓷器器形来说,瓷器的釉色烧造要难得多。既然已经解决了釉色的问题了,如果想模仿玉器的话为什么器形上不模仿而单单注重釉色呢?进一步对青白瓷研究可以发现它在造型上大量模仿金银器,这也是唐五代北方白瓷造型的重要特点。进一步证明青白瓷在产生之初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北方白瓷而不是对玉器的追求。⑥综上所述,对于青白瓷的产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唐末五代社会局势的变化给南方制瓷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多点开花的时机,青白瓷是白瓷南渐的成功品种。

(2)移民南下是青白瓷产生的文化和技术源,其中社会上层的需求和扶持是青白瓷创烧成功的主要推动力。(3)繁昌窑是青白瓷最早的发源地,是模仿北方定窑生产过程中从偶然烧成到成熟烧制的结果。⑦

3 宋代青白瓷的主要产地

宋代青白瓷的生产规模很大,所以后来人们将以青白瓷为主要产品的窑场归于一个陶瓷体系即青白瓷系。宋代青白瓷的产地集中于南方,主要包括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等省的瓷场。具体的瓷窑包括江西的景德镇窑(湖田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吉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安徽繁昌窑,湖北金口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永春窑、安溪窑、同安窑、南安窑等。福建除上述窑口外还有建瓯、建宁、莆田、闽侯、仙游及漳浦等多个地方都有青白瓷窑址发现,是烧青白瓷最多的一个省。这与宋代繁荣的海外运销有关,福建在当时是重要的外销瓷出产地。

除了上述地区外,还有一些不属于青白瓷窑系但也生产青白瓷的窑口。包括广东西村窑、广西藤县窑、容县城关窑,湖南衡阳窑等。

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生产中心,其产品胎质坚硬、胎体匀薄、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光润,有冰清玉洁之感。北宋早期的产品呈色尚不够纯正,大多青白中微泛黄色;北宋中期后呈色纯正,晶莹润澈;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期,釉色大多白中闪青,釉面透明度强,聚釉处呈水绿色,釉薄处泛白。南宋晚期呈色略显青,釉面不如早期的清澈透亮。从早期到晚期,青白瓷的釉色似乎显现出青色逐渐深化的倾向。

景德镇窑青白瓷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北宋早期多为碗、盘、碟等,器形较简单,大多光素无纹。北宋中期以后种类增加,新增了香炉、执壶、盏托、瓷枕、香薰、各式盒子等。装饰流行刻划花,还有镂空和捏塑等。南宋初,随着北方移民再次南下,定窑的一些优秀工匠流亡到北方加入当地瓷业,使得当时生产的青白瓷在很多方面与定窑有相似之处,以致有“南定”之称。南宋后期由于外销瓷的产量增加,青白瓷生产有了新发展,器类增多,出现了较多仿青铜礼器的器形和大量的文具。装饰手法也更加多样,刻划花、印花、剔花、捏塑、堆贴、镂空等同时并存,几种方法同施于一器。大量采用覆烧工艺进而出现扣器。

南丰窑产品造型、釉色与景德镇大体相似。器形以盘、碗、壶等为主。主要区别是底部没有景德镇青白瓷常见的黄褐色,这是鉴定区分两窑产品的主要线索。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白舍窑所用垫饼的原料不属于含铁量高的紫金土。

吉州窑仅在早期烧造青白瓷,风格和景德镇窑相似。唯瓷质相对较粗。主要产品有注碗、注子等,还有大量覆烧的盘、碗等物。

德化窑产品以盒子、洗居多,碗、盘、壶、瓶次之,造型多种多样,纹饰相当丰富。还有一种特殊的产品——军持,本为佛教用品,当时外销较多,国内也有遗存。

泉州碗窑乡窑是区别于泉州磁灶窑而言,后者以青釉和黑釉瓷为主。碗窑乡窑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以青白瓷折沿大盘较多,盘心多留有叠烧残留的条形支具痕迹。其次为直沿深盖式碗,,外部多刻莲瓣纹。洗类器皿多覆烧而成。

安溪窑产品造型、纹饰酷似德化窑制品,有各式碗、盘、盒、壶、瓶、军持等。各式盒子造型最为丰富,盒外多模印纹饰。有的器物上加酱釉褐彩为一个特色。同安窑青白瓷以碗、炉、瓶、罐居多。碗心多有凹入的圆窝。器身外多刻划复线纹。

南安窑产品已碗盘居多,碗多刻花篦划纹,胎较细洁致密,应属于细瓷。盒子与晋江地区普遍的扁式者不同,多数为高式。

潮州窑青白瓷产品根据发掘标本来看,占到发掘总标本的半数以上。除习见的碗、盒、盘、碟外,以壶、炉最为常见。可能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生产的。纹饰以划花为主,线条纤细流利,辅以弦纹、篦划纹。釉色偏白,在聚釉处和花纹处多见水青色。

4 总结

可以发现,宋代青白瓷主要生产区域集中于南方,是在唐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后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南下的背景下,以南方本土的工艺和原材料的基础上不断糅合北方白瓷的生产技术及风格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唐代南青北白陶瓷生产格局中白瓷和青瓷两大素瓷融合的产物,有着独特而又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地区风格。虽然仿玉说的产生理论有些不太恰当,但它有意无意之中确实产生了迥异于青瓷或者白瓷这样泾渭分明的釉色,创造了一种如玉般温润的釉色。而且虽然仿玉说不适用于青白瓷的产生,但对于其产生后的发展绝对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青白瓷自产生以后由于它如玉的质感使得它迅速成为陶瓷界的宠儿,人们对这种晶莹润泽的瓷器大家追捧,工匠们于是进一步努力使它的呈色效果接近于玉石。特别是南宋中期以后,随着统治者复古之风的倡导,青白瓷甚至从造型上开始仿制玉器,几可以假乱真。在宋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除了用作高档的观赏瓷,青白瓷更多的还是作为日常生活用瓷和外销瓷,以其特有的风格风靡海内外、经久不衰。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宋代陶瓷生产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注释

①吴战垒. 图说中国陶瓷.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38-140.

②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2013.209.

③冯先铭. 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404

④黄义军.唐宋之际南方的白瓷产生与青白瓷的产生.华夏考古.2008.3.

⑤冯先铭. 中国陶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404.

⑥熊春华等.景德镇青白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中国陶瓷。2007.11.

⑦黄义军.唐宋之际南方的白瓷产生与青白瓷的产生.华夏考古.2008.3.

猜你喜欢

青白白瓷釉色
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茶具
如意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基于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研究
流年
还喧嚣都市一个“青白”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