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禅意文化在陶瓷茶具设计中的研究
2023-01-14周乐斯
周乐斯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禅茶本为一体,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世人爱茶,在喝茶的过程中带给人们很好的心理体验,禅是茶道之魂,承载着中华文明。茶具设计制作专注于对汤色、水痕、闻香等的衬托,人们从材料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方面考虑陶瓷茶具的设计,从茶具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创新设计,以茶具作为载体更好地传达禅茶文化。
喝茶如果只是和喝白开水一样,那只能是解渴的作用,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而没有文化的韵味。在许多茶室中都挂着一幅字:“禅茶一味”,这便是对中国茶文化的很好诠释。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引发对禅茶文化的兴趣,使得茗茶是件有趣的事,是一种文化的输出,富有“禅意”的陶瓷茶具透露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感染了人们的心灵,缓解了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在许多文献资料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从美学角度、或从文化的角度、或从佛学等角度去研究茶禅文化的魅力,笔者亦是从禅茶文化的角度研究陶瓷茶具设计。
1 陶瓷茶具与禅茶文化的关联
1.1 禅茶一味
在中国人们习惯饮茶,喝茶成为人们生活习惯,茶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体现,在茶事过程中,茶把人、文化、哲学连接在一起,成为禅茶文化。古代僧人在寺庙中种茶、制茶、饮茶等,这些推动了茶文化、禅文化和陶瓷茶具的发展。在《雪庵清史》中煮茶茗茶排在参禅之前,体现了从茶中悟出禅道的重要性。著名茶圣陆羽从出生就到在寺庙中生活,从小便跟着师傅积公学习茶艺,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之所以能完成这部著作,是因为他从小在寺庙中生活了十一年,学习了大量茶道实践知识。从《茶经》这部茶学著作中记载了完整的茶室礼仪和烹茶器具,体现出了佛家禅茶之道。贞观年间,文成公主与西藏和亲,将茶叶带到西藏,对于常年吃牛羊肉的西藏人来说茶叶是很好的保健品,可以去除肠道里的油脂,有效地提高了西藏人均寿命,还可以静心提神,僧人们在诵经拜佛时可以提神醒脑,西藏还有用茶叶、酥油、奶混合在一起的酥油茶,这是因为宗教和茶文化交融,互相影响,让我国的茶文化也有了禅的味道。
1.2 禅意文化融入陶瓷茶具设计的历史演变过程
陶瓷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陶瓷材料经过高温把泥土转化为陶瓷,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陶瓷茶具较其他材料更为细腻、坚韧,随着人们对陶瓷茶具的不断设计开发,已经成为了饮茶中的主流用具。基于此,在禅茶文化的背景下,陶瓷茶具设计中融入禅意文化,可以提升陶瓷茶具的品位,给人茶禅一味的质朴、清雅体验,促进陶瓷茶具的创新设计。
从事茶事活动需要安静、清雅的环境,在装修设计茶室中常会摆放书本、古筝、古琴等,植物会配上梅、兰、竹、菊等植物,通过物体和场景建设构建安静、清幽的禅意氛围,通过环境和心境相呼应,可以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在品茗中,陶瓷茶具能体现禅茶的清幽雅韵,陶瓷茶具给人清丽秀雅的感觉,随着制茶工艺的不断发展,陶瓷茶具得到广泛应用,陶瓷茶具白色和青色釉色能更好地衬托出茶汤的颜色,青瓷茶具给人质朴的感觉,青花茶具给人清雅的感觉,这些审美特质都符合禅茶文化。
在茶室活动中,随着禅茶文化的发展,陶瓷茶具也跟随发展,茶具的多样性促使饮茶人在茶室活动中以禅的形式进行思考,其动作、程序等都是禅意表现,是一种心灵修行体验。自唐朝陶瓷茶具开始应用,煎茶成为茶室技艺的主要活动,这使得茶具发挥了作用,得到很好的良性发展,到了宋代,人们更加侧重仪式感,出现了“点茶”:把茶叶磨成粉末状进行冲泡,日本的抹茶是从这里传承发展过去的。宋朝,也有了成套的茶具,茶盏出现了,这些都促使了茶事活动更加规范和正式。现代,在茶艺活动中,步骤较为严格和细致,冲泡、闻香、观汤色、封壶等步骤促使茶具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呈现出禅意的美感。
2 “禅意文化”在陶瓷茶具设计中具体表现方法
陶瓷茶具设计中,要从茶具的器型、釉料、装饰出发融入禅意文化,在陶瓷茶具的使用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的饮茶方式要配以不同的陶瓷器皿,如湿泡以水浇壶,泡茶之人的肢体语言给人带来的禅意的表达,如行云流水般,让人有畅快之感;干泡法,和湿泡法有所不同,要求滴水不漏,没有茶盘,每一个动作要求优雅,动作幅度不能大,茶具的使用少而精,泡茶之人给人沉静之感;还有煮茶法,多用炭炉和电磁炉,一般是喝茶人多,来不及一一泡茶,用一个长勺分给每个人,给人热闹、温暖氛围。下面介绍下禅意文化在陶瓷茶具设计中具体表现方法。
2.1 陶瓷茶具设计中泥料的禅意表达
在设计陶瓷茶具时首先我们要考虑用哪种泥料制作,不同的地区陶瓷泥料不同,陶泥里有粗陶、细陶、黑泥、红泥、缸料等,瓷土有景德镇的瓷土、德化瓷土、醴陵瓷土,不同的原材料呈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它是陶瓷茶具中的基调。粗陶含沙多,颗粒也较多,给人古朴粗矿的感觉,一般用它来制作茶碗、陶壶、水承、炭炉等,价格便宜。细陶、黑陶、红陶比粗陶要细腻点,无明显颗粒,在外观颜色上有所不同,不上釉的话,细陶是黄褐色的,红陶是褐色带铁点的,黑陶是黑色的,这三种陶泥,烧成温度和加工工艺差不多。这些粗矿的泥料所制作出来的茶具给人随意偶然的感觉,符合禅意文化的韵味。在陶瓷茶具设计中,把握好各种泥料的特性,就能很好地设计出具有禅意的茶具出来。
瓷泥就陶泥的话更加细腻,且不吸水,在陶瓷茶具中瓷泥运用的最多,它给人精致、洁净的感觉,每个产瓷区的瓷泥各有各的特点,在陶瓷茶具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泥性特点来设计,景德镇的瓷泥主要成分是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以高岭黏土矿物为主的黏土,景德镇的高岭村盛产此土,它洁白细腻,有良好的可塑性,耐火性高,在景德镇的茶具很多是拉坯成型的,这对瓷泥的要求高,越白的瓷泥可塑性越差。德化的瓷泥比景德镇的瓷泥更细腻,但容易变形,不能很好地塑造细节,故多用来做雕塑的材料,醴陵的瓷泥,受日本工艺的影响,将矿土磨成很小的颗粒过筛后去除了大部分的杂质,使得瓷泥没了粘性,不能拉坯成型和泥条盘筑成型,只能注浆成型和压坯成型。
2.2 陶瓷茶具设计中器型的禅意表达
陶瓷茶具是禅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历史的发展,陶瓷茶具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禅意文化和陶瓷茶具结合到一起,使得茶文化、陶瓷文化和禅宗文化相融,让陶瓷茶具体现出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工艺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陶瓷茶具的器型也随之变化,这与时代背景和消费者的审美观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有些器型消失了,茶壶是最早用来泡茶的器皿,在我国紫砂壶是非常有名的,紫砂壶的器型分为圆器、方器、花塑、筋纹器、提梁。紫砂壶的圆器要求圆、稳、匀、正,要求圆中有变化,肩、足、盖、底、嘴、把等要过渡自然,整体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常见的圆器壶型有:美人肩壶、仿古壶、德钟壶、合欢壶、半月壶、牛盖壶、石飘壶、汉瓦壶、梨形壶、龙旦壶、汉锋壶、如意壶、井栏壶、容天壶、乳顶壶、上新桥壶、潘壶、茄段壶、水平壶、思亭壶、西施壶、笑樱壶、鱼罩壶、洋桶壶、线圆壶、唐羽壶、石扁壶、匏瓜壶、虚扁壶、祥瑞壶、柱础壶、笠荫壶、烫婆壶、文旦壶、天鸡壶、却月壶、汲直壶、境瓦壶、合盘壶、横云壶、半瓜壶、百纳壶、半飘壶等;方壶讲究方中有圆,制作时要求轮廓线分明、比例精准,口盖平整严密、整体给人感觉端庄稳重,常见的壶型:雪华壶、六方壶、八方壶、四方壶、觚棱壶、僧帽壶等;花器是借鉴自然界中的花朵树木、瓜果、鸟兽等造型,这些壶型源于自然,但又经过艺术的加工,生动形象,常见的壶型有:竹鼓壶、葫芦壶、供春壶、报春壶、牡丹壶、佛手壶、南瓜壶、寿桃壶、松树葡萄壶、松竹梅壶、鱼化龙壶、竹段壶、荷莲壶、凤卷葵壶、束柴三友壶等;筋纹器把生活中见到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壶型,筋纹需整齐规范、纹饰通体连贯、整齐、秀美、明快并富有节奏感。常见的壶型:葵花壶、合菱壶、龙头一捆竹壶、筋纹掇球壶、官帽壶、筋纹石瓢壶、筋纹笑樱壶、菊蕾壶、筋纹如意壶、葵仿古壶;提梁壶是提梁为把手的紫砂壶,素色提梁是用在简单造型的光滑的壶型,花式提梁是仿自然界中物体的仿真器型,还有提梁是铜制、藤条制的,常见的壶型有唐羽、大彬提梁、鹧鸪提梁。紫砂壶作为主流泡茶器具后,瓷壶也借鉴了紫砂壶的器型,韩国、日本的茶道流传到了中国,使得各茶道文化进行交流,中国也慢慢接受了外来的器型元素,壶的把手改到侧面,吸收了日本急须壶壶型。侧把的壶和壶身成九十度,壶把和壶嘴也成九十度,方便用右手持握,这样出水口离手比较远,不容易被烫伤。在设计陶瓷茶具时要从审美角度出发,壶型应圆润饱满,容积一般由10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600毫升几个规格。在设计中融入禅意文化元素。如图2中茶具的设计理念:简约茶具,不用那么烦琐,一个人一个壶一杯茶,随时随地都能品茗茶,独享一片安宁,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约束,只要有茶叶和开水就可以体会到禅意文化。这套茶具的设计宗旨是方便、快捷,壶身线条饱满圆润,把传统壶把手去掉,改为壶身两边两块花朵片面用来代替把手的作用。容积较小,为100毫升,考虑到是一人饮茶,杯子也设计为50毫升的容量,而为了方便携带,杯子反扣过来置于壶盖之上,用布袋装上固定好就可以出门旅行了,在旅行中也可以喝到好喝的茶。
盖碗的设计其实是陶瓷茶具很好地禅意表达,盖碗由盖子、杯身和茶托三部分组成,盖为天、杯为人、托为地,取天地人和之意。杯身口沿外撇,利用注水放茶叶,也利于出汤,盖子起到防尘和保温的作用,也便于闻香,拨开茶叶末。茶托可以防烫手,也可以接住茶汤流出的水。盖碗的设计在今天的干炮法的泡茶中还是很受茶艺师和喝茶之人的喜爱,它对于禅意文化的表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3 陶瓷茶具设计中装饰的禅意表达
在陶瓷茶具设计中装饰中有很多也体现了禅意文化,在制作中可以采用施釉、雕刻、彩绘等装饰手法,还可以用其他材质辅助结合来表现禅意文化主题。釉色好比人的衣服一样,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在陶瓷茶具设计中,釉色的选择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是一种外在的禅意表达。釉有单色釉、花釉,单色釉也有很多颜色,是单一均匀的颜色,选择单色釉可以提升陶瓷茶具的整体气质,弥补陶瓷烧成后的颜色缺点,不同的单色釉给人带来的感觉不一样:白色釉给人干净、纯洁、明快的感觉;红色釉给人吉祥、喜庆、活泼的感觉;蓝色釉给人宁静、忧郁、平和的感觉; 紫色釉给人神秘、高贵的感觉;黄色釉给人皇权、尊贵、温暖的感觉;黑色给人沉稳、大气的感觉。在设计陶瓷茶具时候要考虑到釉色的色彩心理学而更好地为禅意文化的茶具服务。花釉是流动釉和窑变釉,有着随机可变性,耐人寻味,这种随机的自然的属性也是禅意文化所热衷表达的方式之一,在设计陶瓷茶具时笔者更热衷于花釉,有着窑变的随机性和意外性,例如茶叶末釉色,把茶汤衬托的很好,釉色给人平和安宁之美,妖艳而不俗,很符合禅意学的宗旨。
陶瓷彩绘和雕刻一直是主要的装饰手段,彩绘是平面的,而雕刻是立体的,许多的装饰看似不是禅意文化的表现,其实细想是的,例如茶具中描绘花草虫鸟,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佛学思想,市场上的茶具的装饰大多有禅、茶禅一味、经文、沙弥、佛手、祥云等佛家图案,无疑这些都是禅意文化的体现,很受消费者喜欢。禅意文化是无形的,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愿我们能把心中所想通过陶瓷茶具作为载体来诠释禅意文化的美好。
3 结论
当设计一套陶瓷茶具时候每个细节都需认真仔细的斟酌,注入禅意文化的茶具让文化和工艺完美结合,使得设计的作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美学价值,设计者丰富的文化底蕴为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们拿起注入禅意文化的陶瓷茶具时,是设计者对文化的尊重,他们为饮茶之人打开中国传统禅茶文化之门,让现代人更加关注到中国传统禅茶文化,泡一杯清茶、点燃一支香,让茶室生活丰富当代人的生活,让冷静、谦卑的禅学思想渗透当下生活,让赋予了禅意文化的陶瓷茶具成为茶禅文化的推广者。推广茶禅文化不仅有社会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基于此,融入禅意文化的陶瓷茶具设计中,需要结合当前的设计现状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法来实现陶瓷茶具设计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