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
2023-01-13张建军
张建军
11月22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彰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自然时间 浪漫诗意的生态画卷
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以季节、降水、气温、物候等变化来呈现四时岁月流动的自然之美。例如,从雨水到谷雨,表征的是从早春“细雨霏霏”到暮春“雨如谷粒”的降水变化。仅从名称上来看,二十四节气就洋溢着自然的浪漫与神韵。
与二十四节气“配套”存在的七十二候,将一个节气又细分为三候,以植物的萌动、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鸣叫、繁育、迁徙,以及冰雪消融、电闪雷鸣等典型物候现象来标识时间流转的轨迹。自然物是中国节气文化时间的标志物。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节物,大多取之自然、比之自然。
文化时间 敬重自然的生态理念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文化精神,彰显着自然空间及其事物对人类生活、思想的塑造功能。清明在传统上又被称作“踏青节”,放风筝等多项传统户外活动,使人们通过与自然的“交流”陶冶心境、强健体魄。诸如此类的节气习俗,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自然重要性的认知、加强人类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浙江杭州的半山立夏节、广西壮族地区的霜降节等,都呈现着中国人热爱自然的文化精神。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是中华文明仰望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表达,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感仰自然的文化传统。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节律。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组织农事活动,种植培育出了品类丰富的农作物,至今仍是中国人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这种遵节气安排生产的劳作实践传承久远、影响广泛,奠定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生态、尊重自然规律的文化根基。
社会时间 传承发展的生态实践
围绕各时令节点,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卫生保健习俗。惊蛰时节,气温迅速回升,春雷乍响,百虫纷纷“惊而出走”,因此民间有抖席子、晒被褥与衣物的习俗;谷雨除蝎、禁蝎,入梅日将器具置于高阁、以防霉坏,入伏日“洗百病”等习俗,也都呈现着人们跟着节气过日子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节气文化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自然资源取用模式,很多地区都流传着“清明前后,挖坑种树”的農谚,鼓励人们植树造林,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二十四节气包含着许多有关爱护野生动植物的文化传统,对于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自然之美具有积极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