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对策措施
2023-01-13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311300) 罗 琼
实现共同富裕是现阶段我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为此,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高度重视低收入农民增收问题。现就临安区低收入农户的状况作一分析,并提出帮扶举措和建议,以便加快低收入农民增收,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1.基本情况
所谓低收入农户,就是该地区收入较低的群体,也常称为困难群体。是指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收入、生活水平较低,需要社会给予特殊关爱和援助的人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一般又被称作低收入群体。目前临安区登记在册的低保家庭9 779 户12 501 人、低保边缘家庭3 561 户6 297 人、特困对象489 户492 人、孤困儿童136 人,现有持证残疾人2.5万人。
共同富裕,就是全体民众通过艰苦奋斗和互相帮扶最终实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二级分化和贫困基础上的社会普遍富裕,它既包含物质上的富足,又包含精神上的富足,还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宜居宜业、社区的融洽和谐、社会服务的广泛普惠。减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保障就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
2.低收入农户增收困境
(1)扩大就业有短板 据监测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户均就业0.78 人,负担系数高;就业人员中从事一、二、三产的比重分别为57.3%、17.4%、25.3%,多数低收入家庭人员文化程度低、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较弱,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2022年,临安低收入农户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其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29%、11.57%、2.16%和49.98%。低收入家庭主要来自转移性收入。
(2)分配机制欠完善 据调查,2021年临安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 903 元,仅相当于2014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人均工资性收入仅6 342元,比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少15 044元,比城镇居民少31 978元;经营性收入仅2 451 元,比农村居民少12 311 元,比城镇居民少7 219 元。从收入比较看,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明显。
(3)精准识别有难度 城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不完善,数据不全面、不精准,无法实现精准全覆盖;社会保险、医疗救助、就学资助、住房保障等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低收入农户各类补助扩面和资金发放不够精准。
(4)帮扶机制不健全 社会各界参与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不大,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不畅通,对慈善组织和活动监管不够,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等。
3.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对策建议
(1)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多形式充分就业要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援助机制,建立跟踪服务制度,根据低收入农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台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困难帮扶政策,增强困难群体就业竞争力。要落实兜底保障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要为特殊群体提供在家就业、兼职就业、自主创业等渠道,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困难群体资金申请额度,帮助解决困难群体创业的融资难问题。
(2)健全精准识别体系,保障低收入农户共享数字改革红利 要加快构建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系统,建立困难群体智慧帮扶信息平台,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和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细化救助帮扶菜单,优化审核审批程序,挖掘“大数据”预警潜能,实现对困难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和及时救助。
(3)落实低收入农户等各类困难人员生活保障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完善各类低保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要加快构建家庭社区、医疗护理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范运营,全面实施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要加大机构或居家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扎实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残疾人津贴、养老、医保等保障政策,落实惠残政策动态增长的体制机制。
(4)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持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要健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特殊病种和残疾群体救助力度,将低收入农户、因病致贫家庭救助对象纳入常规住院救助。要实现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衔接,使因病因灾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覆盖。要进一步推进全民医保方案,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疗保险服务,提高医疗保险精算水平。
(5)做好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发展普惠教育服务体系 要精准做好困难学生的教育帮扶资助,包括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动态管理,按照“公正公平、应助尽助,特困优先”原则给予资助,并逐步提升资助标准,创新多形式资助方式。要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形成全民优惠教育服务体系。
(6)保障低收入农户改善居住条件 要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救助力度,按照“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的危房改造,给予财力物力甚至劳力上的帮助。
(7)建立健全回馈社会的激励机制,打通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提高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 要加快建立慈善事业发展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援助标准,精准确定援助对象,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要加快推进慈善基地建设,优化再造慈善业务流程,实现政策衔接、救助信息共享。要打通慈善救助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形成政府主导、基层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要鼓励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积极参与和经营公益事业,建立健全慈善激励表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