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需求分析
2023-01-13杨佳菲卞薇薇黄莹屠菁玮
杨佳菲 卞薇薇 黄莹 屠菁玮
整复外科(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是外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以临床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外科专业,包括修复重建(功能)和美容整形(外形)[1-3],具有独特的技术和原则、丰富的内涵和发展潜力,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护理团队。了解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需求,可更好地为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本研究对104 名整复外科专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 年12 月,采用整体抽样方法选取整复外科护士104 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整复外科在职护理人员;②愿意且能配合本次调查者。排除标准:①不愿意接受调查者;②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管理小组
由科护士长为组长,病区护士长及护理教育干事为成员,组成整复外科专科培训体系管理小组,形成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护理教育干事的培训体系管理构架。
1.2.2 研究工具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整复外科临床及护理专家,并结合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具体工作,小组讨论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4 个部分:一般资料、培训现状、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法需求。①一般资料: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能级。②培训现状调查:入科前是否接受过整复外科专科培训、了解途径、培训方式、是否能胜任工作、进修学习情况。③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根据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4]制定,包括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 个维度,每个维度13 个条目,采用Likert4 评分法,每个条目从“不需要=0”到“很需要=4”进行计分。④培训方法需求:包括临床带教方式、是否需要进修、培训方式。该问卷内容效度为0.83,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
1.2.3 调查方法
问卷由培训体系管理小组内各病区护理教育干事统一发放,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护士填写完毕后,发放者进行资料审核把关,若有缺失,当场补充。本研究共发放104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4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本研究中,104 名专科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8~25 岁14名(13.46% )、26~35 岁52 名(50% )、36~45 岁21 名(20.19%)、>45 岁17 名(16.35%);工作年限:1~5 年26 名(25%)、6~10 年26 名(25%)、11~20 年21 名(20.19%)、>20年31 名(29.81%);学历:中专3 名(2.88%)、大专36 名(34.62%)、本科64 名(61.54%)、硕士1 名(0.96%);职称:护士23 名(22.12%)、护师65 名(62.50%)、主管护师15 名(14.42%)、副主任护师1 名(0.96%);能级:N0 级6 名(5.77%)、N1 级14 名(13.46%)、N2 级68 名(65.38%)、N3 级16 名(15.38%)。
2.2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
如表1 所示,整复外科专科护士职前接受相关专科培训者较少(13.46%);了解途径多为工作接触后进行学习(98.08%);一般独立当班前培训时间3~5个月的较多(58.65%),其次为1~2 个月(23.08%);培训方式多为科内培训(89.42%);其中多数人认为自己能胜任专科工作(94.23%);仅少数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专科知识(3.85%)。
表1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Table 1 Current training situation of specialized nurses in plastic surgery
2.3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需求情况
表2 显示,N0 级护士倾向于思想品德、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N1 级护士倾向于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的学习,N2 级护士倾向于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的学习,N3 级护士倾向于专业发展能力的学习(P<0.05)。
表2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需求情况Table 2 Training content demands of specialized nurses in plastic surgery
2.4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需求情况
如表3 所示,“一对一”及“不同班次带教”这两种形式相结合的临床带教方式更受青睐(70.19%);多数护士认为需要进修学习(58.65%);培训方式较多选择科内业务学习(29.81%),其次是整复外科论坛(20.19%)。
表3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需求Table 3 Training method demands of specialized nurses in plastic surgery
3 讨论
3.1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现状
调查结果示,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多为大专及本科学历,86.54%护士未在职前经历过相关专科培训,13.36%护士接受过相关培训,其中接受相关培训者为规培期间轮转学习者及外院转职者;98.08%整复外科专科护士为工作后进行学习,1.92%护士为转科至整复外科的各级护士长,通过自学积累相关知识;58.65%护士独立当班前培训时间为3~5 个月,其次为1~2 个月(23.08%);护理专科培训多数来源于科内培训;通过培训后,多数能胜任临床工作,5.77%护士认为有困难,主要体现在临床经验不足、遇到紧急/纠纷等事件缺乏信心及灵活机动能力;仅3.85%的护士有外院培训经历,这与临床工作繁忙、自主意愿等有关。由此可见,整复外科是一门专科性强,但护理院校授课未涉及相关知识的学科,临床培训时间、方式尚缺乏统一标准。
3.2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整复外科除了开展美容、畸形矫正等手术外,还开展组织修复、修补及疑难创面的修复与治疗[5]。整形外科和其他相关专业密切交叉,如手足外科、口腔外科、颅颌面外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等[6]。我国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的地区和培养数量都不多,培训模式还不成熟,目前尚无统一的培训大纲和标准,无具体的培训计划,也无相应的整复外科护士协(学)会及培训认证机构。整复外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响应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 年—2015 年)》 和 《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 年—2020 年)》 提出的大力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理论化和科学化提供了依据,为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及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方向和参照。
3.3 整复外科专科护士的需求分析
3.3.1 不同能级培训内容的需求
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正在从传统的“平台式”向“能级进阶”模式转换[7],我院2006 年起使用该模式进行临床护士分层能级管理。目前,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多按业务学习、知识讲座、个案查房等统一内容进行培训,忽视了护理人员不同能级差异产生的不同培训需求,造成参加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已有研究针对不同能级护士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8-9]。本研究根据已有的整复外科病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体系[4]进行,结果显示,低能级护士倾向于学习基本知识,随着能级的提高,会对管理、科研有进一步的需求。说明低能级护士从业时间较短,面临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临床工作的挑战,需要提高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操作规范等。随着工作时间和能级的提高,临床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临床知识方面的培训需求降低,高能级护士对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培训需求增加,这与其他临床研究结果一致[10-12]。
3.3.2 培训方式的需求
培训是护理人员不断补充专业知识、提高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保证,培训方式是合理落实培训内容的先决条件[13-14]。调查结果显示,70.19%护士选择“一对一”及“不同班次带教”两种形式相结合,认为该方式有助于教学相长。低能级护士不固定跟随一个老师,有利于提高低能级护士的培养质量,避免因个人习惯及主观教学带来的陋习,使之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行为。58.65%护士认为需要外出进修学习以开阔视野,41.35%护士不愿意外出进修,这与护士多为女性且家庭需求、工作繁忙等因素相关。29.81%护士赞同科内业务学习,这与整复外科专科性强,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关,通过科内业务学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及转化。其次,协(学)会举办的整复外科论坛,可令参加者接触到学科前沿信息,但专业论坛的举办限于时间、地区,参与人员有限。科内针对性业务学习更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发展,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5]。
4 小结
目前,我国专科护理的培训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专科护士培训需求日益增加,寻求适合整复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作为一门专科性强、包含多学科知识的外科专业,整复外科专科护理人员需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各种实践技能。为此,应注重整复外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按需制定培训计划,满足不同能级护士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