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 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

2023-01-13巩子宾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双减教师应音乐

■文/巩子宾 郎 群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提出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生增加了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同时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基于“双减”政策,学校应及时作出调整,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中小学音乐教育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第一,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德育的教育作用。教师组织中小学生进行歌曲、乐器的集体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形成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

第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智育的教育作用。教师引导中小学生欣赏中外经典音乐,学习声乐、传统民族乐器、西洋管弦器乐等方面的基本乐理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通过音乐或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

第三,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体育的教育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中外器乐和舞蹈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四,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美育的教育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音律和舞蹈动作,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中小学音乐教育,既是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实施美育的过程。

“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中小学生校内学习压力与课后作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音乐课程和音乐活动。这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与阳光的性格。

二、“双减”政策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要改变课程安排和各个学科的比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双减”政策要求音乐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跳舞,还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种类,了解更多音乐的表现形式。现如今,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通过钢琴进行弹奏教唱,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同时,很多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音乐教师的学历、专业素养达不到指定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但是,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强调技术化、功利化的倾向。一些音乐教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存在认识偏差,采用单调乏味的训练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向学生传授枯燥的音乐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音乐课上,中小学生无法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也提不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一些音乐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双减”政策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扩充优秀的师资力量

各个学校应扩大音乐教师的招聘数量,或是整合校外音乐教师资源,弥补校内教师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整合中小学校内外音乐教师资源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返聘身体健康、音乐素养较高、师德好,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音乐教师,请他们负责音乐社团和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第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可以邀请具有教育资质、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团进校园,或是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的艺人担任学校的音乐教师,以满足不同音乐课程课外社团、合唱团的教学指导工作;第三,校内音乐教师要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学习,多与优秀的音乐同行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在“双减”政策下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为中小学生创建趣味性的音乐课堂,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首先,教师可讲解歌曲的人物背景、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歌曲有更全面的了解,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知识的乐趣,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再次,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同时要创新音乐教学模式,通过微课视频、多媒体教学等新兴的教学方式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最后,学校要注重创建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开展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合唱活动、舞蹈活动、器乐活动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吸收音乐知识,提高音 乐素养。

(三)拓展音乐教育的途径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中小学生参加音乐课程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增多。在保证国家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学校提供支持,帮助学校开发和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鼓励学校与音乐厅、歌剧院、青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方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共享优质的校外艺术资源,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学校教师也可以利用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民间舞蹈、地方戏剧(含戏曲)资源,历史、政治、经济、民俗等领域的事件,文化景观、文化遗产和各类传统艺术等,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学习。此外,教师可以利用重要节日、活动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开展文艺汇演活动,保障所有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权利,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四)构建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案,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音乐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其次,教师应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中小学生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累更多的音乐经验;最后,教师要构建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如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否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能否进行实践运用等。

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应建立差异化评价标准,在构建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评价标准,对学生总体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发挥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

(五)将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教师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尊重国旗国徽,学会唱国歌,培养中小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格,为培养全面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音乐教育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包含的思政内涵与美育元素,教师应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相融合,打牢思想基础,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情感表达、提高审美情操的作用,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双减”政策实施后,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改革教学方式,构建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从而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教师应音乐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音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