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测量中GPS 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

2023-01-13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8期
关键词:接收机观测卫星

李 军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辽阳 111000)

0 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不仅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点所在,这项工作容易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及自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较好地推进测绘工作的开展。有关技术的日益更新,大幅度提高了测绘工作效率与质量。工程测绘工作中,GPS测量技术不仅具备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优势,还可以构建建筑工程测量数据库,有效强化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工作效率。所以,今后的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应该重视GPS 测量技术的合理应用,增强建筑工程测绘工作实效。

1 GPS 测量技术

1.1 GPS 系统构成

GPS 系统主要由3 部分组成,即接收装置、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当中的接收装置包括电源、主机及卫星天线,可通过卫星系统自动搜索位置,并在接收到对应的卫星信号后进行跟踪定位,同时采取一定的信号交换方法进行处理,得知GPS 信号接收机实际位置和高度。

卫星是GPS 系统空间部分中最关键的,包括正在运转的卫星和轨道备用卫星。GPS 系统中的卫星是在相应的预设轨道中进行运作,同时在公转周期为12 h 的情况下,实时、无死角地监测并定位。对GPS 系统空间部分而言,其起到了观测地球上的目标,同时通过信号传递方式把观测数据传递到地面监控系统,起到定位和控制地面目标的用处。

地面监控系统主要构成有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信辅助系统,对GPS 系统整体起到重要作用。主控站接收并监督卫星传输的数据信号,同时通过数据信号来计算卫星信息,对空间卫星进行合理调整,让它在轨道中正常运转。

1.2 工作原理

GPS 测量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技术,其重点采用了距离交会法工作原理,这是一种新型的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具体运用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为接收并处理卫星信号,地面应设置接收装置,计算得出信号卫星与信号接收装置的距离,通过这些距离信息和距离交会法计算出信号接收装置的具体位置,从而形成三维立体坐标。

2 GPS 测量技术的优缺点

GPS 测量技术在目前建筑工程测量中运用相对广泛,其有着操作便利、精确度高、测量快速等优势,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地形与高层建筑影响到测量准确度和效率。

2.1 优点

(1)测量时间短。以前的GPS 定位作业模式相对单一,只有静态相对定位,速度与精确度也有一定局限性。GPS 测量技术则是在以往定位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其快速静态定位方式方法都显著提高,GPS 测量技术效率也明显提高,新型GPS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短的优势。例如需要测量的范围基线在20 km,通过单频接收行测量大概要1 h,双频接收机测量大概要15~20 min,若采用GPS 测量技术相应的动态实时定位模式,其流动站进行初始化观测定位只要1~5 min。所以,立足于GPS技术控制网进行测量,可以缩短观测时长,提高观测效率。

(2)精确度高。在静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对GPS 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方面的运用加以分析。从以往的研究可知,这项技术能够在50 km 的基线实现1×10-6~2×10-6的定位准确度,假如基线范围在100~500 km,而后准确定位的精度能够达到10-7到10-8。在GPS 测量技术日益发展、改进、创新的情况下,假如基线范围超出2000 km,定位精度能够优于10-9,可以满足建筑工程测量的相应需要。

(3)功能齐全。有关技术研究表明,GPS 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短、功能齐全等优点,能够通过连续性的动态三维位置获得建筑工程有关信息并加以测量,合理运用三维速度与时间信息对建筑工程加以有效观测。这种优势也可以用在测绘工作与导航工作上,以此切实提高测试工作效率。

(4)自动化功能。GPS 测量技术的自动化功能获得显著提高,主要采用了智能型接收机来有效设置有关的仪器,测量人员只需要把仪器电源打开就能够观察仪器运转情况,GPS 测量技术可以自动完成捕获并记录等工作。在观测工作完成之后,应关闭电源,以保证有关设备的有效运行。

2.2 缺点

虽然GPS 测量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具有较多优点,然而仍存在不足之处,其本身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病。例如在测量过程中因为地形因素的影响,一些封闭和狭窄的地区不能正常应用。在当前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建筑高度在不断提高,所需投入成本也不断增多,整体组织越发复杂,假如无法达到建筑工程测量要求,将难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度。

3 GPS 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有效运用

3.1 工程测量方案的制定

通过GPS 测量技术制定建筑工程测量方案,包含对测量精度的制定与设计、测量地点的设计与测量时间的确定这3 方面。当中的精度设计需要根据我国有关标准来制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测区GPS 控制网来进行测量工作。之后,采用GPS 接收机合理设计布局,通过两者间的相互合作从而起到强化测量效果的作用。而在建筑工程测量的时间选择方面,需要结合GPS 所提供的预报图来确定时间段,确保测量的卫星均匀分布情况下确定最合理的测量时间段,以此有效提升测量精度。

建筑工程测量的位置选择也是极为关键的,这和建筑工程最终质量具有直接关系。通常来说,最合理的测量地需要达到2方面要求:①需要避免某些电磁信号的干扰,以接收到最好的信号;②尽可能选择相对宽阔的场地,减少障碍物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只有做到这2 点,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测量效果。由此可见,在制定建筑工程测量方案时,GPS 测量技术的运用可以对地点、时间以及精度均做出最佳的设计选择。

3.2 外业测量

各种GPS 技术在作业测量中的操作重点是不同的,工作人员主要应做好下面3 项工作。

(1)进行经典静态定位前,需要在基线两端装置信号接收机,并跟踪观测4 颗或4 颗以上的GPS 卫星,而后对基线观测封闭图形进行平差处理,减少测量误差。

(2)快速静态定位时,在测区内设置1 个基准站与1 个流动站,并且2 个站点都需要装置信号接收机。前者负责跟踪GPS卫星,后者负责观测GPS 卫星。这项技术适合使用在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中,应该把两站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 km 以内,把GPS 卫星数量控制在5 颗或5 颗以上。

(3)准动态定位中,要提前在测区设置一个基准点,安装信号接收机来持续跟踪观测GPS 信号,同时依照一定顺序,在各站点之间对一个流动信号接收机进行短时间的观测作业,对卫星信号进行持续跟踪,防止信号出现失锁情况。一旦出现失锁问题,就需要对失锁流动点的观测时间向后延长2 min。

3.3 数据采集、记录与处理

(1)数据采集时,负责人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备份处理,进行系列预处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因人为与环境等因素影响测量准确度,之后根据三维坐标和已知高程点数量等信息,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与质量进行准备评估,同时将测量数据传输到相应软件中。

(2)在数据测量记录中,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时,工作人员应该系统记录测量全过程,整理所收集的观测数据与策略方式,为后续计算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数据测量整理分为观测数据、测量手簿和其他有关记录等3 类记录,需要把接收机中的初始信息、原始观测数据及GPS 测量时间等加以处理,加入到观测记录中。确保记录的及时性,在第一时间对有关数据进行备份,防止出现数据破坏和丢失问题。

(3)在数据采集、记录之后,科学、合理地处理有关数据,有效利用数据信息。在进行正式处理前,应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加以检验,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一般而言,对C、D、E三个等级的GPS 网基线进行解算时,可利用接收设备的商用软件加以处理。在RTK 数据信息中,包括的内容相对广泛,比如点属性、点名及三维坐标等,应该在下载RTK 数据信息时,依照建筑工程测量的具体需要,进行进度的测量。唯有在有关参数与建筑工程测量需要相符之后,才可以进行后期的信息编辑和输出工作,有效提高测量数据处理的准确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4 构建工程控制网

为符合建筑工程测量要求,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来确定工程控制网的网型,同时明确控制网精度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测量项目中,工程控制网起到了基础的保障作用,可以为开展建筑工程测量与安全监测等工作提供参考与基本条件。在建构工程控制网时,需要遵循分级布网与逐级控制原则,工程控制网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与密度。工作人员应事先做好选位与埋石工作,在适当位置埋设多个数量标识,通过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析技术,根据预定方案展开观测作业,对观测数据进行概算与控制网差处理,将精确度控制到毫米范围。

4 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以往所采用的测量技术已经难以达到测量的要求,GPS 技术的出现对建筑行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GPS 测量技术高效率、高精确度等优点,所以不仅在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运用,还在航天航海和土地勘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运用。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促使GPS 测量技术更加完善,让这项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获得更好的运用,确保建筑质量。

猜你喜欢

接收机观测卫星
观测到恒星死亡瞬间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一种用于调幅接收机AGC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面向ADS-B的RNSS/RDSS双模接收机设计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数字接收机故障维修与维护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基于多接收机的圆周SAR欺骗干扰方法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