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尺牍书迹的定名
2023-01-12刘涛
读书 2023年1期
刘涛
传世的古代书家之迹,以魏晋名家书迹最早,多是尺牍书迹,后世率称“帖”,但当时并不名为“帖”,南朝亦然。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提及梁府收藏的一些单件书迹,率取书迹的首句之辞,以“一纸”相称,例如“‘五月十五日繇白’一纸”,“‘五月十一日’一纸”。
唐朝贞观年间, 褚遂良《右军书目》所录右军书迹,凡六十三卷、二百六十六件,除右军抄录前人文章的《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赞》三篇之外,每件录首行文辞,并注行数。例如:“昨殊不散。三行。”“羲之死罪,荀葛各一国佐命之宗。十七行。”
晚唐张彦远《右军书记》是辑录王羲之尺牍文的专门文献,开篇有段《十七帖》大卷定名的说明,略曰:
《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二王书,后人亦有取帖內一句语稍异者标为帖名,大约多取卷首三两字及帖首三两字也。
《十七帖》是将二十余件右军尺牍装为一卷,卷首第一件书迹第一行是“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乃取卷首“十七”两字定为大卷之名。
至于“后人亦有取帖内一句语稍异者标为帖名”,陶弘景《论书启》已见,褚遂良类陶氏之法,却都未称“帖”。
北宋刻《淳化阁帖》以来,魏晋名家单件尺牍习称“帖”。因为魏晋尺牍“帖首三两字”不乏相同者,故而所取帖中之字不止三两字,如索靖《七月廿六日帖》,王廙《七月十三日帖》。还有取帖中他行语词命名者,如右军《寒切帖》第二行之“寒切”,《逰目帖》第四行之“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