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道数学解决问题的错例分析

2023-01-12缪嘉焱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解决问题

缪嘉焱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一次检测中一道典型试题,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错误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以帮助学生走出数学解题的误区。

[关键词] 解决问题;获取数学信息;数学能力

解决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之一。那么,小学生的解决问题实际情况是怎样的?解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教学中应做出怎样的改进?本文通过对四年级学生一次检测中的典型错误的分析,试图对以上疑问做出解答。

[?]一、一道解决问题的得分情况

在本次四年级的单元检测中,一共有6道解决问题的题目,这些题目考查的内容自然均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需要学生读懂题意完成数学建模。下面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题。

(1)根据图1所示的路线图写一写淘气先去学校,再去书店,最后经过爸爸单位回到家所走的方向与路程,并完善表1。

(2)试求出淘气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方向与位置”的整体掌握情况,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形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这属于数学理解水平的一种检测。通过对本校四年级203名学生的调查,得出此题的得分率是28.48%。次日,笔者再一次调查邻校四年级的270名学生,此题的得分率是27.62%。由此看出,得分率较低是本题展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且并非偶然现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对错例的深入分析

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人不断前行的源泉,人总是不断地尝试在错误中学习。这充分说明了,深入分析已有错误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利。透过这一问题,或许我们可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对测试中学生错误作答的根源展开了追踪。

一年级时,由于学生在识字量上的欠缺,我们会通过读题和读要求的方式完成解决问题;二年级时,学生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不够充足,我们一般会解释题目,告知学生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要求;三年级时,学生储备了一定的识字量,我们会要求学生全班一起读题;四年级时,学生的识字量更多了,我们会鼓励学优生展示读题方法……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课堂上自然是屡见不鲜的,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吗?

事实上,长期处于这样的训练下,大部分学生自然养成不善读题和析题的习惯,主动审题的习惯得不到训练,获取数学信息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了。

[?]三、关于错例的思考:培养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时,条件往往藏匿于数学信息中,学生获取的数学信息越多,那么生成的解决问题的条件就越多,自然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就越高。抓住这一要点,对推进解题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十分重要,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并一以贯之地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1. 训练观察习惯,注重获取信息的全面性

无论是识别图形、把握数量关系,还是综合分析,都需要观察。良好的观察习惯,无疑是學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项有效技能,只有学会细致观察,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可以是纯文字式,也可以是图文结合式,还可以是表格式等。小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观察事物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需要对学生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全面获取数学信息。

例如,对于上面那道典型问题,倘若学生能有序而全面地观察,牢牢把握图中所给出的所有信息,自然就能确定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练习,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培养学生有序、全面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体验通过观察全面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辅以“哇,你的观察真仔细”等激励性评价语进行鼓励,为学生全面获取数学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搭建平台,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个体,而应搭建好平台,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发挥其敏锐观察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去主动获取信息,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历程,促进他们在获取信息方面得到主动发展,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  一施工工地上有8辆相同型号的卡车正在运输材料,每天可运输120吨。为了尽早结束工程,李老板又增加了16辆相同型号的卡车,这样每天一共运输材料多少吨?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读题,并将不懂的地方画一画或圈一圈,然后再读一读,最后试着解决本题。(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审题)

师:下面谁愿意来展示?

生1:120÷8×(8+16)=15×24=360(吨)。(与此同时,呈现图2所示的线段图)

师:能具体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生1:读题首先读到“又增加了16辆”,这里需要区别于“增加到16辆”,那么就需要在原有的8辆上增加16辆,则现在一共有8+16=24(辆)。一辆卡车一天可以运输材料120÷8=15(吨),所以24辆卡车一天共运输材料120÷8×(8+16)=15×24=360(吨)。

生2:我和他的想法不同。

师:可以和大家说一说吗?

生2:我是将8辆卡车看作1份,“增加了16辆”也就是增加了这样的2份,那么现在一共就有了3份,可以列式(8+16)÷8×120=360(吨)。

生3:我认为只需要用1份运输材料的量乘3就可以了。根据线段图,8辆卡车可以看作1份,同样地增加了这样的2份,一共3份,即可直接列式120×(1+2)=360(吨)。

师:哇,你们三个同学都是好样的。你们觉得他们的方法哪个更好一些,你更喜欢哪一种?

……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习惯性地带着学生读一读题,更有甚者将题目解释清楚再让学生解题,试问在这样的解题情境中学生谈何独立审题[1]?谈何自主获取数学信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审题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其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本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审题和获取信息,学生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从而迅速找到解题入口,得到各种各样的解法,同时感受获取数学信息的乐趣,使得数学解题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

3. 科学指导,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征服一道又一道数学难题的历程,这里需要各种非智力品质,也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支持,更少不了教师的科学指导。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之余,还需指导学生各种获取数学信息的方法,从问题中选择和获取信息,从隐蔽条件中挖掘信息,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突破难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工程队正在抢修一条路,前5天修了全长的一半,以后每天修96米,3天即可完成任务。那么,修这条路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倘若在解决本题时,学生无法理解“全长的一半”,或忽视“一半”,那么正确解题就只能成为空谈。这就需要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细致读题的基础上,圈、画关键词,以助力分析和解决问题[2]。只有这样一以贯之地坚持训练,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解决问题薄弱的低谷,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升解题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应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观察习惯,注重获取信息的全面性;搭建平台,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科学指导,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就这样,让学生走出数学解题的误区,逐步养成有序而全面观察的习惯,全面获取数学信息,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  洪雪娇. 初中生求解方程模型应用题的典型错误及归因研究[D]. 西南大学,2012.

[2]  波利亚.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 涂泓,冯承天,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