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公选课现状调查分析
——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3-01-12刘俊娟丁培祺
刘俊娟,姚 石,丁培祺
(河南农业大学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郑州 450046)
公选课是指由高校设立、在校生自主选择的一类全校性公共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已然成为大多数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共识,也成为用人单位遴选毕业生的一个重要依据。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增加,高校公共选修课已成为高校教学培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1]。公选课打破了院系、专业间的壁垒,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对必修课的丰富和拓展,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2]。充分认识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的特殊地位,加强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选课能够提高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还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公选课填补了专业课无法涉及到的知识领域,为学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4]。
随着新课程设置的进一步调整和教育形势的近一步发展,公共选修课在教学实施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也日益凸显。日趋普遍的“选而不修”的现象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公共选修课变得“华而不实”“形同虚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公选课类型少、热门课程难抢上、选课时间短、选前对课程不了解、考核方式单一、缺少课程建设及改革和创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选课的顺利教学[5]。
农林院校学科相对单一,想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公选课是有效的实施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林院校大学生选修公共选修课的现状,明确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他人之长,以促进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在校各年级各学院间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对辅助选课的需求、公选课的课堂学习状态及对教师授课的期许等,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对农林院校公选课的设置与课堂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在校本科生,其中包括2018 级、2019 级和2020 级的学生,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学生的年级、所占百分比
目前在龙子湖校区有11 个学院,分别为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农学院和林学院等,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及科学性。具体学院人数分布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调查对象所在学院分布
(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调查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5 份,有效率为96.25%。
问卷设计为四个维度12 个问题,分别为:对公选课的认知、对辅助选课的需求、公选课的课堂学习状态及对老师授课的期许,具体见表2。
表2 公选课调查问卷的维度分布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公选课的认知
为了解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本文设计了四个问题。对问题1 的调查结果如图2 所示,有65.4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比较有用,选择非常有用的学生为25.45%,而有9.09%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用。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公选课在大学课程教育中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图2 公选课对你的发展起到大多作用
对问题2 的调查结果如图3 所示,由于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需要修一定学分的公选课,故有47.27%的学生为了修够学分而选,23.64%的学生为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而选,18.18%的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修公选课,由此可见,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公选课对大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希望从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储备能量。
图3 选择公选课的原因
在问到“你了解公选课课程内容的途径”时,调查结果显示(图4)竟然有27.27%的学生选择望文生义,而有30.91%和29.09%的学生则分别表示通过已选同学介绍、学长经验的渠道来了解公选课的内容,更有10.91%的同学则根本没有了解。由此可知,学校在学生选修公选课时缺乏应有的指导,学生选课过于盲目,在开始上课之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符,进而学习热情降低,加重了学生“选而不学”和“逃课”的现象。
图4 了解公选课课程内容的途径
在问到“你希望学校开设哪类公选课”时(图5),有63.9%的学生希望开设社交礼仪类、艺术体育类、医疗健康心理类、文学类及思想启迪类课程,由于农林院校学科相对单一,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之余希望通过选修课来补充人文素养,有8.715%的学生希望选修语言类课程,由于学校的外语学院主要承担全校的英语基础课,没有其他外语专业,学生想修第二外语成了奢望。通过这些调查数据可知,农林院校学科的相对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完善选修课程的类型结构改善这一状况。
图5 希望学校开设哪类公选课
(二)对辅助选课的需求
为了解学生对辅助选课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三个问题。对问题5“在选课时最需要的辅助选课信息”的回答如图6 所示,有46.64%的学生希望了解课程内容进而决定选课与否,有27.27%的学生关心课程考试形式,20.64%的学生关心教师的授课方式。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选课时希望通过了解课程内容和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来辅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学校完善公选课课程信息并从转变授课方式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那些只关注“考试形式”和“上课是否点名”的学生也能在兴趣的引导下正确对待选课。
图6 在选课时最需要的辅助选课信息
对于问题6“想修的公选课没选的原因”的回答如图7 所示,有67.27%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但是班额有限而没选上,而有16.36%的学生则认为学校根本没有开设想修的课程,有12.73%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由于课程难度大且获学分不容易而不选。当前学校采用网上选课系统,选课时间有限,再加上班额有限,学生俗称“抢课”,极容易造成学生选不到自己心仪的公选课程,只能选择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以凑够学分,最后势必造成学生对公选课的积极性降低。
图7 想修的公选课没选的原因
对问题7“你认为学校应从哪些方面完善公选课”的调查结果如图8 所示,接近半数49.0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公选课的选课指导,有32.73%的同学表示公选课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高,8.27%的学生希望课程考试方式多样化,总计有90.09%的学生期望学校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进完善,这个数字不仅反映出高校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必要性,也同样反映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图8 学校应从哪方面完善公选课
(三)公选课的课堂学习状态
为了解学生公选课的课堂学习状态,本文设计了三个问题。对问题8“公选课课堂的出勤情况”的回答如图9 所示,全勤的学生占了54.55%,但公选课的逃课现象十分严重,竟有3.64%的学生几乎没有去上过公选,可见课堂管理是比较松散的。对于逃课的原因(图10),分别有23.17%、22.16%和6.3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无味、老师授课方式沉闷及教师不点名,这一结果表明过半的学生是因为老师的课堂表现而选择逃课的,也说明公选课课堂管理及老师授课内容及方式应该进一步改善。均有12.08%的学生因为对课程不感兴趣和认为选修课没用而选择逃课,说明了学生选课时并不了解课程内容,与问题3 相照应。有24.17%的学生因为忙其他事而不上公选课,也表明学生对公选课不够重视。
图9 公选课课堂出勤情况
图10 公选课逃课的原因
学生在“公选课课堂上一般做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图11),仅有27.27%的学生选择了认真听课,有20%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在抄笔记,34.55%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学习其他课程,甚至有18.18%的学生在公选课课堂上聊天睡觉玩手机。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学生对公选课不够重视。
图11 公选课课堂上一般做什么
(四)对老师授课的期许
为了解学生对公选课老师的期许,本文设计了两个问题。对问题11“用哪种授课方式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性”的回答如图12 所示,安排实验或实践和播放课程相关视频这两种授课方式分别受到了41.82%和34.55%的学生的欢迎,而课堂自由讨论和学生上讲台授课则分别有14.55%、7.27%的支持者。由此可见,“教师在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亟需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给沉闷的课堂注入一泉活水,使学生不再受台下的局限,而投入到实践中,教师则离开讲台的禁锢与学生真正地“面对面”进行交流。
图12 你认为哪种授课方式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因为公选课有别于必修课的重要一点是考试方式,它的考试方式往往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故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于“期望公选课的考核方式是什么”的回答如图13 所示,过半数50.91%的学生倾向于开卷考试,这样既督促了学生对公选课知识点的学习又可顺利拿到学分,仅10.91%的学生仍选择闭卷考试。21.82%和14.55%的学生希望通过课程论文和出勤次数达到要求即可拿到学分的方式代替考试。
图13 期望公选课的考核方式是什么
三、农林院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对学生加大公选课重要性的宣传
结合问题1、2、8、9、10 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公选课对自己的发展有用,只有23.64%的学生认为公选课能够拓展知识面并提高综合素质,多数学生并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公选课课堂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在课堂上有超过70%的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所上课程,说明学生对公选课普遍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公选课的重要性。基于此,应加大公选课重要性的宣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公选课对他们在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和发展职业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公选课不仅能让他们吸收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促进学科交叉,实现自然、人文与艺术的融合,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公选课不但能及时地反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公选课是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高公选课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结合问题2、4、6 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公选课的重要性,但仍有41.82%的学生认为公选课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问题6 中有16.36%的学生认为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自己想修的课程,有67.27%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但是班额有限而没选上;问题4 中有63.9%的学生希望开设社交礼仪类、艺术体育类、医疗健康心理类、文学类及思想启迪类课程,表明学生渴望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也说明了学校选修课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农林院校学科相对单一,阻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学校应开设丰富多样且数量合适的公选课,满足学生对自然、人文和艺术等知识融合的需求。对那些课程结构缺失的公选课,学校可以给予教师进修的机会或聘请知名学者和社会人士作为客座教授来弥补农林院校学科单一的不足,学生兴趣爱好相对集中或需求较大的课程可以相对增加开设次数,冷门课程可以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尽可能满足学生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的需求。
(三)加强公选课的选课指导
结合问题2、3、5、7、12 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问题2 中近半数的学生为修够学分而修课,而不是为优化知识结构,问题3 中近70%的学生是没有深入了解盲目选课的,问题7 中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公选课的指导,可见现实中学生选修公选课时急需应有的指导。结合问题5,可以从课程内容、教师的授课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和课堂要求等方面,把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建成数字资源供学生选课时查阅。减少学生盲目选课造成的“选而不学”和“逃课”现象。
(四)督促教师开展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和课堂管理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和互动,结合问题8、9、10 的调查结果可知,学生的公选课存在较严重的“选而不学”和“逃课”现象,这也说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课堂管理不太适合公选课。部分公选课教师存在知识更新慢,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课件常年不变,教学内容也是一成不变,问题9 中有45.33%的学生因为课程内容枯燥无味和老师授课方式沉闷而逃课。公选课的教学对象来源复杂,专业差别极大,能够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有限,这些都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考验[6]。
结合问题11 和12,对于公选课教师应从人才队伍、教学内容、授课模式、考核方式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第一,现有的选修课程中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缺乏与优秀教师深入地跨学科交流与指导,应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承担公选课教学[7]。第二,公选课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授课内容要与时俱进,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与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提高授课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督促教师开展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采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实验、校内校外实践、参观考察、播放课程相关视频、课堂自由讨论和学生上台授课等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第四,要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如课堂点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践或实验报告、课程论文和结课考试等考核方法相结合,并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弱化结课考核;第五,要加强课堂管理,对无故逃课及聊天睡觉玩手机学生增加师生互动频次,通过提高课堂参与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减少逃课逃学现象。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进步加速,促使知识不断分化与整合,学校的传统课程滞后于知识的发展与更新,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公选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传统专业课无法比拟的作用。农林院校学科相对单一,在公选课设置诸多方面存在不足。本文用学生的视角,从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对辅助选课的需求、公选课的课堂学习状态及对老师授课的期许四个维度分析了农林院校开设公选课的现状与不足,并从公选课重要性宣传、课程设置多样化、选课指导、授课模式和课堂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期对农林院校的公选课设置与管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