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吗?

2023-01-12闫德利

中国信息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体金融数字

文 |闫德利

一、国民经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求“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然而,学术界“真正界定实体经济的研究文献并不多”(黄群慧,2017),对其尚没有清晰明确的界定。一个共识是:实体经济(Real Economy)和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整体。即“国民经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我国十分关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我国领导人还要求“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储蓄和消费的关系”(2012),以及“虚拟经济要与实体经济相协调,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200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2016年12月)提出我国经济运行的“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2017年1月)上表示,实体经济是一个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不是仅仅包含制造业,而是涵盖着一二三产业。

二、虚拟经济=金融业+房地产业

虚拟经济话题的兴起,主要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虚拟经济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有关虚拟资本理论(刘晓欣、刘骏民,2020)。成思危(2013)认为: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刘骏民认为(2008):虚拟经济是在追求货币利润的目标下,通过单纯的“买卖”、“资本化”运作以及价值“炒作”等相对脱离了“物质生产过程”的价值增殖活动。

虚拟经济强调的是金融属性。从行业分类视角,它主要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把房地产业归为虚拟经济,是因为当今房地产主要呈现的是金融衍生品的特征。我们需要注意,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是两个不同行业。美国政府不使用“虚拟经济”术语,但也把金融和房地产划归为同一个行业,即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业(Finance, insurance, real estate, rental,and leasing),简称火光经济(FIRE Economy)。它是美国的第一大行业,占GDP的21%(来源:BEA,2022)。

对虚拟经济作出基本判断后,我们就能对实体经济有更清晰的认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黄群慧(2017)提出了实体经济三层分类框架,把实体经济划分为R0、R1和R2三个层次。R0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也可以理解成最狭义的实体经济;R1包括R0、农业、建筑业和其他工业,也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体经济;第三个层次实体经济(R2)包括R1、以及除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以外的服务业,这是实体经济的整体内容,是最广义的实体经济;R2和金融业、房地产业构成国民经济整体。如下图所示。

图 实体经济的三层次分类框架(来源:黄群慧,2017)

三、数字经济中的绝大部分是实体经济

国民经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金融业+房地产业,这两个基本公式是我们讨论的基础和前提。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把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确定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以及32个中类和156个小类。如下表所示。

表 国家统计局对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的统计分类

02数字产品服务业0201数字产品批发0202数字产品零售0203数字产品租赁0204数字产品维修0205其他数字产品服务业(略)03数字技术应用业0301软件开发0302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0303互联网相关服务0304信息技术服务0305其他数字技术应用业(略)04数字要素驱动业0401互联网平台0402互联网批发零售0403互联网金融0404数字内容与媒体0405信息基础设施建设0406数据资源与产权交易0407其他数字要素驱动业040301网络借贷服务040302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040303金融信息服务(其他略)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0501智慧农业0502智能制造0503智能交通0504智慧物流0505数字金融0506数字商贸0507数字社会0508数字政府0509其他数字化效率提升业050501银行金融服务050502数字资本市场服务050503互联网保险050504其他数字金融050904互联网房地产业(其他略)

在数字经济32个中类中,仅有“0403互联网金融”和“0505数字金融”属于虚拟经济,占比6.3%;在156个小类中,仅有8个属于虚拟经济,占比5.1%——“040301网络借贷服务”“040302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040303金融信息服务”“050501银行金融服务”“050502数字资本市场服务”“050503互联网保险”“050504其他数字金融”“050904互联网房地产业”。

如果只考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即01-04大类),在23个中类中仅有“0403互联网金融”属于虚拟经济,占比4.3%;在114个小类中,仅有3个属于虚拟经济,占比2.6%——“040301网络借贷服务”“040302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040303金融信息服务”。

综上,数字经济中仅有5.1%或6.3%的行业属于虚拟经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仅有2.6%或4.3%的行业属于虚拟经济。很显然,国家统计局所定义的数字经济和金融业、房地产业的关系并不大。数字经济中的绝大部分是实体经济,它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数字经济(扣除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和互联网房地产业)原本就是实体经济,它从不是什么虚拟经济。

四、把“Virtual”译为“虚拟的”,误解极大

数字经济是计算机相关的经济活动。计算机是“虚拟的”(Virtual),例如虚拟机、虚拟存储器、虚拟内存、虚拟化、虚拟货币、虚拟现实、虚拟世界、虚拟人等。因此,很多人把数字经济错误理解成“虚拟经济”。我们必须明确,计算机的“虚拟(Virtual)”和虚拟经济的“虚拟(Fictitious)”对应着两个完全不同的英语单词。误解的产生很大原因在于翻译。

根据英汉词典,“Virtual”有“实质的”和“虚拟的”两个相反含义的翻译。对此,很多人困惑不已。根据在线词源词典(Etymonline),“Virtual”的原义是“being something in essence or effect,though not actually or in fact”(本质上或效果上的某种东西,但实际上或事实上不是),牛津词典对应的解释为“almost or very nearly the thing described,so that any slight difference is not important”(几乎或非常接近所描述的事物,因此任何细微的差异都不重要)。相应地,英汉词典的翻译是 “事实上的;很接近的;几乎…的;实际上的;实质上的”。这是“Virtual”的第一个含义。

根据在线词源词典(Etymonline),“Virtual”一词从1959年开始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于是有了一个新的含义——“not physically existing but made to appear by software”(并非物理存在,而是通过软件出现),牛津词典的解释为“made to appear to exist by the use of computer software, for example on the Internet”(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使其看起来存在,例如在Internet上)。计算机科学传到国内后,英汉词典把“Virtual”翻译成“(通过计算机软件,如在互联网上)模拟的,虚拟的”,在实际应用中则进一步简化成“虚拟的”。“Virtual(虚拟的)”已成为计算机专业术语,中文“虚拟”也因此有了新的含义。

原本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我们把互联网、数字经济等计算机相关概念和实体经济放在一起讨论的时候,误解就产生了。实体经济和两个不同含义的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Fictitious Economy)着实淄渑之合,难以分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减少误解。如果一定要说“数字经济是虚拟经济”,那它指的是计算机的“Virtual Economy”,绝不是金融的“Fictitious Economy”。

所以把“Virtual”在计算机领域的含义翻译为“拟真的”“仿真的”,似乎更为确切。这不仅可避免误解,还实现了和其原义的相统一(即“程度非常接近100%”“程度上的无限接近”“迫真”“逼真”)。人们再也不会因为“Virtual”同时有“实质的”和“虚拟的”两个相反含义而感到困惑了!

猜你喜欢

实体金融数字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答数字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数字看G20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