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路径研究
2023-01-12徐小雨
□徐小雨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更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全面融合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融媒体走进现实,在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同时,也增加了认同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把防范化解包括意识形态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之首,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因此,在新环境下,利用融媒体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防范和化解认同风险,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融媒体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概念的界定
(一)融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1.融媒体的内涵。融媒体不是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整合和利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优势,全面提升其功能、手段和价值的运营模式。通过整合传统媒体终端和新媒体终端,结合两者优势,将单向沟通转变为互动对话。其实质和核心是从个人传播转向多元化传播,从相互分离转向整合[1]。
2.融媒体的特征。
(1)整合性。融媒体整合了信息内容和平台资源。在内容上,融媒体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进行整合,将优势表现应用于网络传播平台。在载体方面,融媒体进行了平台的整合和重构,构建了符合受众利益和需求的综合媒体平台[2]。
(2)互动性。互动性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的平等沟通、积极互动。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过程中,公众可以与媒体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根据自己的需要积极寻找信息,表达意见。
(3)先导性。融媒体强调将不同的媒体要素优化为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传播媒介不再是更新与更替的关系,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载体、表现方式方面融合在一起,整合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空间,推进媒介传播模式现代化。
(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相关概念内涵。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社会群体对在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各领域(政治法律、文化艺术)思想形态的接受或支持[3]。其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路线、政策等因素的心理偏见和价值态度,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情感和思想归属感,可以积极实践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4]。
二、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弱化。在融媒体环境中,信息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权威媒体在媒体环境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在融媒体的背景下,信息交流是即时的、互动的。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新闻和信息宣传,不能正确认识识别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但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持冷淡态度,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在内化和实践中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高。由于认知和行动难以统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弱化。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队伍能力不高。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在融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式革新,但在培养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方面仍存在问题。比如未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传播规律,不能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融媒体环境下的高等学校思想教育队伍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高校宣传部门等组成,但思想教育队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效果较差,对融媒体的相关平台和技术没有充分了解,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大学生教育需求,无法进行现阶段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贯彻。
(三)主流意识形态媒体环境复杂多变。在世界各地频繁的媒体传播和信息交流背后,大学生容易受到多元化思维的影响,综合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相对复杂。他们的开放性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对渗透西方文化的内容警觉性不高。从长远来看,将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影响。同时,大量的信息在媒体用户之间传播,其中包含的虚假、负面信息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舆论误导,从而进一步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负面影响。
三、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路径
分析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现状和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提出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路径,形成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路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路径体系
(一)学生层面。
1.增强意识形态理性认同。融媒体带来互动性的信息传播,缩短了受众与传播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优势,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和价值观,通过融媒体的多方传播模式,实现传播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普及和推广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融媒体作品。让学生通过平等对话积极参与政治互动。这一措施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多角度理解,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
2.提升意识形态思想凝聚。利用融媒体强大的互动性,积极沟通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对象,为大学生充分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自身利益统一的价值主张创造有利条件。大学生对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进行思考,提供发展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利用融媒体优势,运用融媒体所创设的线上空间,帮助大学生更容易地参与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思维和实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责任感,形成积极的思想理念,提高意识形态思想凝聚。
(二)教师层面。
1.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要利用融媒体构建多方面的协同育人机制。关于教学改革,要运用融媒体推进,因为高水平的教学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视频讨论等方式,利用融媒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要运用融媒体,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5]。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修课。利用融媒体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在劳动教育方面,要把劳动和实践结合起来,深化产教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内化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最终在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2.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整合虚拟传播和实体教学,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充分利用融媒体,转换为师生双向互动。要从局限于线下教室走向线上线下和谐发展。依托网络在线交流平台,创造符合大学生现实状态的话题,调动大学生网络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大学生主流思想认同感的有效性。融媒体可以创造动态的思想宣传渠道,从单一模式到综合协调,可以协调文字、图像、视频等媒体。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学校媒体内容的宣传方式都可以在改进信息传递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思想话语体系。
(三)学校层面。
1.构建高校传播载体矩阵。利用融媒体突破语言空间限制,实现多渠道共享、多区域反馈,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传播。通过多平台、多技术构建高校传播载体矩阵,占据大学生思想教育传播的主要渠道。一是在校内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栏目,发布优秀文化内容。二是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形成的网络讲座和会议,建设高校相关思想政治视频资源库。三是利用融媒体创造网络和体验情境,高校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满足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需求的实景体验放在融媒体平台上。实现传播范围以点带面,最终构建高校传播载体矩阵。
2.巩固媒体平台治理机制。社会热点和校园突发事件往往容易产生内部和外部网络舆论,不利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增强与发展。高校应巩固媒体平台管理体制,对校园融媒体平台进行舆情信息监测监管[6]。通过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为高校信息部门的应急响应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通过测算,对校园舆论进行快速深入的调查,发现问题后向相关部门报告。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自主开发适合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宣传的媒体平台,确保信息安全。优化和完善校园融媒体舆论监督,进一步健全媒体平台管理体制。
四、结语
本文从融媒体视域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问题、建构路径进行探究,从而丰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涵,为促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等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措施,以深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