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3-01-12周珺

建筑与装饰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建筑设计工程项目

周珺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1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1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其不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思路,同时也是促进整体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基本理念。这种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对于整体建筑工程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时代发展为建筑工程所提出的需求。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中,主要将生态理念作为基础内容,并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融入先进的生态理念,确保其可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降低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生态理念来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在有效减少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消耗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类自然资源。同时,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属于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对于我国整体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建筑领域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能源消耗的主要场所,在我国所有社会领域的能源消耗当中,建筑工程领域占据了50%左右,这样的比例也使得生态理念应当与建筑设计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促进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为建筑领域的发展优化提供重要动力[1]。

1.2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当遵循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其属于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并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其中所采用的主要为植树造林、生态农业、水土流失治理等方式来实现优化建设,而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中采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按照以下几点来进行参考。首先,环保原则为最重要的一点,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尊重自然以及保护自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在实际发展进程中,大多数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忽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导致生态假设仅仅只存在于表面。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需要降低实际施工建设阶段中对周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还要确保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有效结合在一起。其次为节约资源原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阶段中,其所采用的大部分资源都具备着不可再生性,这就需要对前期设计内容以及后期采用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2]。

2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所具备的优点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各类生态建筑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施工等工作过程中,都有效引入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这也对促进当地人文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实际使用阶段中,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生态建筑往往都是从内到外逐步对物质形态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在后续的使用阶段中,各类能源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不同能源的高效利用来构建出能源消耗与污染程度都比较低的生态建筑体系,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所具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中,应当根据基本的使用需求以及建筑环境来科学合理的渗透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时还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绝对不能在设计过程中过度追求美观性。而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也要深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证生态建筑基本使用质量的同时,注重周边自然环境的构造,在后续的施工建设时,就应当以最小的环境损失来满足群众发展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在对生态建筑展开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传统建筑观当中存在的继承问题与发展问题,那些传统建筑理念不能盲目采用,但也不能全盘否决,而是应当找寻出传统建筑观的精华所在,将其有效应用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当中,更好地促进两者间的融合发展[3]。

2.2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要在建筑设计阶段中为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其对于促进生态建筑的和谐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实际建筑施工阶段中,传统建筑在施工时会产生极大的能源消耗以及资源消耗,根据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其占据了城市整体能源消耗的50%,不仅会对土地、空气以及环境等自然条件带来负面影响,也会进一步激化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地融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建筑社会水平,也能够大幅度降低所产生的能源消耗,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由于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使得群众对于各类环境问题更加关注,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当中的节能理念与环保理念,不仅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还能够促进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这就需要在建筑时间阶段中科学合理的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降低污染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为群众建造出更加优异的生活环境,在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3 地域性特征

相对于城市内部的普通建筑来说,生态建筑在外观方面具备着极其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这是由于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需要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数据信息展开综合考虑,而在后续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人文资源与地理资源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全面的前期考察工作,可以在生态建筑后续的使用中大幅度降低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利用当前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展开优化设计,确保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实现和谐发展。除此之外,在生态及建筑的设计工作当中,对当地人文环境所进行的深入挖掘,可以在后续的使用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实用性,确保建筑自身所具备的地域性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来。

3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 选择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当科学合理地引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而在选择所用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那些具备着环保性与绿色性的节能建筑材料,以此来全面提高生态建筑的整体质量与性能。在后续建筑物的施工阶段中,为了进一步突出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就要全面拓展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以及选择范围。举例说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其整体使用量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资源的消耗量,工作人员就可以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中,科学合理的按照材料的配合比来引入适当的水,提高材料配比的稳定性,以此来全面体现出建筑设计阶段中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效果。而在选择建筑门窗部位的施工材料时,则要尽量采用那些保温性能较为优异的门窗材料,比如塑钢门窗等,通过塑钢门窗能够大幅度降低室内热量与室外热量的交换效率,降低所产生的能源消耗,使得建筑物基本在冬季环境中,仍旧能够持续供暖。此外,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展开设计时,为了有效发挥出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实际作用,就应当加大对周边生态环境与自然植被的重视程度,这样不仅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加优异的视觉审美效果,还可以构建出舒适度更高的居住环境。

3.2 对空间结构体系展开优化设计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必须要合理采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针对建筑内部的主要空间结构与空间体系进行更加全面的优化设计,通过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入,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性特征。而在传统建筑工程的空间结构设计阶段中,其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就在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在生态环境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就需要在建筑物空间结构的设计阶段中,提高对于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视程度,对气候条件与能源消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稳定控制,在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提升建筑物居住的舒适程度,为群众构建出更加优异的居住环境。

3.3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选址

首先,应当提高对于规划选址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当作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的关键工作,其中不仅需要遵循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还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与周边环境有效结合在一起。而在实际规划选址阶段中,涉及的工作人员应当提前对施工现场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检测,明确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变化情况,而后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应当将自然元素与设计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对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还可以更好地突出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实际作用,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而针对那些需要重新进行建造设计的建筑物,就要重点关注其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在突出建筑物全新特点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这部分新建的建筑物可以与其他建筑物有效融为一体。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必须要对规划选址展开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周边自然环境能够与建筑设计实现和谐发展。

3.4 实现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个性化建筑已经成为体现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方式,而在设计工作的实际开展进程中,应当将群众的身体健康放置在首位,从而为其提供出一种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这里所指的安全,其并非只是房屋建筑的质量,还包括了房屋建筑内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众对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基本需求。而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群众创造出更加优异的生活空间或是工作空间,通过个性化建筑的设计,还可以确保设计效果能够逐步提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降低房屋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程度,保障原本生态的同时,充分挖掘出当前地区所具备的生态价值,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作为核心所在,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而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制定时,也要保证其能够与当地的地域性特征保持高度一致,设计人员也要积极对当地的人文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地方元素可以有效引入设计方案当中,在获取更多认可的同时,满足群众对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针对不同的人群,还应当采取差异化的设计方式,根据生活习惯、群体喜好以及年龄特点等内容来对设计方案加以调整,确保房屋建筑能够符合群众的生活习惯。

3.5 强化水力平衡系统设计

在生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保证水力平衡系统的完善性,如若采用的是定流量暖通空调设备,就要在设计期间保证各个结构、线路的平衡性,尤其是增强线路水力平衡性。如若应用的是变流量暖通系统,就要在设计期间综合性按照系统特征创建完善的动态差压控制阀,使得每个结构、每个部分都可以形成压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动态流量平衡阀,保证设计的水平。为预防因为不合理设计发生水力不平衡的问题,就应合理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的设备和部件,按照系统的具体运行状况明确动态流量平衡阀的设计模式,保证整体的设计效果。另外,设计期间还需结合空调的整体情况,明确安装期间需要应用的水流管道部分、新风机组管路部分的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部件,预防因为水力不平衡出现问题,从根本层面增强相应的绿色生态设计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中合理应用生态设计方式,不仅能够预防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浪费问题,还能促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时期环境下应重点关注工程项目特点,科学运用生态设计的方式,保证不同指标、不同系统的有效性设计,改善工作现状、提升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生态设计目的。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建筑设计工程项目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建筑设计的困惑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