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探讨
2023-01-12张维
张维
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引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既要有前瞻性,又要保证实施的成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是城市更新的关键,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营造优美城市环境的重要保障。城市更新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思路也将不断得到完善。
1 城市更新的背景与概念
1.1 背景
城市更新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人们对城市更新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棚户区改造到老旧小区改造,再到提出实施城市更新策略,中央层面对于城市更新的认识与推动正在不断深入。
1.2 概念
城市更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58年的荷兰。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包括旧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土地的二次开发、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工业区转型、工业遗产保护、港区和滨水区的整治改造以及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1]。
2 城市更新的目的与实施路径
2.1 目的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消极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实体(建构筑物等硬件)的改造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以建筑设计推进场所精神、地域文化的保持与延续。
2.2 实施路径
城市更新是指对特定城市中某一消极的区域(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根据城市规划方案和相关程序,进行综合整治改善、保存维护、拆除重建的三类更新活动。城市更新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下:①综合整治改善。主要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内容,但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②功能改变。改变部分或全部建筑物使用功能,保留建筑物的原主体结构。③拆除重建。该模式对城市更新单元内建筑物进行全部或大部分拆除后重新建设,一般通过综合整治、功能改变等方式难以有效改善或者消除的,可以通过拆除重建方式实施城市更新。
3 新的城市更新形势下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突出问题
3.1 城市消极空间庞杂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公共空间由于片面的实用主义导致功能缺乏整体联系和文化脉络,在人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各种消极空间。例如,老城区商业步行街中主街道的两侧常常分布着枝干街道和巷弄,而这些巷弄往往狭窄局促,通常因为无法开展商业活动而被人们遗弃,造成了空间浪费,甚至成为垃圾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民众出行体验。近年来,城市高架路在城市中如蜘蛛网一般密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然而,很多桥下空间成了流浪汉的家,卫生状况极差,影响城市品质。由于长期对城市高架路下覆盖空间的忽视,这些地方已经成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遗留问题。
目前正在推行的老旧小区改造,主要还是集中在涂脂抹粉式的立面整治,在实施工程中采取了一刀切式的立面改造,说得通俗点就是“换了件衣服穿”,连外墙保温都没改善。施工期间还影响居民生活和停车,现场施工环境脏乱,居民出行不便;同时对休闲活动场地、宅边绿化环境等动态使用空间考虑得不够,整治之后空间的效能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
3.2 文物古迹等历史建筑缺乏保护
历史与文物建筑是城市的传承和发展记忆,市民的精神瑰宝。但由于我国经济的过快发展,城市化疯狂扩张,导致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被拆除。文物古迹的破坏和城市化畸形扩张,造就了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缺乏人文气息,降低了公民生活舒适度。在城市化急剧扩张的进程中,城市发展规划部门人员重点关注的往往是新城区的建造,而对老街区和老建筑的维护投入甚少。相当数量的城市规划人员对重点文物建筑避之不及,认为老建筑改造十分棘手,难以出业绩,害怕担责任,放任历史建筑自然损毁而不愿意进行保护工作[2]。
3.3 市民参与规划热情较低
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提供安居乐业的场所,使人民综合生活指数幸福度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进程中应力求有机结合城市建筑与周围生态人文环境,做到二者的相辅相成。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依法享有参与权、监督权、共同设计和管理的权利。但由于市民受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公民意识不够,在目前的城市发展及规划过程中,城市居民的参与度较低,参与热情不足。另外,城市发展的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常常是闭门造车,而没有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与市民互动、倾听市民的需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管理观念落后,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涌现的需求脱轨,管理工作严重滞后,降低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及创造性。
4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利用城市设计留出公共空间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开放空间及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因此在城市中需要留出足够的公共建筑空间,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公共建筑空间是基于建筑内外空间,直接供城市人们开放使用的一个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建筑空间使用领域的整体设计是城市整体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城市建筑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建立最低的公共绿地使用比例,通过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公共活动空间管理系统,为外来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活动空间,使城市居民的公共交往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扩展,使城市公共信息空间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4.2 对公共空间进行精细化控制
城市公共综合空间建筑是介于城市构筑建设者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开放公共空间,是社会公众组织进行公共文化交流和公众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其经营目的是为普通大众提供高品质服务。
精细的公共城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公共绿地服务管理效能,合理组织公共服务空间;可以有效承载各类城市公共场所的服务活动,对逐步提升城市人民公共生活服务质量极为重要。
在我国城市更新的推进过程中,精细优化城市空间设计对不断提升各类城市空间使用效能和不断扩大城市民众的多样化生活空间,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通过城市步行时间连续性、环境设计个性化等新型城市整体设计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能够展现不同类型城市最具区域特色的部分,彰显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摆脱“千城一面”的固有城市建设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核心竞争力[3]。
4.3 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主要目标,立足于城市规划范围、城市四周地理区域、城市所处地理区域之内的城市生态环境及其诸多影响因素进行长期综合分析考虑。规划内容应包含土地规划综合利用、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环境资源保护的总体规划以及文化类和历史物质遗产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一直是城市生态建设重要根据,相关部门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将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深入贯彻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应注意公园绿地的修建与完善,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修复技术为支撑,对城市中被破坏的山体、被污染的河流湿地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积极改善绿色环境。
4.4 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法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分为宏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两个部分。对我国城市建筑整体空间情况进行的分析设计,是城市宏观规划设计的范畴,主旨在于确定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和功能体系。城市微观环境设计更偏向于现代城市主体建筑中的公共信息界面的设计、实施方案以及不断更新的环境控制。
由于每个城市所在地域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在地域城市更新设计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城市地理环境差异选择不同的城市环境设计更新方法。城市的文化整体空间布局采用比较宏观的现代城市规划,了解整个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在深入了解整个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形态的基础上,逐步地准确规划各种公共设施的空间安排,确定各种公共设施的建筑体量及其具体内容,与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相适应和衔接。
相对于传统宏观上的设计,微观上的设计目前应用更广泛。微观调研设计将不断提升我国城市环境质量水平作为首要任务,主要采用小范围、轻量化的设计思路和渐进式的设计方式,摒弃了大量小规模的宏观调研活动。小规模范围的城市改造设计升级不仅不会直接破坏一个城市的内部整体景观布局,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细节的重要作用,使城市建筑物设计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4.5 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工作协调开展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关注一些老旧中心城区的具体整改与综合治理,需要将作为城市核心地区的各个重点功能区的核心功能和独特性充分展现出来。在国际实践操作阶段,需要以对各区域重点开展的风貌相关分类工作的分析为依据,对一个城市更新改造阶段的不同生活方式进行分类,确保城市全面风貌改造与优化管理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在充分结合城市中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文化特色的总体基础上,重点展现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文化风貌特点以及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以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并优化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在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
4.6 与周边自然环境进行有机协调
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周边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的设计人员在建筑功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后,在这些场所中能感受到生活的起源,走在街头,可以穿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像是一个给成人游乐的乐园。这个城市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例如浙江乌镇、南浔,就是将江南小桥流水的自然条件基础与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有机统一,构造了风景如画的建筑群落,完美展现了江南水乡地区的独特自然人文风情。
4.7 使规划区域的市民融入进来
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安土重迁,不舍离开多年生活之地。当地政府在进行旧区改造时,应做到对居民的最大善意和尊重。比如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南宋御街项目,对原住民就采取“鼓励外迁,允许自保”的改造原则,将中山中路核心段改造为南宋御街步行街后,原住民和新招的商户交织在一起,既保留了原来老街的生活痕迹,使城市历史得以延续,又成功对老街区进行升级改造,改善了市民生活休闲的空间和环境品质,展现出城市的独特魅力[4]。
5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城市更新发展迅速,且更新对象大多为已新建成的城市环境,涉及多方利益,为我国城市环境的再造与开发以及建设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在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中,城市设计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城市更新政策提供一套可行性研究性方案,还能够协助更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文章针对我国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