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因突围,何必摩登

2023-01-11郑翔文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古音宏达词典

郑翔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2年8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修订者说,有鉴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呼唤,此次修订在保持普通话音系的完整性的同时,流露出“为文脉留一音”的人文情怀,如“房”字提示“在‘阿房宫’中读pánɡ”;“六”字提示“用于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苏)等时,当地人读lù”。

请结合以上材料,针对多年来一些人“废除字的古音、多音”的呼吁,以“为文脉留一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拂几载。听凭朔风卷尘,唯见中华文明立风雨安如山。为什么?因为中华文明藏有无尽的韧性,如蒲苇,如磐石,虽细如发丝,却挺千钧无所移。在最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流露出的人文情怀,既富有温度,也是现代人对神秘古代文化的敬仰。

然而,现代化趋势无法阻挡,亦无处逃避。如果说,现代化是大洋中的风浪,那么中华文化便是洋中一只不大不小的船,既有顽强抵御风暴的勇气,也有力尽之时屈服于风暴的无奈。但如果为了现代化,而篡改甚至摒弃中华文化,那将不仅仅是一场文化浩劫,更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滑坡。

也许有人说,古代传下来的古音、多音除了给我们添了麻烦之外,还有什么用?但是纵观人类历史便会发现,最终取得了永恒的不恰恰是那些看似无用的艺术、美学、精神价值吗?在《庄子·人世间》中,南伯子綦见大木而异: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可细看却發现大木无可为栋梁,无可为柴薪,甚至食之有毒。此异材若只有实用价值,怕是早就被伐了。然而,我们无可否认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像不能忽视奇丽瑰怪的盆景。庄子说,无用之用,是为天下之大用。那些无用的字音,也许确是古人对美的思考和追求,能为天下“作大用”。

金宏达有一篇文章,叫《街魂》。“魂”与“器”相对,“器”泛指一切实用之处,“魂”则是蕴藏其中的美感。“器”普遍存在,乃至千篇一律。而“魂”才是一切独特之处——独特的生活文化、风土人情、历史渊源,哪怕只是独特的一丝气息。世界上熙熙攘攘、交通便利的街很多,而真正有魂的却屈指可数。金宏达说,“窃窃冥冥,流于无形。”一个字,一个音,皆有其魂。比起一种共性,不如说“魂”更像是一种天性。当音之醇厚遇上魂之飘逸,所迸发出的不仅有中华汉字之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骄傲自豪,更有千百年来无数炎黄子孙面对“魂器难合”的两难境地的不懈探索和奋不顾身。

莫改音,莫失魂。

从古至今的每一音,皆是古人对生活和艺术的中和。《谎言的衰朽》一书中,王尔德这样说:“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王尔德举例,伦敦有雾已经有几个世纪了,可没有人注意到它,直到艺术发现了它们。中国人看得见月亮,同样是源于文人墨客、乐师画匠发现并赋予了月亮独特的美。若不是艺术的美感,毫无实用价值的月亮又如何在中国人心中缠绕起千千结呢?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无用之音的背后,是有大用的中华民族之文化、价值。那么,为了现代生活的便利而改变这大用之用,不必说不可为之,至少也是大可不必。

一音之“留”,留的是生活之艺术;一心之“恒”,恒的是艺术之生活。

(指导教师:李仁甫/编辑:李跃)

评点

文章具有内在逻辑性,先是紧扣材料,肯定新版词典体现了“现代人对神秘古代文化的敬仰”,随即一转,指出“篡改甚至摒弃中华文化”的严重后果,接着重点反驳“古代传下来的古音、多音除了给我们添了麻烦之外,还有什么用?”最后得出结论“一音之‘留’,留的是生活之艺术;一心之‘恒’,恒的是艺术之生活”。

逻辑性如此强的文章为什么读来却不感到枯燥、抽象?首先,得益于作者既有说服力又有文化味的引用,无论是古代庄子,还是今人金宏达,皆让人佩服作者旁征博引的功夫;其次,文章表达很有文学色彩,不必说整体上语言使用雅致,就说“如蒲苇,如磐石”“现代化是大洋中的风浪,那么中华文化便是洋中一只不大不小的船”等比喻句就新人耳目、引人入胜;最后标题“基因突围,何必摩登”也夺人眼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新版词典凸显中华文化的肯定和对今人“为了现代化而篡改甚至摒弃中华文化”行为的嘲讽。

猜你喜欢

古音宏达词典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
广东宏达建投控股集团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