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器上的痕迹、现象与制陶操作方法的联系
2023-01-11李文杰
李文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螺纹有外螺纹、内螺纹之分,左旋螺纹、右旋螺纹之别。
常见的螺丝、螺栓,如果不加以说明,都是向右旋转的。右旋螺纹常见的原因是用右手方便、顺手。右旋是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松开。左旋少见。例如落地电风扇转轴端的螺帽是右旋的,顺时针旋转;转轴外侧的螺母是左旋的,逆时针旋转。二者的旋向相反,越转越紧,不会脱落。
外螺纹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种。左旋是朝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右旋是朝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栓沿轴线垂直放置,螺旋线左端高于右端为左旋螺纹(图一,左),右端高于左端为右旋螺纹(图一,右)。常见的螺栓外表为右旋螺纹。内螺纹也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种。螺母沿轴线垂直放置,螺旋线右端高于左端为左旋螺纹,左端高于右端为右旋螺纹。常见的螺母内孔为右旋螺纹。
图一 螺纹的旋向图
中国古代的陶容器是以容纳物料并以壳体结构为主的陶质器皿,包括盛储器、水器、炊器等,其中有些三足和盖钮也是壳体结构。采用快轮制陶的部分陶器会因为手动拉坯而在壳体内壁或外表留有螺旋式拉坯指痕(即螺纹),同螺栓、螺母上的螺纹一样,也有外螺纹、内螺纹之分,左旋螺纹、右旋螺纹之别。同时,仔细观察,陶器器身上还存有快轮制陶时留下的其他痕迹和现象,如切割、轮修时形成的偏心涡纹和正心涡纹,以及麻花状扭转皱纹和放射状褶皱,同样也有左右之分。这些痕迹现象均与制陶者的操作方法相关。下面从这些陶器上的痕迹和现象及与制陶操作方法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痕迹
在制陶技术中,痕迹是制陶者用手指或工具直接施于坯体表面所留下的印痕,可以看到或触摸到,它与制陶者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包括螺旋式拉坯指痕(即螺纹)、偏心涡纹(切割痕迹)、正心涡纹(轮修痕迹)等。
1.螺旋式拉坯指痕(即螺纹)
快轮拉坯成型的陶容器,有一部分内壁(及内底)和外表留有螺旋式拉坯指痕(即螺纹),可分左旋螺纹、右旋螺纹两类。
(1)左旋螺纹
湖北省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出土的屈家岭文化晚期圈足杯T66②∶19,器身内壁、圈足内壁及内底都留有顺时针方向的螺旋式拉坯指痕(图二,1)[1]133。以中线为界,从外表看,螺旋线左端高于右端,为左旋螺纹;从内壁看,螺旋线右端高于左端,为左旋螺纹。这表明轮盘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制陶者的左手放在内侧,右手放在外侧,提拉胚体时主要靠右手用力,左手只起辅助作用。这是常规操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圈足杯的圈足内底可见左旋螺纹,与内壁的左旋螺纹连为一体。
山西省垣曲县古城东关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轮制单耳杯 IH265∶36(图二,2)[2]553,556、湖北省天门市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石家河文化陶罐H68∶89(图二,3)[3]438,内壁都有顺时针方向的螺旋式拉坯指痕,都采用了常规操作方法。
图二 陶器上的左旋螺纹
(2)右旋螺纹
湖北省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出土大溪文化第四期碗形豆T52扩方③G3∶27圈足内壁和外表留有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式拉坯指痕(图三,1),碗形豆T52扩方③G3∶32圈足内壁留有逆时针螺旋式拉坯指痕(图三,2)[1]79—80。从外表看,螺旋线右端高于左端,为右旋螺纹;从内壁看,螺旋线左端高于右端,为右旋螺纹。这表明拉坯时轮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制陶者右手放在内侧,左手放在外侧,主要靠左手用力,这是“左撇子”的操作方法。
图三 陶器上的右旋螺纹(一)
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遗存的制陶工艺发展水平及年代相当于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第四期。1990年4月,笔者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了这批陶器,“能够看清拉坯指印的有十件器物,包括五件簋(M2∶10、23、46,M9∶3,M12∶33)和一件圈足盘(M2∶5)的圈足内壁,三件鼎(M3∶2,M12∶2、3)和一件壶(M2∶6)的器身内壁都留有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式拉坯指印,表明这十件器物都是采用‘左撇子’的操作方法拉坯成型的”[4]。这是相当原始的方法,表明当时处于快轮制陶的初期。
湖北省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出土屈家岭文化晚期陶器中,圈足杯采集∶5的器身内壁和外表(图四,1)、圈足杯T61②∶2的器身和圈足内壁(图四,2)、盂形器T23②∶1的内底和器身内壁(图四,3)、豆圈足T23②的内壁(图四,4)都留有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式拉坯指痕[1]133。从图中可见,这些器物的内壁旋线均为左端高于右端,外表(如圈足杯采集∶5)旋线右端高于左端,均为右旋螺纹。由此可见,屈家岭文化晚期,“左撇子”操作方法仍占主导地位。
湖北省天门市肖家屋脊遗址石家河文化的粗圈足豆(特点是豆的圈足粗大)H42②∶21,由于未经修整,豆盘的内底、内壁和圈足的内壁、外表都有清晰的逆时针螺旋式拉坯指痕(图 四 ,5)[3]438。这已经是个别现象。
图四 陶器上的右旋螺纹(二)
如上所述,快轮拉坯时主要靠放在外侧的手(右手或左手)用力,放在内侧的手只起辅助作用,根本原因是轮盘转速快,离心力大,将胎壁往外甩,放在外侧的手既要抵抗离心力,防止胎壁往外甩,又要控制胎壁旋转的方向,放在内侧的手则只需控制胎壁的厚薄。双手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偏心涡纹
涡状纹理简称“涡纹”,是毛坯成型工艺即将结束,用绳子将毛坯从轮盘上切割下来时产生的痕迹。特点是涡心偏向一边,呈不规则螺旋形。轮盘逆时针旋转时其涡心偏向圆心的左边,呈“6”字形,称为左旋偏心涡纹;轮盘顺时针旋转时,涡心偏向圆心的右边,呈反“6”字形,称为右旋偏心涡纹。
(1)左旋偏心涡纹
例如山西省曲沃县、翼城县天马—曲村周代居址手制的杯J7H77∶4,外底有偏心涡纹,涡心偏向圆心的左边,为左旋偏心涡纹(图五,1)[5]190。这表明制陶者采用了常规操作方法,轮盘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用线绳将坯体从轮盘上切割下来时出现左旋偏心涡纹。笔者仿制了这件杯(仿∶441),偏心涡纹也偏向圆心的左边(图五,2)[5]图版肆陆-4,5。
又如山东省兖州县(今济宁市兖州区)西吴寺遗址龙山文化轮制陶器,外底的偏心涡纹涡心偏向圆心的左边,为左旋偏心涡纹(图五,3、4)[6]。
图五 陶器上的左旋偏心涡纹
另外,前文所见山西省垣曲县古城东关遗址出土龙山文化单耳杯IH265∶36和湖北省天门市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石家河文化陶罐H68∶89器底均留有左旋偏心涡纹(见图二,2、3)。
(2)右旋偏心涡纹
采用“左撇子”操作方法,轮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偏心涡纹的涡心偏向圆心的右边,为右旋偏心涡纹。例如山西省曲沃县、翼城县天马—曲村周代居址出土的手制陶杯JH77∶3(图六,1)[5]190,外底的偏心涡纹即为右旋偏心涡纹,这表明制陶者采用的是“左撇子”操作方法,轮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笔者仿制了这件杯(仿∶440),涡心也偏向圆心的右边(图六,2)[5]图版肄伍-5、6。
图六 陶器上的右旋偏心涡纹
3.正心涡纹
“正心涡纹”是指涡心与陶器内外底或器盖顶部外表的圆心重合的涡状纹理。不论外底还是盖顶外表的正心涡纹,都是在毛坯成型工艺结束后,边旋转轮盘边用工具从轮盘中央往边缘逐渐移动坯体时产生的涡状纹理,呈现有规则的螺旋形。器物外底的正心涡纹是修整痕迹,器盖顶部外表的正心涡纹兼有装饰作用。从理论上讲,正心涡纹也应有左旋、右旋两种,但实际上目前只见左旋一种。
(1)左旋正心涡纹
例如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西吴寺遗址龙山文化陶器外底的正心涡纹,系采用常规操作方法,轮盘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涡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左旋正心涡纹(图七,1)[6]。这是修整痕迹。
又如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轮制器盖H33∶4、T209⑧∶38,其顶部外表有正心涡纹,制作时轮盘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涡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左旋正心涡纹,既是修整痕迹,又兼有装饰作用(图七,2、3)[7]。
图七 陶器上的左旋正心涡纹
(2)右旋正心涡纹
从理论上讲,右旋正心涡纹是在对陶器进行修整时采用“左撇子”操作方法,轮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形成的痕迹,但实际上目前出土陶器上并未见右旋正心涡纹。原因是,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采用“左撇子”操作法制作陶器的情况逐步减少,到龙山文化时期,绝大多数制陶者已采用常规操作方法,并达到规范化程度,因而基本上不会出现右旋正心涡纹。
笔者在1990年4月对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石家河文化陶豆进行了统计,发现217件陶豆全部为快轮拉坯成型,豆圈足内壁的螺旋式拉坯指痕有两种:第一种为顺时针方向,有199件,占陶豆总数的92%,这表明绝大多数制陶者采用了常规的操作方法;第二种为逆时针方向,有18件,占陶豆总数的8%,这表明只有少数制陶者采用“左撇子”的操作方法。说明“石家河文化的快轮制陶技术(包括快轮拉坯成型和快轮慢用修整技术)已达到普及和规范化的程度,在江汉地区呈现出快轮制陶技术的第一次高潮”[3]442。
2017年,笔者在《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中进一步写道:“在铜石并用时代晚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快轮拉坯的操作方法都已经基本上达到规范化的程度,具体表现在:制陶者利用快轮拉坯时,一般轮盘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左手放在内侧,右手放在外侧,主要靠右手用力,左手只起辅助作用。操作方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有利于快轮制陶技术的传授、推广和普及,从总体上提高了制陶手工业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1]194
肖家屋脊遗址的陶豆虽有喇叭形圈足豆和粗圈足豆两种型式,但都是豆盘和圈足分开轮制后接合在一起,豆盘外底处于暗处,不需要轮修,因此即使采用“左撇子”操作方法也不会出现右旋正心涡纹。豆盘外底即便有痕迹,也只有切割痕迹(偏心涡纹),还可能划出沟槽,形成粗糙面,使豆盘外底与圈足上端接合更加牢固。
1994年4月,笔者利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红泥沟村出产的红黏土烧制了偏心涡纹、正心涡纹标本,可辅助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图八)。
图八 笔者仿制的偏心涡纹、正心涡纹标本
二、现象
在制陶技术中,如果说痕迹是“主要产物”,那么,现象则是“副产物”,是附带产生的。现象可以从坯体表面看到或触摸到,它不是用手指或工具直接施于坯体表面的印痕,换言之,与制陶者的行为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间接关系。由此可见,现象与痕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陶器上出现的现象有麻花状扭转皱纹、放射状褶皱等。
1.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
这是轮制陶器上罕见的现象,细心观察才能看到。“麻花状扭转”是指在制坯所用泥料含水率较高(泥料较软)的条件下,在快轮拉坯产生螺旋式拉坯指痕的同时,坯体上产生的一种扭转现象。当轮盘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制陶者双手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时(类似拧麻花的手法,因此产生麻花状纹理),坯体表面会产生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
山西省曲沃县、翼城县天马—曲村周代居址出土的4件春秋晚期轮制细柄豆(细柄是春秋晚期陶豆的特点)柄内壁都有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5]209(图九,1—4)。其中,K9J5柄内壁既有左旋螺纹,又有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由于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的倾斜度明显大于左旋螺纹的倾斜度,两者相交成网格状(图九,4)。
1985年,笔者请湖北省枝江市马家店镇陶器厂的杨叶顺师傅仿制了一件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圈足杯。采用的是常规操作方法,轮盘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次拉坯成型。先制作圈足,将顶部捏拢、封死,形成器底,再制作器身。正视器物外表,可见顺时针螺旋式拉坯指痕即左旋螺纹;俯视内壁,既有左旋螺纹,又有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两种纹理相交成网格状(图九,5、6)。
图九 陶器上的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
2.放射状褶皱
放射状褶皱的产生与制陶者拍打或滚压器表的行为有间接关系,通过胎心在内壁表现出来。放射状褶皱有左旋(形状类似“卍”)、右旋(形状类似“卐”)之分。
(1)左旋放射状褶皱
例如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手制小口尖底瓶底部 F332∶4(图一〇,1)[8],其下半身为倒筑,内底有左旋放射状褶皱,呈卍形。据此推断,系采用常规操作方法,轮盘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制陶者右手持篮纹拍子从下往上拍打近底部,由于胎壁收缩封死形成尖底。
又如山西省垣曲商城出土手制器盖H181∶26,盖钮中空,管状壁,圆锥状顶(图一〇,2)[9]。从盖内观察,盖顶留有一个大圆洞,周壁有放射状褶皱,呈卍形,为左旋放射状褶皱,钮顶内壁有泥尾痕迹。应同样是采用常规操作方法,轮盘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制陶者右手持素面拍子从下往上拍打器壁上部,使其直径逐渐缩小,先形成大圆洞,再形成管状壁,最后封死形成圆锥状尖顶。
(2)右旋放射状褶皱
如铜石并用时代晚期的山西省垣曲县古城东关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早期手制陶鬲ⅠH83∶1(图一〇,3)[2]559—560,器身内壁留有泥条缝隙,经观察可知:泥条向器外倾斜,表明系采用倒筑法成型,即从口部筑到底部。泥条顺时针盘旋上升,表明轮盘顺时针旋转,制陶者用右手持泥条,左手捏泥条,左手起主要作用,这是采用“左撇子”操作方法。封底时,制陶者左手持绕绳圆棍从下往上滚压近底部,由于胎壁收缩封死形成尖底,内底产生卐形放射状褶皱,为右旋放射状褶皱。
图一〇 陶器上的放射状褶皱
三、痕迹、现象与制陶操作方法的联系
在中国古代制陶技术中,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陶器上的痕迹与现象存在左旋和右旋两种不同形式。
1.左旋螺纹、左旋偏心涡纹、左旋正心涡纹、左斜麻花状扭转皱纹、左旋放射状褶皱等,反映了制陶者惯用右手,采用常规操作方法。
2.右旋螺纹、右旋偏心涡纹、右旋放射状褶皱等,反映了制陶者惯用左手,采用“左撇子”操作方法。
从总体上看,古代陶器上的痕迹和现象以左旋常见。快轮制陶是往上拉坯,好比右旋的螺栓往下旋转,螺母往上旋转,螺栓与螺母相配合,上下相对,相反相成。换言之,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