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型西瓜新品种传祺2 号的选育
2023-01-11穆生奇陈艳利攸学松曾剑波
穆生奇,徐 进,马 超,陈艳利,张 莹,攸学松,曾剑波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 100029)
1 育种目标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西瓜属(Citrullus)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西瓜具有汁多味甜、凉爽止渴、清热解暑的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夏季水果之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1-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FAO 统计,我国2019 年西瓜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47.7%,西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6%,人均年消费量更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 倍[4-5]。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日益小型化,人们消费西瓜的习惯也发生改变,果型小巧、外观靓丽、品质优良的小果型西瓜成为新宠,品种数量不断增多[6-8],种植区域及面积也持续扩大[9-11]。北京种植西瓜的历史较为悠久,北京大兴素有“中国西瓜之乡”的美誉。2018 年,北京市西瓜播种面积为2750 hm2,年均产量13.24 万t[12]。北京小型西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截止到2021 年,种植面积已达1570 hm2,占比超过50%,小型西瓜生产已成为京郊瓜农提效增收的有效途径[13-14]。当前北京小型西瓜品种主要有超越梦想、L600 等[15-16],早春温室栽培易出现果皮厚、单果质量小、膨果速度慢等问题,制约了产量和效益的提高。鉴于此,笔者育种团队开展适宜北京早春设施栽培的早熟、优质、高产、耐贮运小型西瓜品种选育研究,期望育成新品种以满足生产需求。
2 选育过程
2.1 母本选育及特征
母本自交系M86×W18 是2006—2008 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将国内收集的两个育种材料M86 与W18 杂交后经8 代定向自交分离获得的稳定自交系。该品系早熟,植株生长势中等,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第7 节左右,以后每隔5~6 节再现1 朵雌花。坐果性好,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28 d,北京地区大棚春播全生育期88 d 左右。果实圆形,果皮绿色上覆墨绿色齿条,单瓜质量1.4 kg 左右,果皮厚度约0.4 cm。瓤色粉红,瓤质酥脆,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8%左右,边部10.5%~11.5%,抗病性好。
2.2 父本选育及特征
父本自交系T11 是2004—2007 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日本引进的品种MCA 进行7 代定向自交分离获得的纯合自交系。该品系早熟,植株长势较旺,主蔓第1 雌花着生于第7 节左右,以后每隔5~7 节再现1 朵雌花。易坐果,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0 d,北京地区大棚春播全生育期90 d 左右。果实长形,果皮绿色上覆墨绿色齿条,平均单瓜质量2.13 kg。瓤色大红,瓤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13.5%,边部10.5%~11.0%。果皮厚度约0.5 cm,果皮韧,耐贮运。
2.3 选育经过
根据育种目标,课题组于2009 年秋季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以自交系M86×W18为母本,以T11 和其他纯合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目标组合12 个。2010 年春季在北京市大兴区试验大棚进行组合筛选试验,综合评价产量、品质、熟期等多个性状指标,筛选出最优组合(M86×W18)×T11(编号为10-4),定名为传祺2 号。2011—2012 年连续2 年春季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新秀为对照;2013—2014 年连续2 年春季参加北京市保护地小型西瓜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传祺2 号在果实品质、产量、耐贮运性、抗病性等多个性状表现突出。2015 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瓜2015005。
3 试验结果
3.1 组合筛选试验
试验于2010 年春季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试验大棚进行,以品种超越梦想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每小区种植30 株,折合667 m2种植1112 株。2 月上旬育苗,3 月中旬定植,吊蔓栽培,双侧蔓整枝,人工辅助授粉,每株留两果。试验结果(表1)表明:组合10-4(传祺2 号)的果实发育期和全生育期较短,分别为30 d 和90 d,均比对照少1 d;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2.9%,比对照高0.4 个百分点;667 m2产量3 420.6 kg,在12 个组合中排名第2,比对照显著增产7.96%;瓤色大红、瓤质脆、采摘期长,综合表现最好。
表1 10-4(传祺2 号)在组合筛选试验中的结果
3.2 品种比较试验
2011—2012 年连续2 年春季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新秀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每小区种植30 株,折合667 m2种植1112株。2 月上旬育苗,3 月中旬定植,大棚吊蔓栽培,双侧蔓整枝,人工辅助授粉,每株留2 果。试验结果(表2、表3)表明:传祺2 号全生育期平均为89 d,较对照多0.5 d;平均单果质量1.8 kg,较对照高0.1 kg;平均667 m2产量3 512.31 kg,较对照显著增产11.58%;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较对照高0.2 个百分点;平均果皮硬度46.85 kg·cm-2,较对照显著高55.39%;平均采摘期13.0 d,较对照长5.5 d;纤维少,瓤质更脆。
表2 传祺2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熟期及产量结果
表3 传祺2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品质及采摘期结果
3.3 北京市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13—2014 年连续2 年春季,传祺2 号参加了北京市小果型西瓜组区域试验,2014 年春季参加了北京市小果型西瓜组生产试验,采用大棚吊蔓栽培,对照品种均为京秀。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每小区不少于20 株,四周设保护行;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法,不设重复,每品种种植不少于100 株。试验结果(表4)表明:传祺2 号全生育期平均为89 d,较对照多1 d;平均单果质量1.6 kg,较对照高0.06 kg;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7%,较对照高0.24 个百分点;平均667 m2产量3 523.64 kg,较对照高3.39%;瓤色较对照更红,瓤质更脆,果皮韧性更好。
表4 传祺2 号在北京市西瓜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的结果
4 品种特征特性
传祺2 号属早熟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在北京春大棚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90 d 左右,果实发育期30 d 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坐果性好。主蔓第1雌花节位8 节左右,雌花间隔5 节左右。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上覆墨绿色齿条,果皮韧,耐贮运。瓤色红,瓤质脆,纤维少,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边部10%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53 kg,667 m2产量3000 kg 以上,适合北京及周边省份保护地栽培(见彩插2)。
5 栽培技术要点
传祺2 号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强,适宜在北京及周边省份保护地栽培。主要栽培技术要点:(1)华北地区春季大棚栽培通常于1 月下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嫁接育苗,苗龄约40 d 时定植,采用双蔓或3 蔓整枝,667 m2吊蔓栽培定植1200~1600株,地爬栽培定植700~1000 株。人工辅助或蜜蜂授粉,选择第2 或第3 雌花留果,每株留2 果。(2)施足底肥,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300~1800 kg,均衡复合肥30~50 kg。果实鸡蛋大小时,667 m2追施高钾复合肥15~20 kg,采收前7 d 停止灌水施肥。(3)苗期应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4)传祺2 号果实发育期30 d 左右,应根据授粉时间适时采收,按质量分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