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写作理念下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三可”探析

2023-01-11孙召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诗化课程教学

孙召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教学,可分为教与学。从基础写作课程来看,即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其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而学生要学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写作。当前,基础写作课程教学虽然能够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完善教学内容,但还是存在根本性问题。高校学生在特定阶段中的学习受到前教育的影响,因此在学习习惯、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积极性不高。又因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没有针对写作展开相关实践教学,学生的思维被限制,逐渐出现“描述不准确”“表述千篇一律”“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不会写”等写作问题。这些问题使当前高校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课程设置难以起到较大的作用。而创意写作包含“自我诗化”“感知训练”“学会模仿”“文类成规”等理念,这些理念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找到写作的欲望和方法。另外,创意写作理论不断完善,与其相对的写作实践练习也随之产生,理论和实践结合使写作教学“可观”“可感”和“可操作”。基础写作课程只有突破“理论填灌”教学模式,融入创意写作理念,使教学变为“三可”,才能实现课程的知识效用。

一、可观

可观,为“可观察”。在中国写作理论中,写作要经历“物—感—思—文”四个过程,对“物”的观察是感知的基础,是运思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缺乏观察,写作如同无源之水。在创意写作中,大多数理念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得以完善,而“自我诗化”属于大多数中的一种,观察活动是“自我诗化”的先决条件。“自我诗化”指写作者具有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需要写作者依据自我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和思考方式,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和思考方式。观察是写作者获得新的形象和思考方式的关键。没有观察,写作者原有的记忆表象将无法与新的事物发生联系,也不会产生新的形象;没有观察,原有的思考方式将不会受到刺激,产生变化。换言之,“自我诗化”要基于观察的实践活动才得以形成。但在传统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忽视观察实践的重要性,常囿于固定教室,采用“理论+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围栏填鸭式”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失去观察、感受的实践机会,写作描述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调整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师单向传送—学生单向接受”的学习环境,进入可观察的“第二课堂”,自主获得外部生活和内部生活的感受,进入“自我诗化”是解决“描述不准确”这一最大障碍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在有限的“第二课堂”上实现有效的观察帮助学生进入“自我诗化”,解决写作“描述不准确”的问题呢?从观察的定义可知,观察需利用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认知。实现有效观察应做的第一步是有目的地确定观察的时间、范围或对象,拟定观察计划。观察的时间可根据第二课堂的开展时间而定,观察的范围或对象要做到集中、明确。观察某一指定的范围或对象越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结果也就越明显。第二步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观察。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对基础写作课程涉及的许多理论无法深入理解。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实践可以根据课程章节内容(笔者使用的教材为董小玉、刘海涛主编的《现代写作教程》第三版)进行,如教授第二章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观察能力)时,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户外,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事物。在观察开始前,要求学生根据原有的印象和记忆描述观察的对象。观察结束后,结合学生观察得出的不同结论串联起观察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方法,讲解知识点。这一方法将死板的知识要点变得“可观”、鲜活。另外,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体验的感受充分表现出来,形成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思维,逐渐进入到“自我诗化”中。我们可以通过表1看到学生自我表达和思维发生了变化,表述更加准确、全面、细致。

表1 观察前与观察后

学生在观察枣树之前根据记忆说出枣树叶子的形状和花朵的颜色,但观察后,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方面描述枣树,对枣树的外在认识更加全面。在基础写作教学中融入创意写作的“自我诗化”理念,对外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写作思维,准确表达“自我”,实现教学的“可观”。

二、可感

可感,为“可感知”。感知“以主体的实践为前提,是一种在生理基础上认知和接纳信息,以获得感受、触发情感、启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完成客观外物向主观内识转化的关键。”[1]目前,高校学生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但在写作时,常出现“表述千篇一律”的问题。归根结底,这一问题产生是因为学生在“感知”上出现了问题。他们找不到心灵与外物的沟通点,未能形成对外物的独特体验和认识,无法正确理解和处理主体和客体的信息,故而无法用恰切的词语表达所思所想。基础写作课程只是简单地提到感知有三种方法:开放感官,观察体验;走向社会,调查采访;手脑并用,阅读集录。如果教师只依照上述提到的方法对感知泛泛而谈,学生自然无法形成写作所需的感知能力。解决学生“表述千篇一律”的问题,写作教学只能另辟蹊径。

创意写作针对感知提出了明确的训练方式,“包括实地考察式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空间觉、时间觉及纠错觉的训练和回忆想象及移情替代式的感知训练两种,前者可以走出教室以田野采风、参观考察、人物采访、故地重游等形式,也可以在教室随意选定人物、器物、活动等为对象,分门别类地激活身体器官感知世界的能力,全方位地打开切人世界的通道;后者则在虚拟中以体验、想象方式进行,主要以书面记录形式记录感知结果,也可以口头描述。”[2]51这些方式丰富了基础写作课程提到的三种方法,并指明了感知训练的方向。如第一种方法:“走出教室”的实地考察式训练方式,让学生开放感官感知写作客体,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将客观外物转换成内在认识。我们可通过表2看到学生经过第一种训练方式形成的感知。

表2中不落窠臼的描述即是学生在户外采风时用感官对客体进行联觉后形成的独特表达。感知的训练与观察相似,但最大的不同就是观察在于外在,而感知由外在上升至内质,达到“物我结合”。感知训练帮助学生找到心灵与外物的沟通点,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对外物形成独特认知,最终“思因感而起,情因感而生”。第二种方法:回忆想象和移情替代式的感知训练方法可以采用“强制关联”形式展开。教授文章主题这一知识时,可采用“强制关联”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外物,表达内心想法。“强制关联”的精髓在于“强迫”,即思考的时候,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强迫性地把看到的信息和正在思考的问题联系起来,形成新的感知。这一训练可以这样展开:随机找出几张相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在规定的时间里,思考这几张相片可能形成的联系,找到不同的线索,并拟出不同的感知主题。“强制关联”强迫学生快速地将内在与外物进行关联,形成对外物的感受和认识,加快感知的形成。

感知是在思维不中断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并非一成不变。在写作感知活动中,感知逐渐由原本的模糊变为清晰,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支离破碎变为完整。创意写作抓住了感知的变化特点,在训练中刺激写作主体不断搜索信息,形成认知并接纳新的信息。信息的不断碰撞,最终快速地由外物向内识转换,形成独特的感知。学生突破“表述千篇一律”的障碍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因此,教师在讲授感知的三种方法时,需要补充感知的具体训练方式,并针对性地展开感知训练,锻炼学生感知能力。

表2 感知前与感知后

三、可操作

目前,大多数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就写作理论而论写作,其注重的是创作规律(写作主体论、写作心理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文章学)。这些规律貌似总结了写作的理论和技巧,指出写作的困境,降低写作的难度。事实并非如此,在书本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威慑下,学生不知所措,进退失据。学生对“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篇末点题”等基本理论知识烂熟于心,但他们终究不知如何开门见山,何时欲扬先抑,如何篇末点题,如何安排情节……简言之,学生在基础写作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在写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不知道怎么写下去”“写不下”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运用创意写作的“学会模仿”理念进行解决。“学会模仿”指“找到一个与你风格相近的作家及其作品,仔细研究、逐字细读让你佩服的地方,思考他是如何做到的。甚至可以试着用要素置换的方式,逐字地模仿,连字数、结构都相同。”[2]122“学会模仿”不是复制粘贴,而是创意性地模仿句子特征、修辞手法、叙事节奏等。

如创意性地模仿诗歌《稻草人》:柴草垛在田野上消失/大地是空的/父亲和母亲离开以后/祖屋是空的/炊烟已经离散多年/灶台是空的/牛羊走失在寂静的山谷/圈舍是空的/长满杂草的稻田令人心酸/秕谷是空的/多年以后重返故乡/我,竟也是空的/像一个稻草人/经不住岁月的风雨/也无法掏出一颗真实的心。①全诗不断出现“空的”一词,游子归乡后悲切的情感层层洇开。经过分析可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诗歌意象与主题息息相关,二是“空的”为诗句关键性要素,三是排比手法在表情达意上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另寻意象,将诗句中“空的”进行置换,并模仿该诗的修辞和句式特征,得到《海螺》这一新诗:叶子和秋风吹散后/海岸是冷寂的/海草和野花枯萎/水流是冷寂的/补好的渔船闲置/渔网是冷寂的/黑色的海令人可怖/礁石是冷寂的/闯荡的人走出芦苇丛/滩涂是冷寂的/从春天里飞来/鸟儿,也是冷寂的/像一只水螺/死在秋风瑟瑟里/也无法带走绚丽的躯壳。

每首诗歌都有其特征,不同的练习者在同一诗歌中发现的特征有所不同。即便如此,练习者根据自身的理解,找到诗歌意象、修辞、句子和布局等特征,再根据特征进行置换和模仿也可以完成写作实践。另外,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用盘头诗进行模仿,找到诗歌写作的感觉。盘头诗是马来西亚的一种诗体,其第5行仿照第2行,第7行仿照第4行,第9行仿照第6行,第11行仿照第8行,第13行仿照第10行,第14行仿照第3行,第15行仿照第12行,第16行仿照第1行。全诗有规律地重复,在重复时可以对特定的字词或顺序稍作调整。正因盘头诗句不断重复的特征十分明显,可模仿性强,所以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在诗歌写作教学中,“学会模仿”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将其引到“会写”的路上。当然,“学会模仿”只是帮助学生将观察、体验、感受的思维顺利地表现出来,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不会写”的初步问题,并非长久之计。写作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需要走出具备自身特质的道路。

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不会写”的问题,使基础写作课程的教与学具有可操作性,还可以结合“文类成规”进行。长久以来,我们似乎把“成规”一词与“僵化”“保守”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我们高估了打破成规的意义,忽视了遵守成规带来的价值。创意写作的“文类成规”指不同的欣赏阅读类文体都有自己的成规,如侦探小说必破案,言情小说必“抱得美人归”。当然,“成规并不仅仅体现在文本或文体的表面,深层次成规隐藏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之下,以‘母题’‘原型’‘模式’等方式存在,潜在而深刻地对叙事语法、故事结构、人物设置、价值取向、意义生成等产生影响。”[2]172我们可以把深层次的成规理解为“讲故事”的技巧或者故事的编织方式。在学生常接触的虚构类文本中,人物、动机、冲突、行动、结局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讲好具有成规类的虚构故事,我们可以将这五个要素放在弧线上,形成写作技巧。这样的弧线绘制出来即是“叙事弧线”(又称“人物弧光”)。详见图1。

图1 叙事弧线(人物弧光)[2]

“叙事弧线”的各部分各司其职。阐述阶段建构好故事开头,让人物置于“死地”,产生动机。上升动作阶段,充斥着故事的种种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危机阶段,人物经历某事激发出内心的深层欲望。高潮阶段,人物走完进展过程,用尽一个个行动,达到极限,做出最后的努力,把故事情节推到顶峰。结局阶段,完整地表现故事结局。“叙事弧线”是一个完整的编织故事方式,也是一个完整地呈现人物成长的方式。在进行虚构文本写作时,“叙事弧线”就相当于公式,可操作性较强。学生只需确定好主题思想,根据“叙事弧线”创造性地串联起收集到的素材,即可完成一次完整的写作练习。例如,根据收集到的素材,运用“叙事弧线”写一篇关于中学生离家出走的故事。在小说阐述阶段,讲述中学生面对“绝境”,不得不离家出走,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上升动作阶段,安排一个又一个冲突让离家出走的中学生的“求生”愿望无法实现。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处于被动成长状态。直到故事进入危机阶段,发生某个具有改变中学生心性的事件,中学生由此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改变,故而由被动成长变为主动成长。在高潮和下降动作阶段,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解决困境,获得成长,实现蜕变。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基础写作课程出现了侧重理论,而对写作实践重视得还不够的现象。学生虽然学习了写作原理和技巧等,却无法在写作中真正运用起来。教师在教授基础文体写作相关理论时,有意识地融入创意写作“学会模仿”的理念,让学生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找到作品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布局等特征后进行置换和模仿,以此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感觉以及克服“不会写”的焦躁心理。另外,“文类成规”理念抓住“讲故事”的技巧,根据“讲故事”的要素勾绘出叙事弧线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布局。“学会模仿”和“文类成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只知道理论,“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不会写”的问题。当然,这两种方法不能立马把作品提到更高层次,学生需要在摸清写作门道之后,不断地深入生活、理解生活,才能写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结 语

目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高校写作教学基本上遵循“大体须有、定体则无”[3]的原则,因此采用新的方式和理念,改变原有方式是写作教学的大趋势。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创意写作理念出发,让学生走出“教师单向传送—学生单向接受”的学习环境,进入可观察的“第二课堂”,自主获得外部生活和内部生活的感受,进入“自我诗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描述不准确”的问题。在观察实践的基础上,创意写作抓住了感知的变化特点,不断刺激写作者将外物转化为内识,形成独特的感知,有效解决“表达千篇一律”的问题。学生在拥有写作的真情实感和丰富的素材后,“学会模仿”和“文类成规”如同规律或公式,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顺利呈现感知形成的独特内识,形成作品。这三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写作课堂的“可观察”“可感知”“可操作”,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题,提高写作能力。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任重道远,任课教师应时刻保持求进心理,关注新知以及学生的学习和写作发展动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不断完善教法、学法。

注释:

①《稻草人》为广西崇左诗人韦适华所作,刊于《民族诗人》2020年11月号的诗展版面。

猜你喜欢

诗化课程教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创设诗化的语文课堂
谈赫拉巴尔“河畔小城”三部曲的诗化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