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县市资源 挖掘新闻“富矿”
——党报派驻机构记者践行“四力”分析
2023-01-11方勇华
方勇华
派驻机构是报社在各县市区的“前哨”,既为报社提供前沿稿件,也为当地提供新闻服务,是报社与县市的“联络官”“牵线人”。
派驻机构负责人身份特殊,既是报社派驻当地主要负责人,也是当地新闻宣传的骨干力量,两头兼顾。既服从报社管理,也听从当地宣传部门安排,甚至很大程度上充当着当地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角色。
全面对标新闻从业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标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工作。牢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派驻机构打造成新闻宣传的“新高地”,对党报派驻机构记者而言,既是考验,也是锻炼。
笔者于2020年初任三峡日报社宜都派驻机构负责人,深耕宜都市两年多时间,共在《三峡日报》发表稿件500余篇,其中头版重头稿件60余篇。宜都派驻机构这两年在新闻宣传上取得较大突破,既有宜都作为全省县市区第一方阵、新闻点多的优势,也与派驻机构坚持守正创新、深挖新闻线索密不可分。
紧跟报社策划 写好深度新闻
2020年以来,报社围绕全市发展及相关会议精神做一些主题宣传方案,分配给各县市区派驻机构撰写一些主题稿件。对于派驻机构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稿件见报机会,此类稿件一般会安排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也容易引起关注。
2020年,《三峡日报》围绕全市乡村振兴,策划了《“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宣传专题,安排宜都派驻机构两篇稿件,一篇是关于“鲟鱼上岸”现状剖析,一篇是写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村振兴。
接到宣传任务后,派驻机构立即行动,先写“鲟鱼上岸”稿件。我开车跑到红花套镇鲟鱼养殖基地,与基地老板古平光深入交流,探讨鲟鱼养殖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充实素材,我又来到宜都最大的工厂化鲟鱼养殖基地——高坝洲镇天平山村清江鲟鱼谷采访,近距离观察鲟鱼,探访基地工厂化鲟鱼养殖模式。素材收集后,我撰写了3000字的《绿水生金——宜都“鲟鱼上岸”启示录》稿件,报社值班总编配发短评,稿件在《三峡日报》一版刊登后,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湖北日报客户端等转发。
宜都是鲟鱼之都,此篇文章产生的“鲟鱼效应”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为宜都鲟鱼产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清江鲟鱼谷的总经理季坚义对我说,文章见报后,一是打电话来询问鱼子酱产品的客户多了,二是来鲟鱼谷参观鲟鱼的游客多了,现在基地鱼子酱产品供不应求。
潘家湾土家族乡是有名的茶乡,也是宜都唯一的土家族乡,为写好该乡乡村振兴稿件,我与宣传部相关同志一起驱车跑遍潘家湾,观发展、看变化、访茶农……实实在在挖掘这个山区乡镇的发展秘诀。在吕家坳村,夜宿村党总支书记管永强家,听这位青年村支书讲述吕家坳十年之变;在吴婆婆酥饼生产车间,亲手体验酥饼生产工艺,近距离感受这一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
脚踏泥土才能写出好文章,有露珠的新闻才是好新闻。经过三天采访,我写出《青山亲人——宜都潘家湾推进乡村振兴纪事》,生动描绘改革开放后潘家湾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做大茶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走上富民强乡道路的启示。吕家坳、宜红茶、吴婆婆酥饼等关键词在文中涌现,既画龙点睛,又凸显地方特色。潘家湾土家族乡党委书记吴光立看后点赞:“文章立意深刻,文字优美,生动描绘潘家湾之变!”
善于把握“时与势” 做好特殊题材报道
党报派驻机构记者,既要懂策划,善抓重头新闻,也要善于把握“时与势”,抢抓特殊时期的特殊题材。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我临危受命,冒着极大风险,一人独自驱车前往宜都,在宜都市委宣传部提供的宿舍里开展疫情防控报道,不断为报社提供宜都抗疫稿件。
抗疫期间,我撰写了50多篇关于宜都战“疫”的稿件,如《宜都跨省接回307名“停不得”企业员工》《宜都4500名党员下沉一解难题》《宜都最后一例确诊患者出院》《鏖战抗疫“最后一公里”》等,对宜都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疫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全面报道,生动讴歌了40万宜都儿女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感人事迹。疫情相对缓解后,我又围绕宜都全力恢复生产生活撰写复工复产方面的新闻报道,如《宜都按下“云端”招商快捷键》等。
专项扶持经费及插秧机购置累加补贴投入不足。插秧机应用节令短,价格较高,补贴额度少,农民无力购买。各级政府对标准化育秧设施(育秧盘、大棚设施等)和插秧机购置缺少必要的资金扶持,机具拥有量难于增加,育秧设施严重滞后。丽江市除了2014年投入市补资金购买的98台插秧机外,截至2017年,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自行购买的插秧机只有17台,全市插秧机共115台。机具的匮乏、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机插秧的示范推广。
抗疫期间,笔者每天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新闻线索,挖掘人们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的闪光点,其中最主要的新闻线索来源于各乡镇、市直单位负责宣传的同志。3月初,我从陆城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周桦那儿得知一个线索:车家店村委书记陈勇连续几个月奋战抗疫一线,即便累病了也坚持上岗,每天开着私家车到处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普及抗疫知识,帮助村民购买药品及生活物资,事迹十分感人。
得到这条线索,我立即与陈勇取得联系,在多次电话采访中了解到,陈勇在全身心扑到抗疫一线的同时,还发动在校大学生、因疫情滞留家中的儿子陈宇飞上岗执勤,演绎出抗疫“父子兵”佳话,而这样的“父子”“父女”抗疫搭档,该村还有6对。深思熟虑后,我采写了《宜都车家店村党委书记陈勇率领全村6对村干部父子共战“疫”上阵父子兵 当好排头兵》的稿件,稿件见报后,长江云、荆楚网、中新网等媒体先后转发,宜都抗疫典型人物跃然而出。
这场抗疫战争,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正是无数个“陈勇”的无私奉献,才让肆虐的疫情得到控制,才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抗疫期间,虽然身居斗室,但我仍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网上通信手段进行采访,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件见诸报端,既歌颂了“真善美”,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也较好地完成了报社下达的宣传任务。
宜都系列抗疫稿件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当时刚刚履新的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多次表示,三峡日报社派驻机构为宜都战“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新闻支持,为这场人民战争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深挖红色主题 助力乡村振兴
宜都是全省“三治融合”县市试点,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特色显著,亮点纷呈,围绕宜都党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我重点关注,不吝笔墨。
2020年,宜昌市委提出党建品牌“三在”工程,即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宜都积极响应宜昌市委、市政府号召,“三在”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
为做好“三在”工程新闻宣传,我与时任宜都市委组织部长邹青松多次交流。他安排分管的副部长陪我到乡镇调研,对宜都党建品牌“磁铁支部”“五强书记”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三在”工程进行总结推介,挖掘宜都党建特色亮点。
在五眼泉镇弭水桥村,我与村党总支书记刘大卫促膝长谈。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书记,他放弃年入百万的生意,回家乡弭水桥带领村民致富,自掏腰包帮助当地修路架桥,发展产业。在他的努力下,弭水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油马路贯穿全村,家家户户住上新房,最重要的是,他引进市场主体开发九凤谷景区,让沉寂多年的山水资源得以流金淌银,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通过与刘大卫的交谈及对当地村民的采访,让我写“三在”工程有了不竭源泉,细细酝酿后,我写出《“五强书记”+“磁铁支部”铸就“三在”工程》这篇3000多字的通讯,对弭水桥村红色引领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三峡日报》头版刊登后,宜都“磁铁支部”发源地弭水桥村再次引发关注。
油榨坪村曾是姚家店镇远近闻名的“穷村”“后进村”。前些年,姚家店镇引进在外经商的本村“能人”邓少杰,回村当村党总支书记,他利用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为村里引进了资金及企业,修建了宽敞明亮的通村道路,治理好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沼泽地,建起了荷花池观光园,引进了桥河食品等民营企业来村投资,一系列“大手笔”让油榨坪华丽嬗变,由“后进村”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村里采访后,我写出了《党建引领富山乡——宜都姚家店镇油榨坪村以“三在”工程实现美丽蝶变》的重头稿件,全文聚焦“红色”主题,生动描绘出油榨坪村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领导下,让“三在”工程在村里落地生根,以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同时,又联合姚家店镇政府为村里推出了一个整版的深度报道——《凤凰涅槃油榨坪》。很快,这个藉藉无名的小村庄声名鹊起,邓少杰的事迹也得到广泛传播,油榨坪村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样本。
围绕宜都基层治理,我写出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宜都探寻“三治融合”新路径》《“家+”解民忧“微家”聚民心》等稿件,对宜都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度解读。
聚焦社会热点 讲好民生故事
派驻机构身在基层,扎根基层,宣传基层,要从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中挖亮点,从社会热点中找题材。
松宜矿区位于宜都市与松滋市交界处,由原来的松宜矿务局演变而来。矿区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高峰时期,矿区职工几万人,红红火火。后来,由于煤碳资源枯竭,国家对矿井进行关闭,一度红火的松宜矿区陷入沉寂,矿区几千职工面临吃饭问题。
怎么办?矿区管委会自力更生谋发展。将废弃的矿井进行改造,做成工业景区吸引游客观光;将原来的矿区救援队推向市场,通过对外接业务实现自我造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世界氯化钡龙头企业华昊新材料公司,发展“飞地经济”增加收入;吸引各级资金为矿区职工谋福利,建生活小区、改造矿区医院等,让矿区人民过上幸福新生活。
曾几何时,国企转型留下太多“阵痛”。特别是对下岗职工的安置是一个让企业、当地政府棘手的难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松宜矿区妥善处理矿区遗留问题,解决民生实事,值得称颂。
在获悉这条新闻线索后,笔者立即与矿区党工委书记周祖兵联系,提出对矿区进行采访报道。周书记非常支持,他陪我转了三天,深入陈家河矿区参观正在兴建的工业旅游项目,到职工安置点城坡垴社区“蹲点”,与多名退休职工深入交流,对矿区的前世今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有了素材,笔者立即写出了《松宜矿区向绿水青山要效益 告别“煤”经济 端上“绿”饭碗》的消息,对松宜矿区转型求变、为职工谋福利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在《三峡日报》头版刊发,沉寂多年的松宜矿区得到社会各界关注。
乘势而上,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又推出了《传承松宜精神 再谱发展新篇》整版深度报道,通过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稿件及对部分当事人的专访,重现矿区昔日恢宏场景,生动诠释新一代松宜人对松宜精神的传承及发扬光大。周书记后来对笔者讲,这几篇报道非常有力度、有深度,他在省里找领导汇报工作时,就是拿的我写的报道,领导读得非常仔细,评价很好,也成功为矿区争取到部分帮扶资金。
新闻源于生活,不沾泥土的新闻不“新鲜”。如何采撷带露珠的新闻,这就要求记者深入一线,深入生活,“慧眼”识“新”。县市区召开的重大会议、市民关注的焦点,甚至市井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都是新闻的“信源”。记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甄选,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才能写出高品质的新闻。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闻人,特别是党报派驻记者,既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情,更要有“愿为苍生鼓与呼”的担当,聚焦民生实事,努力践行“四力”,以好新闻为地方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