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11张亦驰
张亦驰
2001 年教育部首次将“综合性学习”列入语文课程中。一部合格的教材是学习的基础,亦是知识的载体。2007 年秋季学期,统编教材正式开始投入使用,两年后的秋季学期实现了教材的全面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了新的板块,初中语文课堂需要综合性学习方式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初中语文教材不符合综合性学习理念
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塑造学生人生观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与身体都处在一个塑造的过程中,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人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一部好的语文教材就是其中坚固的基石。现行的中学教材版本众多,例如人教版、苏教版等,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仍旧存在着难以忽视的问题。其中人教版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太过刻板呆滞。人的大脑是活跃的,思维也是交互的。李维鼎先生说阅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应当在阅读时渴望并努力达到与作者的交流对话。这是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初衷与核心。所以在这种前提之下,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就要有针对性,使之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而多数版本教材的内容大都是以单方面的传授知识为主,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作为学习载体的语文教材,应当重视选题类型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与作者的深度对话。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明确教材每一部分的要求,包括精读还是略读,是自主学习还是指导学习等,就显得非常重要。明确了每一部分的内容和教学点,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率地学习。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平衡状态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考核标准的单一性导致教学重心总是偏向于灌输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水平。然而作为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一的语文课,仅仅是知识的传输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符合语文教学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抛却传统的应试教育,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综合性人才上,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学生学情的不均衡也阻碍了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但由于每个地区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分配差异,而每个班级之间也存在着小的资源差异,这就导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难度加大。另外,一个班级的人数也限制了教师能够关注到的学生。30 人的班级和60 人的班级,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有较大的差距。
3.教育部门无法落实综合性学习
虽然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但是部分基层教育部门仍旧难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综合性学习仍旧停留在文件上。教育部门的考核标准最后还是落实到成绩考核上,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导致教学重心难以转移到综合性学习上来。
4.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匮乏
学生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是由应试教育的影响所造成的结果。家长与老师都看重这一点,也无一不受其影响。虽然有综合性学习理念的支撑,但分数的占比还是太重,导致学生太过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二、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统编教材的使用
综合性学习反映在初中语文课堂变革的第一步就是教材的改版,它的阅读板块具有时代性的色彩,题材众多、选文的编排也十分灵活。例如教材选取了更加新颖,贴近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锻炼自我思考的能力。统编教材秉持“自然渗透”的教育思路、“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贯穿在完整的教材体系中。
2.改变考核机制
新的教学评价标准加入了过程性学习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将传统的应试教育目标转换为培养综合性人才。综合性学习本来就是依赖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训练思维方式、开拓思想的多面性。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上来。
3.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教学情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也是阶段性的。学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目前的教学状况,汇报阶段性的教学成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给出教学调整的方向。这样有利于督促教育基础部门按照课程标准实施综合性学习,并随时检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
4.合理进行教学指导
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堂任务,逐步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师可以对语文教材中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将这些具体的学习任务分配给不同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5.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优质的教学资源。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课下收集学生的建议及时进行改良。利用便捷的信息手段组建资源共享群,方便及时反馈问题和更加便捷地分享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资源,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学习一定要兼顾知识与过程,不可偏向其中一方。根据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制定补充教学方案。全面考虑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兼顾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
立体化。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类型的信息转换。例如文字语言与不同感官语言的互相转换。在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为支撑,语言的立体化特征凸显。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声音转文字和文字转声音的应用模式,正在朝着实现抽象语言(意象图式)、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肢体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转换的目标迈进。人们通过语音、文字、图像等立体化方式,共建共享数字时代的全球语言生态体系。
创意化。数字时代的语言新内容、新表述、新形式层出不穷,使人们在数字空间的沟通交流呈现鲜明的创意化特征。语言创意化特征的背后,是世界语言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论世界语言格局如何改变,数字时代的人类都将顺应时代潮流,在语言实践中展现出语言创造力,坚持保护和促进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在维护语言和文化安全的基础上,使世界语言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规范化。数字时代的语言红利通过各种语言产品和服务得以实现,并在此过程中集中体现出规范化特征。例如,在书面语言的数字化转换方面,部分机构在知识产权合规前提下,将历史上重要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等语言资源扫描为数字化图像,推进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语言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和开放共享。研制、完善、实施数字空间语言活动的规范标准,关乎数字时代语言发展应用的未来。
——姜国权、李一飞,《光明日报》2022 年06 月05 日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