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如何培养高阶思维
2023-01-11孙贤发
孙贤发
借助学习任务,设计开放性作业
作业设计要紧扣“学习任务”,让作业成为任务驱动下的开放性学习活动,以作业的质量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增效。借助学习任务设计作业,一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二要进一步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及资源。避免随意布置作业,或从教参、练习册上照抄作业题,脱离学习实际。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总体学习任务是,聚焦几个特写镜头,品味作者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母爱。常规作业一般会安排学生在日常的小事细节中细细品味父母的爱,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借助学习任务,我引导学生将课文改写为剧本,学生自己组织在周末合作拍摄电影,简单的书写作业变成开放性、个性化、合作性强的语文活动。为了拍好电影,学生必须寻求小组合作,甚至向家长、其他科任教师求助。学生细心布置场景,研读文中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熟读母子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借助手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特写镜头。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了学生情感体验、思考的深处。
基于真实情境,设计个性化作业
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校内外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在用巧、用深、用活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果的多元性,展现学生个性化的思考过程。在学习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演讲”活动时,我带领学生来到湖北省档案馆,参观“湖北红色档案文献展”,把作业的生成融入到参观中:收集革命先辈的故事,积累演讲素材。学生参观一件件革命实物,了解革命故事,唤醒了红色基因,为演讲积蓄了感情。
立足学生生活,设计综合性作业
语文实践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如学完《赵州桥》之后,我布置了三道作业题:(1)武汉河流湖泊众多,桥梁与日俱增,被称为“桥城”。武汉的桥与“赵州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担任导游,把同学、老师当作游客,向他们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及原因,即设计的巧妙。(3)如果你是一名桥梁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座怎样的桥梁呢?请你完成桥梁的设计草图,看谁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合学生差异,设计层级性作业
高质量的作业,建立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之上,因而分层设计作业变得不可避免。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能力类型、思维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让作业更具有包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竹节人》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然后在办公室偷偷玩的故事。我根据不同学情,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先完成竹节人制作指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根据指南制作一个全新的竹节人。(2)生活中,你自己制作过哪些玩具?写一写是怎么制作的,并介绍一下怎么玩。(3)老师没收竹节人,与后文老师玩竹节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师活泼、亲切的形象,你也来写一写生活中老师有关的故事吧。
此外,还可以设计“大单元作业”,以大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一定的学习目标,重组、改编或自主开发作业。它强调整体设计和统筹分配,解决课时作业零散、割裂、机械、重复等问题,实现其关联性和递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