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2023-01-11吴广杰鄄城县水务局山东菏泽274600
文/吴广杰 鄄城县水务局 山东菏泽 274600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设施,兴修水利工程能够全面调度区域性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区域的工农业生产需求,而且在防洪排涝、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服务。但是就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顶层设计不足、协调平台缺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水利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广应用大数据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出大数据技术的诸多优势,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为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大数据技术阐述及特点
1.1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集合于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指数体系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大数据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侧重点还在于专业化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信息,换句话来说,如果将大数据技术当作一种产业发展,这个产业盈利的关键点在于数据加工能力,只有提高数据加工能力才能确保数据增值。从大数据的生命周期来看,最核心的技术包含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将这些核心技术应用在行业中,能够为企业的业务分析和行业发展带来全新的创新思维,开阔新思路,激发数据活力,为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2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为数据量海量、较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数据类型多、数据有用性密度低、应用价值高。具体来说,数据大量性取决于大数据技术本身的特点,在大数据技术运用中,要想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数据信息,充分发挥出数据的应用效果,那么大数据自身就需要涵盖庞大的信息数量才能满足需求。而且,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基础在于海量数据信息,这些海量数据包含方方面面,形式多样化,涉及图片、文本数据、视频、声音数据、图像数据等,在进行信息传输和信息分析处理时,不仅要提高数据处理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花费少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取出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这也导致大数据技术高速性、传输速度快等特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在大数据技术运用中,具有显著的密度低和价值大效果。一些零散、类型多样化的数据,使用常规主流软件工具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数据包含的含义和意思剖析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信息中的潜藏价值,为工作研究或其他用途提供有效参考,提高工作开展的便利性和深层次性。
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虽然全面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并没有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良好体现出来,实际的大数据技术运用效果没有达到理想化水平,运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分析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情况,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顶层设计相对缺乏
就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现状来看,顶层设计不足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明显。详细来说,就是从上到下的设计模式、工作开展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并没有实现全面的设计把关,而是采用的领导管理模式,存在“一把手”“一把抓”的现象,并没有将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针对化设计内容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在进行水利工程日常管理规划和方案设计时,如果个别水利单位的领导层缺乏较强的能力,制定出来的上层设计方案或总体规划方案缺乏有效性和合理性,那么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就会处于被动状况,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大数据应用效果受限于技术相关内容,最终导致无法取得理想的信息化建设效果。从目前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看,很多水利单位都没有重视顶层设计带来的重要影响,上层设计严重不足,这给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为了提高设计质量,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水利单位一定要提高上层设计重视度。
2.2 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处于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我国水利工程正在实施全面转型升级,增加了很多业务模块,再加上信息化建设的推行,明显给水利工程大数据技术的具体运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效果。如果仍旧采用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数据采集方式,不仅无法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且也会导致日常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逐步暴露很多问题。从目前整体实践情况看,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要知道协调平台在信息化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生产经营问题、工程系统故障问题等进行及时高效解决。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数据管理组织机制就缺乏统一性,大大增加了数据异构等问题的发生几率,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信息的流通性,导致各单位、各部门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产生“孤岛”效应,不仅浪费了多项信息资源,也无法为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持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协调平台,使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率显著提升。
2.3 无法贴合行业发展需求
水利工程行业利国利民,为了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逐步扩展延伸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空间,确保其更好满足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获取更大的市场发展机遇。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化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这也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和质量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如果仍旧使用传统过时的数据采集方式避免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进程,无法综合应用数据化信息,大大降低数据处理效果。另外,无人值守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而且需要实现泵站、控制中心的自动化运行,如果技术支持仍旧比较薄弱,就无法真正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难以跟紧行业发展步伐。
3、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3.1 拓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数据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而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必将是水利行业发展的主流,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保证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因此,就需要对信息化建设数据进行不断更新和拓展,使其全面化、多维化,这样在全面可靠数据支持下,才能精准定位水利行业发展趋势,在高度融合各类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在信息数据支撑作用下,也能够大大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此外,针对明确确定的水利工程项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托于全面专业的信息数据,优化调整建设工作,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价值尽可能发挥到极致,凸显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2 优化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
只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开启精益化管理新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因此,水利单位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大数据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针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水利单位可以深入研究同行业中制度优秀单位的先进经验,从中提取精华用于解决制度建设中的相应问题,提高工作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为了继续发挥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优势,水利行业就需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宜的信息化建设平台。而且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平台也离不开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水利单位需要将专业、强有力的硬件设施运用其中,还需要与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加强合作,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大大提高软件的应用效率和应用安全性。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后,也需要努力提高网络安全环境,确保系统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对软硬件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体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并且需要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提高大数据应用价值,确保管理平台全面优化升级。在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行中,系统内部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需要引起水利单位的高度重视,一旦出现数据丢失或者泄露事件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水利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全面评估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增强系统防御,大大减少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率。在日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水利单位还需要持续优化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3.3 打造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推广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于日常程序管理文件和信息化建设文件,打造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在确保信息应用协同性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数据综合处理和高效运用。站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角度上,首先需要确保内部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然后再安排这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业务技能的工作人员组建研发团队,逐步构建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构建过程中逐渐改变单位的生产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集成化管理平台。当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完成后,平台功能模板涵盖办公、运营、设计、技术、档案管理等多项内容,相关人员可以在集成化平台上开展高效办公,而且能够在系统平台上共享信息,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通过对系统平台进行优化整合,水利单位的管理层可以详细查看水利工程的各项数据,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进度、施工进度等进行实时掌握,而且这些真实可靠的数据可以为管理层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确保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能大大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质量,确保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4 建设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
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设计渗透到多个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间的关联性较强,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和复杂度,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多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协同合作,提升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且在水利工程设计实施的部分阶段,不同领域的设计人员还需要将自身负责部分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成果分享出来,集合在一起进行试验测试,找出设计中存在的碰撞点,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满足实际建设需求。因此,在水里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就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人员的设计压力和工作强度,减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也能大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通过建设三维智能设计平台,水利工程的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个设计平台上开展设计工作,降低线下沟通带来的不便,确保设计流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而且可以对水利工程设计数据进行实时同步更新,将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数据、资源详细标明在设计图纸中,为后续施工人员的施工建设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每个设计人员将自身负责的设计部分完成后就需要及时可以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各个模块的设计图纸全部收集整理后,项目组成员就可以依据这些设计方案进行建模处理,当水利工程不同部分的建模完成后,就可以利用三维智能协同平台的链接功能将各建成模型集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水利工程建设全貌。
3.5 提高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主要以应届毕业生和老员工为主。虽然各大高校都有开设水利建设专业,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供给,但是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学习了很多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专业知识内容,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导致难于高效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而老员工常年工作在水利工程岗位,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新知识学习能力不强,无法熟练掌握运用各种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导致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效率和效果达不到预期标准。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也需要高度重视水利人才,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都需要提出较高的要求,才能确保各项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水利岗位人员招聘时,水利单位可以适当提高招聘准入门槛,对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等进行全面评估考核,从中挑选出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水利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围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通过培训提高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扩宽眼界,这样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能够高效处理各项事务,持续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具有显著的运用优势,能够提高数据精准度,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能够共享数据信息,提高各部门、各人员的工作协同性,为水利工程实现自动化管理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水利单位需要提高大数据技术的重视度,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效率和质量,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