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1-11杨臻北京世源希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84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项目管理环节

文/ 杨臻 北京世源希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840

引言: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项目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项目管理,能够从全面性角度出发,实现科学管控,确保工程质量。而工程预算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针对工程项目在一定阶段内的各项收入及支出情况,制定详细资金使用计划,改善原有的资金与资源随意使用问题。工程项目预算工作开展并落实,不仅能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编制恰当预算方案,还能够为后期工程造价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当前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面临多种问题,预算作用发挥不充分,资金浪费问题突出。针对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预算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工程预算人员的专业性、明确预算标准与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带动建筑企业高效发展。

1、工程预算管理概述

1.1 工程预算管理定义

工程预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主要指的是对工程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计划,能够采用货币形式对工程项目的投入情况进行评价,还能够展现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推动工程预算工作开展,能够为经济核算工作与施工计算编制等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1.2 工程预算管理内容

1.2.1 经营预算

经营预算是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对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的基本活动展开预算,其中包含了诸多内容,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及人工预算等。这部分预算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将实物量指标与价值量指标为基础,从而展现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各项收入费用及资金情况。在工程建设中,经营预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各项费用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正常运转。

1.2.2 财务预算

在工程预算管理中,财务预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财务预算涵盖了建筑企业经营成本及现金收支等相关预算,其中还涵盖了现金预算及资产负债预算等内容。通过进行财务预算,能够准确估算出企业前期资金投入情况,采用科学方法,使用相关数据资料,合理计算出项目投资数量,为投资决策工作提供支持。采用财务决算方式,有利于规避企业运营损失问题,财务预算工作落实过程中,需要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对预算进行优化与调整,避免出现违反规定编制预算现象。

1.2.3 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主要指的是对企业内部不经常发生的或者一次性业务开展预算工作,其中包含了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更新等预算内容。在制定专门决策预算时,通常需要在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落实,并且需要展现出投资时间与收益等相关内容。其次在具体施工环节,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特点,调整预算内容,不断扩大工程范围,对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与落实进行指导。专门决策预算在实际落实中,对计算要求较高,需要严格计算,还可利用相关软件,确保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高专门决算预算质量及水平。

1.2.4 预算管理体系

现阶段,工程预算管理体系趋于完善。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制定相应发展战略,当战略制定完成后,便能够将战略目标与年度计算等内容纳入预算管理系统中。继而通过预算管理、编制预算方案、执行预算等方式,采用动态管控与预算调整,在预算管理系统中输出绩效管理系统,发挥绩效管理优势,确保战略目标制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2、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积极推动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并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确保不同环节的施工质量

在项目管理中,落实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实施全过程管控,在建筑原有设计基础上,提升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编制恰当预算方案,实现对不同环节的成本管理,从整体角度来看,建筑成本得以优化。而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结合工程预算管理方案,深入分析建筑原材料、图纸与施工方案等,对管理方案落实情况展开监控,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符合要求,保证建设质量。通过对不同环节的管理与管控,依据预算方案将各环节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实现管理目标,强化施工质量。

2.2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效率

在建筑工程企业内部,通过开展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首先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使得企业运营水平大大提升。在预算管理中,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预算方案,实现对各项支出的管控,从而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工程预算管理,有利于明确建筑工程工作目标,调动员工积极性,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配合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实现企业运营及发展目标。员工能够对预算管理形成正确认知,并有效整理预算需求,明确不同部门及岗位中的预算重点,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最后还能够发挥工程预算管理的调动性作用,引导员工完成预算管理目标。施工企业组织性特征显著,项目安排十分清晰,能够将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在具体员工中,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高工作质量。

3、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对项目管理及工程建设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虽然企业也开展了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但管理效果不明显,原有问题得不到改善,企业利润受损,限制企业发展。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还存在多种问题。

3.1 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

工程预算编制是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预算方案编制质量,将直接影响后期落实工作与执行效果,由于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未结合工程及企业需求,制约工程预算工作开展。首先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部分施工单位,对工程预算缺乏深入了解,单纯认为工程预算的作用是降低成本,只需要一味减少成本支出,便能够控制预算。受错误思想理念影响,对实际项目缺乏调查与分析,未制定完善的预算制度,工程预算管理开展受限。并且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难以发挥规范与约束性作用,工程预算落实中面临多种问题,如对市场预测不到位,导致价格变化浮动大,远远超出了预算,增加企业施工成本支出。其次预算管理方式不合理。存在部分建筑企业,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对经济效益十分重视,采取多种方式预算手段,减少成本成出。如在施工环节中,不考虑整体建筑质量,使用廉价材料。通过这一方式,虽然能够减少成本支出,但也会导致工程质量低下。同时施工单位内的各部门独立发展,缺乏沟通,资金投入与支出不合理,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最后财务预算并不合理。在工程预算管理中,财务预算是一项主要内容,但从实施落实情况来看,在资产负债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方面仍存在不合理支出,各环节缺乏关联性。长期以往,则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财务预算编制缺乏统一标准,预算中的各项支出不合理,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3.2 预算人员缺乏科学预算意识

预算人员在整个工程预算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将对工程预算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在工程预算管理实施中,存在部分预算人员,受传统观念及管理模式影响,并未形成良好且科学的预算意识,预算管理意识薄弱,严重影响工程预算工作开展。首先在工程施工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施工设备辅助工程开展,但存在部分施工单位,在机械购买方面存在盲目进行问题,设备使用中损耗问题严重,形成大量维修费用与保养费费用,这部分费用在总支出中占据较大比重,超出预算范围,形成资源浪费。预算人员对这部分费用管控不及时,产生超预算等问题。其次预算管理人员在预算方案编订环节,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将主观意识融入预算方案中,仅凭工作经验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预算方案的科学性难以保证,将会影响后期预算实施效果。最后在企业内部,对工程预算缺乏重视,并未建立独立的工程预算部门,将预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完成。财务人员预算管理意识低下,专业技能掌握不充分,预算管理工作受影响,质量低下,无法为实际施工与管理提供支持与参考。

3.3 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动态管理

在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中,积极采用动态管理方式,强化监督与管控质量,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动态管理,工程预算管理质量不高,管理优势难以发挥。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开展招投标等工作,确定项目实施中的总预算金额及实施人。在招投标环节,通常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明确建设金额。但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预算管理手续繁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通过定额管理方式,能够明确工程预算数量,但存在部分费用,如人工资金与材料资金等受市场影响较大,处于变动状态,缺乏动态管理,则会导致预算方案与实际资金支出存在较大偏差问题。还存在企业动态管理应用不妥善,对工程预算中的量与价缺乏全过程跟踪,导致超预算等问题出现。

4、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4.1 强化工程预算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开展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管理内容则为人工、材料及设备等内容,为提高工程预算管理质量,也需要从这三方面出发,强化监督与管理,减少整体成本支出。首先从人工层面出发。在工程预算管理开展全过程中,应合理划分预算管理部门、人员与第三方机构,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工作流程及准则,引导所有员工均能够遵循行为规范开展工作,对员工进行监督管理,引导其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提高预算效率。其次从材料层面出发,需要加强对材料的监督与管理,本质则是对供应商展开监督,保证材料质量。在材料购置环节,应选择优质供应商,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签订订购合同,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优化材料购置成本。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避免出现部分员工,为了个人利益,出现材料调换问题。最后需要从设备层面出发。在施工中,通常所需的设备为大型设备,购置成本较高,为改善设备购置盲目性问题,应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预测设备购置与租赁所需要的成本,继而制定设备购置或租赁方案,减少这方面的成本支出。

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应积极创新并优化管理模式,结合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需求变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程预算管理质量。企业可积极制定预算管理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还可制定长期目标,将长期目标与中短期目标相融合,引导各部门及员工参与其中,落实目标。在建筑施工环节,应随时关注市场变动情况,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预算方案,提高预算方案的科学性。

4.2 提高预算人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为推动工程预算工作的全面落实,应从预算人员着手,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提高其专业性与综合素质,编制出科学的预算方案,发挥工程预算优势,减少成本支出,优化资源配置,获取更多利润。首先企业应在内部构建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工程预算管理落实与监督工作,并吸引大量专业人才加入。在人才招聘环节,企业应不断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对应聘人员进行全方位考核,不仅需要重视其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考察其实践经验是否充足,从中选择出高素质人才。在新员工入职后,企业可提供入职培训,便于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本职工作有着一定认知。其次针对现有员工,应定期组织学习与培训工作,开展专家讲座,为预算人员答疑结果,教授更多专业工程预算相关知识。通过这一方式,预算人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最后企业应为预算人员提供学习平台,辅以激励机制,针对表现良好的预算人员,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通过这一方式,预算人员能够树立正确职业认知与学习理念,积极学习新知识,充实自我,提高工程预算管理水平。

4.3 明确预算标准与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标准及预算编制质量,将会影响工程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在项目管理中,为提高工程预算质量,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预算标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转变各部门独立发展状态,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并指导各部门落实预算工作。首先设计单位与施工部门,均需要明确预算标准,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编制出恰当的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项目预算的有效性。其次行政部门应结合工程预算最新政策及要求,发挥部门引导作用,对预算申报项目展开全面审查,保证项目预算标准设计的科学性,为预算编制工作落实奠定基础。其次设计单位还需要将预算标准为基础,积极开展预算审计工作,保证预算标准与编制工作符合实际工作需求。而建设单位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结合预算计划落实施工工作,发挥预算管理优势。最后在预算编制中,应采用科学预算编制方法,摒弃传统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如采用弹性预算编制法及零基预算编制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4.4 预算管理与技术管理充分融合

在新时期,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项目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结合项目情况,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整理并分析各项数据,为工程预算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同时该系统的应用,还能够实现预算管理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预算方案与实际预算执行之间的偏差问题,发出预警,便于预算人员分析偏差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其次企业应做好预算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工作,强化基础建设,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升级,安装安全软件,避免内部机密信息被泄露。最后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合理选择信息软件,还可开展软件开发工作,适应工程预算管理需求,提高应用水平与管理效率。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难度大、缺乏准确性,无法为决策者提供详实且准确的信息支持,导致决策失误问题频发,工程整体造价难以管控。通过开展工程预算工作,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实现整体造价与成本管控,强化动态管理与监督,改善资金与资源浪费现象,发挥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作用,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项目管理环节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