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分析

2023-01-11龙家明安徽智晟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工程

文/龙家明 安徽智晟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工程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这是一门包含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而植物选配的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因此,工作人员要立足于风景园林的整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选配不同类型的植物,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对风景园林工程提出的新要求,从根本上让人们获得良好的体验。

1、风景园林施工中科学选择和配置植物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迅猛,人们开始重视生态与健康,使得风景园林的建设越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绿色、生态、环保”也随之成为主要的建设思想。和观赏性园林相比,风景园林最大的不同点便体现在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对于工程本身、城市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风景园林中的植物一方面能够从表面上美化城市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在高楼大厦、汽车等具有都市特征事物的围绕下,多一些绿色的气息,为人们创造更自然、更具生机的园林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等。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施工单位应全面考虑到地域特性因素,尽量选择天然植物,以提高风景园林的实用价值,增强景观的美观性、协调性。由此可见,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城市居民生活健康以及城市发展进程的保障,是和自然维持平衡、和谐状态的重要途径。

2、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工程特色未能有所体现,是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具有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这些元素鲜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获得有效体现。实际工程中更多体现出了西方美学,风格稍显单一化,缺少独树一帜的文化特点,容易影响到实际视觉效果。其次,工程功能的彰显有待完善,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风景园林在尽管设计上侧重于园林本身美感的展现,使得风景园林虽然具有较高的美观性,但在工程完成后未能充分满足人们对于工程的功能性需要。比如公园建设方面如果过于注重观赏性,会出现人们缺少足够的空间开展锻炼和健身活动。风景园林工程并非只是为了观赏,同时也要兼备功能化、人性化、多元化特点。最后,风景园林景观搭配不够均衡,这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一般表现为软、硬质景观搭配的失衡。在实际工程设计工作中,植物是造景的主要载体,设计人员要具体考虑到植物的颜色、气味、神韵等特点,做好植物层次感搭配的工作,达到提高风景园林美观性的目的。但在部分风景园林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不熟悉植物的具体特征便使用这些植物的情况,不但无法实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还有可能为人们的活动带来安全隐患。

3、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的要点

3.1 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方式

对于自然型植物的选配上,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树形、树体美观或独具特色的植物类型,以不同株行距的方式,使风景园林呈现出不同姿态。第一,孤植是一种单株多排栽种的方式,此类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首要任务是发挥遮阴的作用,因其同样具有美感,也可供人们观赏。应重点体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可当作园林空间内的主要景色,通常会在花坛的核心位置、庭院的框景和对景中,与假山、石块、大面积草坪中心构成整体景观。第二,丛植是指同种类3 株至5 株,或不同种类8 株至9 株的植被,按照不规范的株距进行栽种,形成一个植物组团,也是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模式,可作为主要景色或隔离的措施。该方式的使用要自然,契合于艺术构图特点,工作人员应做到努力让植物的个体美感和所在群体的植被整体美感都能有所展现。第三,群植是指以1 种或2 中乔木为中心,与多种乔木、灌木进行杂植构成大规模的数目阵列,以大量种植的方式呈现出群体核心的手段。要求树木群体的布局要有充足面积的区域,如开阔的林中空地、贴近林缘的大草坪等。这种方式要确保在主要立面前实现预留出不少于4 倍树木群体高度的空地,还要优先选择同时具有美观、高大特点的乔木作为树木群体的景观中心。第四,对植是指2 株或2 丛统一的树木,以相应的轴线联系,形成彼此呼应的种植形式,通常在桥头、园门、建筑出入口等视觉相对狭窄的区域内。在选择树种之时,工作人员要优选常绿树等生长相对缓慢、整齐可观的种类。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呆板对称的问题,也要保证相对统一,给观赏者平衡的视觉体验。第五,篱植是指利用小乔木或灌木,以近距离株行距进行密植,最终培育成1 行或2 行的方法,也称作绿篱、植篱等,欧式园林常采用这一方式。工作人员应选择具有萌芽力强、发枝力强、病虫害少的植物类型,这类树种由于还能被修剪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彼此之间还能进行组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依照实际高度,可将篱植划分为矮篱、中篱、高篱、绿墙四类,高度分别为小于0.5 米、0.5 米至1.2 米、1.2 米至1.8 米、大于1.8 米。如果按照应用功能划分,可分为花篱、刺篱、果篱、常绿篱、彩叶篱五种。第六,带植是指树木群体和林带组合相同的,在曲折有致地种植大量乔木和灌木的基础上,使之呈现出带状模式,多在公路、街道两旁使用。如果作为风景园林的背景或分隔,工作人员要进行密植以形成树木屏障。第七,林植是大规模、大面积成林状配置的代名词。是指将森林学、造林学的核心理念和工艺技术,按照风景园林的标准引入到工程中,构成林地和森林景观,多出现在大型公园、自然风景区、风景游览区等中。

规则式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行植是指株距、行距均相同的栽种方式,多用在规范性的道路、围墙周边、广场边缘中,呈现出若干行列。第二,环植是指按照植物的间距,将植物栽种呈圆形的手段,多呈现出整圆环、半圆环、多重圆环的形态。第三,带状种植是指用大小不等的灌木和乔木搭配,以多行植物栽种为带状的手法,可形成层次鲜明的防护林或植物景观带。第四,三角形种植是一种突出植物不同行间距的方式,一般呈现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第五,正方形种植是一种株行距相等的手段,按照方格网为参考,在交合处的位置栽种植物。第六,矩形种植是正方形种植的变体,其最大的特点是植物的行间距比植株间距更宽。

3.2 植物选择与配置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是衬托与对比。工作人员应根据植被的各种形态特点,采取形态、高度、叶片和花朵的形状、颜色进行对比的方式,体现出自身的艺术构思。在进行植物组合之时,要密切关注植物之间的视觉协调性,不可将形状与颜色具有较大差别的植物一同配置,在实践操作中也要注意形态对比、横纵对比、明暗对比手法的使用,用以提高风景园林的美感。第二是起伏与韵律。韵律可分为两种形式,即自由韵律和严格韵律。由于道路两侧和狭长地带的植被在配置时,更容易彰显出纵深感,工作人员要让立体轮廓线进而空间变化实现错落有致,让植物高低搭配和谐,防止出现布局枯燥的情况,让配置更具韵律感。第三是均衡与动态。每一种植物的形态都具有差异性,杜英一类植物较为整齐,而松树这类植物则具有较强的动态感。工作人员应关注植物间生态体系与其他元素间的协调感,考虑植物各个发育时期和季节的变化情况。第四是背景与层次。为了降低风景园林的单一性,工作人员要综合选配花卉、植被、乔木等,将花的颜色和开放周期存在的差异、植被的综合情况等进行分析,展开分层设计,让风景园林具有多样化的形态。背景树一般要选择体型较高的植物,使其构成绿色屏障,具有增加颜色深度的功效。或凸显出前景存在的颜色差,打造出显著的衬托效果。

3.3 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注意事项

首先,工作人员要根据“互惠共生”的理念,对植被内部的关联性进行协调,使其产生互相依托的效果,实现植物的共同生长。比如兰科植物、桑树、桦木、云杉、雪松等植物,和菌根具有共生关系;部分植被的分泌物能够助推其他植物的发育,比如黑接骨木的分泌物可以促进云杉根部的发育,皂荚和白蜡一同栽种时,二者均存在促进成长的功能。但部分植物的分泌物则不利于另一部分植物的发育,比如松树、白杉、苹果不适宜共同种植等。为此,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植物类型搭配的要素。其次,风景园林中每种植被群落都要拥有适宜的规模,层次感也需丰富,有助于体现出植物群落类型的构成,使群落横向与纵向结构的规范水平有所提高。群落中的搭配并非单一的灌木、乔木、地被的组合,而要在植被群落中,致力于找到发育最稳健的组合方式,以风景园林美学、生态学理论机制为核心,建立起适合当地城市生态体系培育的植被群落。最后,植物的搭配要能显示出地方特色。人类居住的城市大小不一、经济发展程度也有所差异,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自然资源也千差万别。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以人文和生态资源为核心,彰显当地的文化独特性。只有牢牢把握城市的历史发展要素,使区域文化特点得到突出,才能让地方特色成为提升风景园林品味的有力推手。

4、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的策略

4.1 做到因地制宜

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植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风景园林的建设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其与植物之间是紧密相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为风景园林工程选择植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科学选择最适当的植物类型。比如从我国的南北方气候角度入手,北方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选择的植物类型应具有抗旱耐寒、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这类植物的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通常较低;南方高温多雨,选择的植物类型应具有耐热耐潮的特性,对于土壤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对于植物外观和城市整体特征的协调程度也要加以考虑,比如在土壤盐分含量高的缺水地区开展风景园林施工之时,需要选择抗旱涝、耐盐能力强、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乔木、红海榄等植物。此外,在人口较多、二氧化碳排放多的区域内,也要选择具有较强有害气体吸附性的植物。实践证实,大面积的风景园林可每天每公顷吸收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天每公顷释放74 千克的氧气,可选择广玉兰、海桐等树木,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只有做到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等因素选择植物,才能确保所选植物能够健康成长。

4.2 考虑人们的审美观念

工作人员在选配风景园林植物类型之时,不可忽略人们对于工程的本身的审美需要,植物造景可让人们获得一定的视觉享受。若想让选配的植物符合人们的审美特点,满足人们游玩和活动的需要,应选择多种类型的植物,使不同类型的植物之间搭配相对和谐,突出层次感。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季节问题,要为不同的季节选配差异性的植物类型,防止出现单调的植物类型搭配现象,让人们能在一年四季享受到不尽相同的风景园林景色。

4.3 重视工程的生态性

除了要关注美感的体现和植物本身的适应能力以外,工作人员还要重视风景园林内部生态环境的打造。具有明显生态特色的风景园林可提高生态与绿化水平,为人们提供更为理想的生活环境,使植物的选配更具成效。为了让风景园林的生态化程度有所提升,植物类型的选择要恰当,最好具有净化空气的功效,植物的搭配也要合适,这样才能确保植物间实现相互共存。如果植物的搭配组合不和谐,将无法突出植物特征,也会使风景园林工程缺乏美感,导致建设未能获得理想效果。多种植物类型能够彰显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比如路边的植被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污染等。所以,工作人员在选择植物类型之前,应做到对各类植物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方面的知识加以熟知,挑选最适合当地环境的类型,使风景园林内部构成和谐的植物群体,让不同层次的植物合理搭配,营造出绿色、自然的风景园林环境。

4.4 关注综合效益

风景园林建设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另外关注工程的经济效益。风景园林工程虽然规模不如建筑工程,但施工相对复杂且投资较大,许多项目是公益修建的,因而要在植物选择时考虑到综合收益。工作人员要有前瞻性,在实际施工作业进行之前,应做到对各类植物价格的熟知,做好施工预算准备,根据成本选择最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尽可能选择性价比高的植物类型。多选用本土植物和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不仅成本低廉还能体现出地方文化,少选择珍稀品种和不易成活的品种,以实现对植物采购成本的严格管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考虑到所选植物的美化和后期养护成本的因素,尽量选择养护工序简单、成活率高的类型。

4.5 坚持以人为本

风景园林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完善。因此,工作人员要重点考虑园林的生态特性,顾及人们的感受、实际需要、生活习惯等,对风景园林工程的空间大小加以考量,保证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发挥出优化城市生态的作用,保证风景园林符合人们的要求。无论是前期的工程设计,还是植物的选配上,都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设计方案和植物选配的合理性,选择环保材料,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性需要,将风景园林打造成人们休闲的最佳场地,为城市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人员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要时刻关注植物的选配。致力于提升园林的美观性和功能性,选配最适合当地的植物,综合考虑气候、植物特点、美学等问题,采用多元化手段,实现对风景园林内部环境的优化。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和谐的休闲场所,创造更大的社会收益。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植物工程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子午工程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