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与信息化管理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2023-01-11关国华
关国华, 廉 琳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6)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我们对产品的质量、各项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技术标准是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理论支撑,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优势性,开展实施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持续经营的能力的必经之路。
1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背景及主要目标
1.1 实施背景
1.1.1 战略发展需要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主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科技创新的集成应用”是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
1.1.2 业务发展需要
技术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企业效益的重要基础,技术图文是指导工艺、生产的直接工具。
多年来,公司的技术标准工作虽在不断进步提升,但原有的标准平台仅具有查询功能,且已无法更新维护、满足产品设计、生产等的需要,日常的标准查询等工作已占据了标准化人员多数时间。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及复审工作均依托于会议评审及纸质会签等方法,与公司的精益思想也有所背离,因此,开展实施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实现标准数据库的实时更新维护,实现标准制修订及复审工作的线上操作, 是提高业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1.1.3 市场竞争需要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仍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抢占市场话语权的关键手段,技术标准是体现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它是为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技术标准是影响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实践也同样证明,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因此,开展实施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是保证科技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1.2 主要目标
建立最佳秩序、 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系统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标准化活动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实施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推动公司技术标准基础管理向“规范、高效、管控”方向发展。
2015年7月中旬到8月底,选择晴朗天气,于上午 9:00—11:00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LI-COR,USA)测定各演替阶段优势种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测定时,选用开放气路,空气流速为 500 cm3·min-1,在外界 CO2浓度下大约为 350 μmol·mol-1条件下,用红蓝光源提供 1000 μmol·m-2·s-1光强进行测定,选择 3 株健康植物冠中部向阳枝条前端5~7片成熟完整的叶片进行测量,每个叶片记录3组数据用于统计分析。主要测定指标包括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片瞬时水分利用率(WUEi)利用下式进行计算:
1.2.1 满足产品全寿命周期内对技术标准的需要
产品全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更新换代和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全过程。 而技术标准也是贯穿于产品的全寿命周期, 无论是设计研发阶段, 还是生产制造阶段, 或是运维服务阶段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作为衡量产品是否满足要求的标准。
因此,为让设计、工艺、售后等人员更好地了解、使用技术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满足产品全寿命周期内对技术标准的需要。
1.2.2 实现企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及复审工作在线流程化
在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要求规定技术标准、技术图文的模板,使技术标准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无需在书写格式调整上重复浪费过多时间,使所编制的技术标准的草稿、征求意见稿、报批稿均为统一正规格式, 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等过程中可直接上传附件并选择标准内容涉及的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 最终实现企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及复审工作在线流程化,减少原有的人工操作时间。
1.2.3 健全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结合自身实际, 以其生产制造的产品领域为基础依据, 将其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产品技术、工艺、生产、营销等的关键桥梁,是一切大规模精益研发和精益生产的技术基础, 是构建发展型企业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不断评价、确认、改进、完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手段
企业技术标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取得好的成效,认识是前提,队伍是关键,公司现有专、兼职技术标准人员共20 余人, 主要负责公司各领域产品的技术图文审查及组织参与各级技术标准的活动。 通过调研与学习,我们通过以下三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夯实技术标准基础工作。
2.1 做好企业技术标准基础工作要立足一个“实”字
做到架构“实”,就是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标准化人员架构和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公司早在90 年代就建立了以产品标准、 设计标准、 工艺标准等为基础的技术标准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原技术标准体系已无法满足公司产品和市场需求。 从2017 年开始,我们便对公司产品领域与结构明细进行分类,将中车标准、团体标准纳入标准体系进行管理。
做到内容“实”,一方面要编制适合公司经营发展的企业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各级标准的分析、整理、归类完善企业自有的技术标准体系,为设计、工艺、生产、营销做好桥梁作用提供便利。
2018 年公司起草编制企业技术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及复审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技术标准制修订及复审的工作流程, 旨在提高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制修订工作的效率。同时,我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标准。 早在2002 年,科技部就提出了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2016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 推动更多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标准是科技成果的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其“乘数效应”也将助推科技成果的快速扩散,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
2.2 做好企业技术标准基础工作要加大一个“宣”字
作为基础保障性工作, 标准化对于产品质量的保证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标准的宣贯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有利于科研生产工作建立良好秩序;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在企业技术标准化工作中, 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并构建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为了让公司员工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售后服务等过程中更好、更便捷地查询、使用、执行标准。 2018 年,我们多次开展对企业技术标准、中车标准、国家标准、铁道行业标准的宣贯及培训工作,使员工理解标准、认同标准、服从标准、自觉实施标准。
2.3 做好企业技术标准基础工作要加强一个“查”字
编制的技术标准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执行,束之高阁而不施行,就违背了标准化的初衷,实施的好坏,就要靠监督检查来判断。 技术标准只有在不断运用中方可得以完善,不断完善的技术标准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客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和管理。
因此,要做好技术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从源头把控,按照PDCA 循环管理模式,实现“凡是有标准,标准必执行,执行要检查,检查应处置”,确保各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2018 年,依托信息化手段,公司采用流程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研发初期提出标准要求,编制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研发中对产品使用的标准审查,产品图纸、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达到100%。 研发结束标准确认、研发鉴定阶段形成标准化审查报告。 同时通过技术图文和技术标准专项检查活动,保证企业标准贯彻落实。
3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标准化就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 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一个企业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公司创新变革、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也正在朝着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技术标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一年365天、每天24 小时连续高效、可靠、集实用性和先进性为一体的标准信息系统。能够对标准全文数据库有效管理,并且实现标准的数字化管理过程。同时,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架构和权限管理,系统易操作、可维护和开放扩展。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在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3.1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将技术标准与产品领域、分类相关联,实现技术标准的多属性查询,进而减少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重复查找技术标准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 利用技术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及复审等工作, 减少以往长久以来的人工操作时间,进一步提高效率。
3.2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有助于缩短设计周期
通过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实现与公司知识工程平台的系统集成,使设计、工艺等人员更便捷、快速的了解所研发、生产的产品在技术标准方面的要求,了解产品特性在行业、国家乃至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而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减少设计的重复性,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3.3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全面规范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过程,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设计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益的目的。
4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
技术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符合公司要求的标准资料数据库,方便用户的快速查找和使用;建立人性化的标准体系管理模块,方便用户查找标准;提供简洁的标准综合查询功能,便于用户查找信息资料;建立合理的标准制修订流程管理机制对标准制修订过程管理; 建立对标准化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模块设置, 简化标准化日常工作;建立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系统,使用户的权限管理合理易操作。
5 结束语
总之, 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技术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对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及系统功能的评价、确认和改进,使其达到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更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适合企业发展的术标准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管理,促使企业更好的抢占市场,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