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2023-01-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初级中学528231陈玉仪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初级中学(528231) 陈玉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意识、行动意识不够强,缺乏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实践路径的深思。笔者近年来对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与思考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相关要求,我们在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需要思考以下三点。
第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对象的学习特点。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对他们采用的是硬灌硬塞的方式还是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将直接决定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思考教什么才能使他们容易接受,采取什么手段教才能使他们愿意学,如何开展实践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这对于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
第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何贴近时代接地气。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果仅限于课本理论,或者停留于让学生“知其然”的层次,就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进而影响教育的效果。要为青少年讲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需要联系最新的国内外大事热点,用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考,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科教育全过程。
第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如何创新。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的开展场所是学校,主要的开展途径是课堂讲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寻找新出路,主动利用好互联网,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生情班情校情,利用好科学数据,形象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体验式教学之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
笔者通过观察身边教师同行和学生,发现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育流于表面,忽略心灵触动。爱国主义教育有时仅通过唱红歌、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开展,相关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活动没能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延伸,学生价值观培养落实得不够到位。其次,教学情境创设角度不够多元,理论情境多,实践情境少,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教育内容地方特色不足,与身边人、身边事的联系不够紧密。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重视丰富的网络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但部分教师在运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本土化、优质化的问题,所采用的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直指人心的力量,使一些学生对爱国主义产生误解,认为其与个人生活无关。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有部分学生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时事阅读量和参与度有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感不高。还有部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互联网普及的大形势下,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网络资源,而这些网络资源良莠不齐,有些资源本身具有偏激性、片面性,学生如果缺乏理性思考与辩证思考,就容易被误导。
三、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以开展体验性学习为主,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成效。
(一)通过系列问卷调查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有的放矢
在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途径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情况,收集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如“关注社会生活,争做爱国青年调查表(一)”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如下:
1.你有每周关注国家和社会时事的习惯吗?( )
A.有
B.没有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共发出41 份调查表,回收40份,选择A 的学生有8个,占20%。这说明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学生不关注国家、社会大事。
2.如果需要你关注国家和社会时事,你喜欢哪种方式?请选择两项( )
A.摘抄每周时事新闻
B.观看优秀纪录片或相关视频
C.开展社会调查及社会研学活动
D.撰写政治科小论文
E.参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相关比赛
F.有其他情况请填写_______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共发出41 份调查表,回收40 份,有87.5%的学生选择了B、C、E,这说明参与调查的学生比较喜欢实践类的活动。
3.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青年,你愿意主动关注国家和社会时事,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吗?( )
A.愿意
B.不愿意
C.不知道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共发出41 份调查表,回收40 份,选择A 的学生共35 个。这说明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关注国家和社会时事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可以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喜欢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势在必行。
(二)通过“共生圈”教学模式让爱国主义教育常规化、持久化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教师可运用“共生圈”教学模式来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持久性。“共生圈”教学模式是指帮助学生组建“共生圈”,使学生形成共同体,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生圈”组建后,给学生布置“每周时事记录接力”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共生圈”的氛围影响下形成主动关心国家时事的习惯,同时树立爱国主义观念。釆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容易操作、容易监督、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坚持下来,保证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常规性和持久性。
【有效爱国主义教育作业实例一】
1.主题:辩证科学评国事,争做有为爱国青年。
2.要求:每个“共生圈”发一个“时事漂流本”,要求圈内每天派一名学生从报纸上摘抄两条有价值的国事新闻,并针对新闻写一句精辟的评论。下一个接力的成员也要针对上两条新闻写一句精评。每个学生都要完成“摘抄”和“评论”的任务,周五由小组长交给教师检查。
3.内容:(1)时间和参与人;(2)新闻标题;(3)概况(侧重“为什么”和“怎么办”)。
4.“共生圈”作业效果反思:设计这份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翻看其他同学的评论时,就能学到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对时事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爱国主义情感也会滋生并变得深厚。
(三)创新传播渠道和特色载体,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在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创新了许多传播渠道和特色载体,如开展了“豆瓣高分爱国主义主题电影电视评论”活动、“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我的家乡”思维导图比赛、“我为伟大的祖国呐喊助威”系列微课题研究比赛、“我与国旗有个约会”快闪活动、“感受全面小康,百姓幸福生活”摄影比赛、“我爱我的国——关注改革开放40 年”主题演讲会等,向学生推荐了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还利用“学习强国”APP,在班级中通过开展“学习强国”积分比赛、“学习强国”知识挑战比赛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及载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在学生中营造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积累本土特色素材,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贴近学生实际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才有意义。爱国对个人的第一层次要求是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生活的城市。教师在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注重运用身边素材、本土素材,用生活小道理诠释爱国大道理,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我们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微课题研究单”来加强对本土特色素材的研究。
【有效爱国主义教育作业实例二】
以“我看到的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与思考”微课题为例,教师建议学生对以下其中一个选题进行研究:“选题一 南海新农村改造成果初探”“选题二社区自助小图书吧如何更好发挥功能”“选题三学校门前马路交通乱象的观察与思考”“选题四佛山‘行通济’文化缘何能走向世界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活动感受国家变化,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家乡特色,从而更好地提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
爱国主义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设计这一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共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让学生能关心家乡、走进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真正有爱国主义观念的“社会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实践,引发学生思考,才能提高效果。
笔者所执教的道德与法治课因为融入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单纯地追求应试分数转变为主动关注国家,展望未来,思考人生。笔者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种子,让他们心怀向往。笔者相信,若干年后,这些种子将会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终成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