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

2023-01-11钱玉琴

中学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框架诗词

■钱玉琴

干国祥老师提出构筑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是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高中阶段诗词教学需要走出传统教学的藩篱,跳出以知识为中心的窠臼,找到指向学生生活、生命、生长的“三重境界”,实现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落实有效教学框架,指向语言建构能力培育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任务繁重而复杂,在不同学习载体之中找到相同的学习议题,有助于统整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找到统整的“框架”,是任务群下的学习走向。诗词教学中的“三重境界”中,第一重境界是建构起诗词教学的“框架”,将之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与助手。教师要准确定位框架内容,厘清框架目标,梳理框架支架,运用到高中诗词学习之中。

从教师角度,是借助“框架”,找准单元诗词教学中的目标与策略。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中,从教材解读来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作品体式样态不同,作者心志追求不同,审美意象表达不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需要带领学生在古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达成四个学习目标。一是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了解古诗词在当下的价值意义,即从“知识”到“生活”;本单元的8 首诗词,都具有明确的时代价值,教师需要在单元主题下进行“左顾右盼”,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指向当下的价值意义。二是实现言意共生,通过诗词内容的“象”走向诗词的“意”,体会诗人的精神生活与价值表达。如在《归园田居》中,作者通过一些朴素无奇的物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将这些平常的景物排列起来,通过诗人精心的组织,细致的描写,于是一处鸡犬相闻,村落映晚,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景象在作者笔下娓娓道出;三是感悟作者的人生思考,从“作者”走向“自我”,不断提高自我的诗词鉴赏能力。如《短歌行》中作者求贤若渴的情怀和一统天下的壮志;《归田园居》中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恬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浪漫奔放和不卑不亢;四是能够联系诗词内容初步学习文学短评的习作,实现读写结合。

从学生角度,是运用“框架”,达到了单元诗词学习中的能力与目标。在进行单元学习中,学生运用的“框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础性目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的目标包括识记、背诵的基本语文学习要素;二是阶梯性目标,这是核心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实现言意共生的过程。“言”就是诗词作为语言外壳表征的言语表达,“象”就是诗词作为情感的形式载体,“意”就是诗词表达的情感基础。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将“言”“象”“意”联系起来,走向文道统一,实现言意相融。三是拓展性目标,即从这几首诗歌内容出发,指向学生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

从知识角度,是运用“框架”,达到了知识能力应用中的涵养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建构成为学生的学习认知。一是有明确的独立学习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要从诗歌学习的特点出发,找到诗歌内容的原生价值,让学生在预学当中实现知识的上联下挂。如在学习《短歌行》之前,联系曹操的《观沧海》,将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胸怀大略的政治家形象再次勾连起来。在诗歌内容的理解之中,还需要与《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联系起来。结合诗歌之中的四处用典,感受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独白,感受作者忧而不伤的慷慨气氛。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得以相联系,学生获得了学习储备;二是有明确的学习板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第一板块是感受不同体式诗词当中展示的人生状态,审美追求;第二板块是掌握古诗鉴赏的方式,能够通过意象的联系,感受古诗的时代价值;第三板块是知人论世,体会不同时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从而提高自我的道德认知,在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意识;第四板块是读写结合,联系诗词理解中的感悟,进行习作表达,进行文学短评创作。

二、挖掘古诗知识内在魅力,指向言语思维进阶发展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第二重境界在于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古诗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语言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既有古人的生活方式,情感流露,风俗习惯,也有广泛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还有语言的含蓄典雅,用词的精准凝练。在教学当中,就需要在古诗当中“走几个来回”,实现“伟大知识内在魅力”的完整彰显。

一是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本单元的古诗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学习任务,联系已有的知识,分析不同古诗当中的“象”分别是什么,指向的“意”又是什么。如在《登高》一诗中,作者半生怀才不遇,由于连年征战,四处奔命,生活窘迫。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作者登上高台,个人的悲怆和国家的疾苦萦绕于胸。这样的“意”是杜甫独特的感受,杜甫为了表达这样的“意”,选取了一些典型的“象”,就需要学生在反复诵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既有画面,也有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与白居易的“杜鹃啼血猿哀鸣”形成了呼应,都是一种哀伤的感觉,这些“象”就直观地表达了作者的境况与心态。

二是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当一组古诗共同出现的时候,就需要学生打通不同古诗学习的界限,找到这些古诗具有的相同属性,进行整体学习。如结合“学习提示”,从作者的生活年代与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明确由于作者生活境遇的不同,因而诗词当中蕴含的情感也有所差异;从作品的格律上看,如《登高》是平仄工整的律诗,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典型创作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行文杂言相间,不受平仄约束,格体非常解放;《琵琶行》是汉乐府,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这些都体现了丰富的创作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进阶的过程,通过一组阅读文本的比较,进行上下联系,找到其中共同的学习内容;进行文本的比较分析,找到其中差异化的学习内容。这样经历了两次思维的过程,学生能够获得思维进阶。

三是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古人写诗用字凝练,辞简义赅,表达的情感与志向受到时代的影响,可能与学生认知之间存在差异,就需要学生在批判当中进行学习。如在《短歌行》的学习中,对于曹操的形象,有的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曹操定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联系本首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显然需要带领学生跳出原有认知的窠臼,联系诗歌内容感悟曹操的形象,这就需要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这里批判能力的发展需要联系文本教学进行。如借助《观沧海》了解曹操的志向,通过“官渡之战”了解曹操是一个军事家,通过补充曹操其他文学作品,了解他也是一个诗人,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这一历史人物。结合诗歌中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曹操的求贤若渴与招纳贤才的愿望,感受作者希冀建功立业的理想。

三、走向“三生”和融共鸣,指向语文素养整体发展

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第三重强调要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还不能很好地落实这样的要求,将语文仅仅靶向“高考”这一终极目标。从表面上看,是顺应了考试的要求;从知识的内涵看,则割裂了知识与生命之间的有效共鸣。古诗学习的目的不是对知识的占有,而是实现知识对学生生命的润泽与滋养。

一是要发展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在高中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发展学生的言语审美能力。在本单元的一组诗歌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如《短歌行》节奏鲜明,引经据典,既有形式之美,也有建筑之美,更有音韵之美;《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描述了一组习以为常又引人入胜的物象,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这些静态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一个炊烟袅袅的村落就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加上狗吠、鸡鸣等动态描写,整个村庄就活起来了,动起来了,美起来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想象绮丽,内容丰富,李白通过大胆的想象,将一幅神奇的画面展现读者面前,如入仙境,如赴天宫。

二是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生活能力。古诗学习与人的生命共鸣相联系,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如通过朗读的方式感受古诗,通过一首古诗带出一篇课文、一个故事、一整本书的综合学习。在学习《念奴桥·赤壁怀古》后,可以让学生了解与赤壁相关的故事,借助故事感受人物的情怀,将词中的情、景、史联系起来,和学生的当下生活联系起来,将作者的生命感悟与现在的时代发展结合起来。

三是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古诗词的学习是输入,进行写作则是输出。读写结合,是高中语文学习形式之一,教师要利用好读写结合的资源。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学习中,作者借助许多意象表达了“愁情”,那么,作者有哪些“愁情”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亡国之愁、流离之愁、孀居之愁,让学生结合诗词意象进行评论,还可以结合词中清新朴素的口语入词进行评论,结合作者通篇叠词运用进行评论,结合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进行评论,结合作者早期作品与现在的作品进行对比评论等。

总之,在高中古诗词学习中,需要从“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出发,借助对单元教学的整体建构,发现群文阅读的基本范式,指向古诗词教学中诗词内容言语建构的功能,在诗词教学言意共生中实现思维进阶,走向语文审美的发展,语文生活的发展,读写结合的发展,有效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发掘诗词的内在魅力,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猜你喜欢

古诗框架诗词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拟古诗”之我见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