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行为培养思路探究

2023-01-11福建连城县第一中学366200章冬梅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情绪

福建连城县第一中学(366200) 章冬梅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是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且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健康行为,用认真的态度、合理的方法对待体育训练活动,促进身体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学生的健康行为现状分析

(一)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现状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选择放弃进行体育锻炼。同时,部分学生认为偶尔的剧烈运动也会有锻炼身体的效果。如果不能够进行充足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便会逐步下降。

(二)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现状

健康行为的培养需要以了解健康知识为基础。学生要掌握健康知识,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部分高中生存在肥胖的困扰,但对运动没有正确的认知,部分学生认为出汗多少是衡量运动效果好坏的方式,认为出汗越多,运动效果就越好。其实,在相同的运动强度下,天气炎热则出汗多,体质好则出汗多。因此,不能够依据出汗多少判断运动效果的好坏,需要结合各种因素进行判断。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还要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但是,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归咎于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调控情绪现状

部分高中生缺乏情绪自控能力,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问题。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体育运动来调节不良情绪。这说明他们对体育运动不太感兴趣。

(四)适应环境现状

在健康行为中,适应环境是重要的内容。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为学生养成健康行为奠定基础。比如天气恶劣时,并不适合进行室外体育运动,如雾霾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伤害,学生应对在雾霾天气进行体育运动的危害有所了解。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大多数学生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合作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教师对学生健康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解,明确部分高中生在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调控情绪以及适应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

为了使学生养成健康行为,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一方面,教师授课时要为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提升其思想认识水平。教师要通过讲解相关体育知识,使学生掌握并正确应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技巧,避免学生盲目地锻炼、无目的地锻炼。同时,教师要与学校领导做好充分的沟通交流,在校园内开展体育锻炼宣传活动以及相关的体育比赛活动,以丰富学生的高中生活,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另一方面,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不仅要在体育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投入训练活动中,而且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体育锻炼,遵循学校安排,按时出早操等。

学校每年可举办大型运动会,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报名参加相关体育项目的比赛,并积极备赛,将训练活动安排好。同时,教师要在学生训练过程中给予引导,使其重视训练的细节,并做好训练的总结与反思。这能促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另外,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督促、鼓励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注重健康知识讲解

有的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体质的提升,对健康知识的讲解不足,以致部分学生只知一味锻炼,没有牢固掌握健康知识,从而体育锻炼效果不够理想。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注重讲解健康知识,加深学生对健康行为的认识,让学生自觉反思自身的体育锻炼行为,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讲解健康知识时,教师要制订明确的目标。教师可在每一节体育课开始前花几分钟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系统的健康知识。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既可以边讲解健康知识边为学生做示范,又可以提问学生,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讲解。教师应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其正确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另外,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合理安排锻炼项目,而且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健康知识分析和思考怎样锻炼更科学,以什么样的姿势进行锻炼才能避免损伤并获得最佳的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灵活运用健康知识。

教师可适当安排室内课,并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教师可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以及卫生知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积极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对健康知识的看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引,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关注自身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课后的时间自主学习健康知识,了解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如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充分活动肢体关节。体育锻炼的强度应逐渐加大,从而避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伤。另外,体育锻炼贵在坚持,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日常的锻炼目标,制订详细的锻炼计划。

(三)传授情绪调控方法

众所周知,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及高考压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如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容易引发不良后果。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讲解情绪调控方法,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教师要在体育课上为学生讲解与情绪相关的知识,使其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认识到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学生有效发现与辨别自身的不良情绪,及时消除负面情绪;要多关注学生的表现以及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应主动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告诉学生当发现同学出现负面情绪时应主动提供帮助,使其能够尽快消除负面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考虑到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落、畏难、敏感等不良情绪,教师应教会学生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针对那些因未能及时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而情绪失落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多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相关的技巧。针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使其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克服体育训练中的各种困难。针对有敏感情绪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多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注重和谐生生关系的构建,要建议他们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不胡思乱想,全身心投入训练中。

(四)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是健康行为的重要方面之一。部分高中体育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以致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参差不齐,而当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进入新的环境,他们可能会不知所措。高中体育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一方面,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不同,积累与掌握适应社会的相关知识。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总结,以明确在活动中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其他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从而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新体育场地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教师可以协同相关人员,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以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探寻到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拓展训练,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体育教师要充分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将训练场地设置在大自然之中。这样做既能有效避免学生觉得体育锻炼枯燥,又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无形之中促进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寒假、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拓展训练,还要在训练结束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做好拓展训练的总结,畅谈相关的拓展训练心得体会。这样做既能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又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育锻炼体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兴趣。

(五)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学校是培养健康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培养健康人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家长也负有培养健康人才的责任。家长应了解孩子的体育兴趣爱好,以尊重和保护为基础,借助体育活动增进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孩子的活力。同时,家长需要加强和学校的沟通,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助力相关体育锻炼制度的完善,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开展学生健康行为培养工作。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感染性、权威性和持续性等优势,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但部分父母并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育水平不高。家庭环境的教育局限性也会影响学生健康行为培养效果。学校教育具有规范性、指导性、计划性以及系统性。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也应明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一般一名教师要负责几个班级的学生。因此“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对体育教师来说难度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学生的课外自主锻炼属于社会行为,会与社会产生一定的联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课外自主锻炼是体育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但是,由于缺少学校的课程氛围,便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校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将教师指导和家庭引导有效结合,尽心规范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总之,在当前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与理念应有所转变,将核心素养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选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仅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而且养成良好的习惯。高中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健康行为涉及的方面,寻找培养方式与教学活动的最佳契合点,采用正确的健康行为培养思路,以促进体育健康行为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情绪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