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教学的探索*
2023-01-11马晓欣
潘 雪 马晓欣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肿瘤病房,辽宁 沈阳 11002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妇科,辽宁 沈阳 110020)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全方面、全过程育人的目标[1-3]。课程是在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大学各个专业课教学中,让大学课程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4,5]。妇产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医学院校需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实施“课程思政”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6,7]。本文主要总结了妇产科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期将其运用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1 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对思政课程不重视高校对思政课重视度不高,一般把思政内容放在思政课程中,很少与专业课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继续延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主要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足够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也不够关注课堂氛围。而作为高校学生,只是为了学分或者成绩学习思政内容,课堂兴趣不浓,甚至不愿意学习,觉得浪费专业课的时间。学生和教师并不十分在意此门课程的教学[8,9]。
1.2 教学内容与思政衔接存在问题纵观妇产科教学的现状,虽也融入了人文理念,但是医学是一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学科,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目前,部分医学教师和医学生都只注重知识及能力的积累,而忽略了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历史上有名的医生不仅医疗技术高超,更是具有高尚的医德。教材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未加入思政内容;教学设计时也未将思政内容列入教学计划[10,11]。因此,专业课教师在备课时,需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目前,由于学校对思政专业不够重视,未注重培养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因而高校缺乏高思政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12]。要想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首先需要改变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课并不是任何教师都能讲好的,提高思政教师对专业的认可度,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力培养,发展一批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及仁爱之心的骨干教师队伍。
2 思政与课程教学结合
作为一名妇产科教师,应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呢?
2.1 将生命教育融入妇产科教学中生命是可贵的,亦是美好的,能令人体会到人生的多种味道。对于医生,珍爱生命,就需要关注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13,14]。妇产科是与生命教育密切关联的一门医学学科,孕妇从妊娠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均可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及美好,因此需将生命教育融入妇产科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其更珍惜生命。而且妇产科教学所培养的妇产科医生,将来也要面对众多具有复杂病情的患者,需要其承担守护生命的责任,践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作为一名一线妇产医务工作者,日后的工作也是艰辛的,有时需要献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正如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妇产科医生在治病过程中更需要关怀孕妇、产妇及新生儿,关注孕妇、产妇的情绪。因此,本研究将思政教育融入妇产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怀生命,学习好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与休息,坚持锻炼,能够自我调节,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2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妇产科教学中随着我国大学生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仅仅传授其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更要促进其全面发展。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讲妇产科发展历程中,可重点讲解我国妇产科发展史,列举我国妇产科的相关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我国妇产科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中医就出现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的分工。妇产科教学讲解知识点时,可多举例爱国人物、爱国故事,激励当代大学生牢记使命,培养其爱国及集体主义精神[15]。《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有记载,名医扁鹊曾于邯郸一带为妇女治病,被称为“带下医”,研发了“扁鹊三豆饮”[16]。近现代也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女性代表。20 世纪初期,以王淑贞为代表的一批投身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女青年们在研究临床工作的同时,也为我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及学科建设做了基础。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医院与医学院均遭受严重破坏,王淑贞不仅参加抗日救护工作,且后期又建立临时医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不仅支持丈夫倪葆春教授抗日,且赴内地筹建医院,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内战时期,亲朋好友都劝王淑贞去香港或美国,但她却坚持把医院办下去。她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且在教学中多联系当下时事,例如疫情下的妇科医生的使命与职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2.3 将职业道德的培养融入妇产科教学妇产科是一门神圣的医学,既能为妇女健康带来福利,又能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同时妇产科又是一门风险较高的学科,关系生命的安全,乃至家庭、社会的安稳。由于各种原因,妇产科多年的医疗纠纷高居不下,排在临床各科的第一位[17,18]。作为一个妇产科的医务人员,更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19,20]。技能培养是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临床。教师教学过程中,可将自己多年对妇产科的体会融入教学当中,以真实的案例教学,例如案例“29 岁未婚女子宫外孕遭误诊死亡”,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疾病的诊断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其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因为妇产科面对的是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稍有疏忽就可能一尸两命,对一个家庭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甚至可以摧毁一个家庭。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要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去面对自己的患者及工作,不断提高职业道德。
2.4 将感恩教育融入妇产科教学中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对大学生来说,感恩更是一种责任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应该感恩母亲。女性怀胎十月非常不容易,分娩更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有些女性因为不想承受分娩的辛苦,选择不要孩子,因此我们要感恩母亲愿意承受痛苦,将我们生育并培养成人。妇产科教学中,应重点讲解产科疾病,例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抑郁、产后出血。让学生们学习子宫脱垂的内容,了解子宫脱垂的发生与产后劳累相关。教师也可通过视频教学,例如观看分娩视频,教学也可采用体验教学的模式,例如腹部挂10 kg 重物行走1000 m、观察母亲的一天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辛苦,关爱母亲,感恩母亲。
3 小结
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及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素质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大学课程需在传道解惑的同时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知识、技能与德育并行,引导学生的思想理念,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实现大学教育的全方面育人。妇产科课程内容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众多知识点具有指导意义及临床价值。本文梳理了妇产科学中的思政元素,且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与理论相结合,帮助临床学生学习临床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珍爱生命,感恩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