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理论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审视
2023-01-11刘心宇
刘心宇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应当秉持“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理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因材施教,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每一位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1 差异理论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复杂性体现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其中教育对象最为复杂。他们身上既有共同的发展特征,又存在个体差异。在差异理论的观照下,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视野将更为开阔。
1.1 差异理论之缘起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明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正因为有差异,世界才更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差异基本含义是差别或不同。最初关注差异的是德国哲学家尼采和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尼采在他的透视主义学说、索绪尔在他的语言观中分别对差异有所论述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尼采更加关注人们在事物认识上的差异本质[2],索绪尔则首次赋予差异以本体论意义[3],并提出差异原则。差异既具有认识论层面的意义,又具有本体论层面的意义,即对事物性状的界定而逐渐裹挟本体论涵义,由此,对“差异”本身的解释便上升为差异理论或差异哲学。后在解构主义之父德里达和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下,差异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善并发展。解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产生于差异,而运动形式创造世间万物的差异,差异是事物的意义的本源[4]。可以说,差异构成了后现代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构成了后现代的一种生存姿态。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事物的本质具有同一性,事物背后的现象多而且具有差异性,要学会透过差异性认识事物的统一性[5]。
1.2 差异理论之启示
差异理论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理念带来挑战。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差异、认识差异、适应差异,全面、客观、深入地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将差异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的观照价值:
其一,有利于拓宽工作视野和空间,既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又要了解他们千差万别的个性需求。
其二,有利于强化差异意识和思维方式,对任何学生不轻易贴上“差生”标签,深刻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人人均能成才,人人均可出彩。
其三,为创新工作方法提供借鉴。立足于学生差异,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关注同一性,可为育人对话与思想政治互动构建平台;关注差异性,可通过个体的比照交流获得方法上的互鉴,让差异理论成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
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是思想和观念,而思想观念的差异源于对世界的认知不一样。这种差异体现在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整齐划一和“齐步走”,应因材施教。
2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多元文化冲击
“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是一项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6]高校辅导员制度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碰撞,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判断带来冲击,“甚至动摇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从而导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降低,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受到削弱”[7]。近年来,出现的罔顾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尊严的“精日”言行,用低级趣味的语言戏谑英雄人物,“远离崇高”“质疑主流”等错误思想观念,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面对如此形势,如果不加强引导,将导致大学生价值观认知上的偏差和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可能出现“道德选择的迷惘、价值取向的紊乱、道德评价的失范和道德理想的迷失”[8]。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被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
2.2 多重角色叠加
为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性质、范围的最新厘定。
当前,高校“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正在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如何将学校众多的育人主体、育人路径、育人环节、育人资源统筹协调、形成育人合力,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学者认为,在“三全育人”格局下, 辅导员至少需要承担以下角色,即“成为全员育人的骨干力量, 做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育人资源的协调者;成为全过程育人的融通力量,做学生全面成长的指导者与持续发展的推动者;成为全方位育人的串联力量,做‘十大’育人体系落地的终端实施者与成效评估者”[9]。成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者,大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10]。对辅导员的新要求,说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范围的广泛性和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实践中,辅导员由思想政治教育者单一角色向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陪伴者、助力者等多重角色发展,面临角色冲突。辅导员工作涉及众多学科专业知识,对知识结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而辅导员准入制度的口径相对宽泛,部分辅导员思想政治专业知识欠缺,思想政治能力倍受挑战。
2.3 多元差异共存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有正确认识差异的普遍性才能真正发现学生的差异、认同学生的差异,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的差异化,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独特的,他们的思想理念、知识结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接受程度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正是践行差异化理论的体现。
近年来,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但多重育人主体依然存在不够协同、差异化育人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通过集体备课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将所有学生视为有着统一思维的整体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抬头率”不高。
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缺乏亲和力,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
三是常常忽视不同个体之间的特点和需求,对不同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心理困惑以及成长中的不同需求了解不多、把握不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
四是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均要求建立统一性与规范性的制度,要求采用统一的管理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差异理论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3.1 “总体”与“个别”:把准学生思想脉搏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用心研究学生,准确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显示[11]50-57,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生事物,成就动机强,有较高的个人发展目标,追求自我,合作意识比较淡薄,乐于追求物质享受,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心理问题凸显,抗挫能力较弱。掌握大学生总体思想情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要全面准确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必须处理好“总体”与“个别”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特殊情况。
一是借助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中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民族、宗教信仰等情况。
二是关注少数特殊思想状况的学生,关注“反向”负面问题中的群体,如一份调查中“反映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向好”,但也有“26.54%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表示‘不太清楚或很难实现’,22.31%的人选择‘不愿意为国家、社会牺牲和奉献’”[12]。
三是建立特殊学生信息档案,通过日常交流、举办座谈会等了解学生思想情况。
3.2 “有用”与“需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3]311“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由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3个二级素质构成,3个二级素质分别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意识、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纪观念10个三级素质组成。3个二级素质和10个三级素质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素质系统。”[11]65-67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方向引领作用,决定了人生的高度。10个三级素质的形成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问题。“针对性,意为事物的指向性,突出强调要指向事物的关键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指向什么、针对什么。”[14]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微观层面来说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主体发展,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必须处理好“有用”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有用的”内容,却不一定是学生所“需要的”。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能因其“有用”,就会对任何人都起“作用”,而只有对需要的人才能派上用场[1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辅导员没有从学生是否“需要”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明显。
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体现在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一些思想困惑,要及时回应学生的现实问题。只有回应让学生满意,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与信赖,这对辅导员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为此,一是始终强化理论学习,成为信仰坚定的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二是提升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实践思维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学习掌握有关生涯规划、心理咨询等方面知识,在与学生交流中提供有益的意见建议。
3.3 “推崇”与“适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
13世纪德国的阿尔伯特·马格努斯首次提出“亲和力”一词,认为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产生化学作用的原因是物质之间的亲和力。亲和力后来被赋予更多的内涵,被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亲和力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各种要素融合释放的一种让人愿意亲近的合力,是一种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积极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体现自身魅力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为基础,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优化教育环境等途径,提高教育过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大学生从内心认可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6]因此,亲和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向效度和积极意义。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青年学生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舆论“推崇的”、当下“时髦的”、眼下“流行的”一些做法,对大学生不一定都是“适合的”。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一味强调纪律、规矩、要求以及重要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政治性语言僵硬说教,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思想的差异性,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一是始终与学生保持“零距离”,保持“全时在线”,畅通交流渠道。既要有学生班级微信群,又要有每位学生的微信、QQ号码,便于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二是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能一人生病,全班吃药”,要将“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针对个别学生思想状况,先观察分析,找出病症,再对症下药。
三是遵循“盐溶于汤”的原则,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朴素的人生哲理,解决学生的困惑,“润物无声”。
四是尊重学生差异,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平等对话交流,偶尔用学生喜爱的网络语言,循循善诱,引导得法,才能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五是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灵活运用网络,“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相结合。
总之,差异理论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个体的差异,往往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和良好品质,更具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差异理论作为高校育人的一种理念,获得了广泛认同和重视。对辅导员而言,唯有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新时代立德树人需要,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